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中國星辰|增強現實技術詳解中國航天“三垂一遠”測發模式
更新時間:2023-5-29 17:11:2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本次任務,總台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區設置了增強現實報道點,通過增強現實技術介紹載人航天發射任務的相關情況。現在,各係統已經做好準備,神舟十六號瞄準明天(5月30日)9時31分發射。飛船和火箭在進入發射程序前要經曆哪些過程?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轉運、遠距離測試發射都是什麼概念?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場區我的同事勞春燕,請她帶我們詳細了解一下發射過程。

總台央視記者 勞春燕: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區,具體一共是兩個區域,塔架所在的叫發射區,我現在所在的是技術區,距離塔架大約1.5公裏,這裏也是火箭發射時人允許停留的安全區域的最前沿。

神舟飛船和長二F火箭就是在技術區完成總裝測試,然後垂直轉運到塔架進行發射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最早采用三垂一遠測發模式的航天場。什麼叫“三垂一遠”?首先就是垂直總裝。遠處這棟帶有紅色屋頂的白色建築就是飛船的總裝測試廠房。神舟飛船抵達後,會在這裏完成三艙的總裝測試,當然是在垂直狀態下進行的。之後還要進行分係統及係統間的匹配測試,並完成整船模擬真實飛行的總檢查。

作為新一批次神舟飛船的首發,神舟十六號還是沿用了之前神舟飛船的“三艙結構”。

位於飛船最上方的是軌道艙,在飛船單獨飛行的時候,軌道艙就相當於一個多功能廳。軌道艙的前端有交會對接機構,飛船就是通過這裏與空間站進行對接的。

飛船中部這個像一口大鍾一樣的艙段就是返回艙,返回艙也是整個飛船的控製中心,航天員就是乘坐返回艙往返天地的。

返回艙下麵就是推進艙,這裏裝載著飛船的推進係統和電源、熱控、測控等設備,能夠為飛船提供能源、動力和通信保障。側麵還長了一對太陽翼。

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神舟飛船三艙顏色不一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三艙對溫度控製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不一樣的散熱塗層。

在完成總裝後,神舟飛船會進行燃料加注。最後套上最大直徑3.8米的整流罩,這上麵還印有鮮豔的五星紅旗。

裝上了整流罩,神舟十六號就可以準備與火箭合體了,這項工作在哪裏進行呢?就是在這棟藍白相間的高大廠房中,它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標誌性建築——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廠房高93米,能夠同時容納兩發火箭進行總裝測試。它的大門設計非常獨特,由六個升降門和兩個推拉門扇組成。跟隨鏡頭進去看一看。

進入廠房內,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巨大的活動發射平台,火箭的總裝、測試、轉運以及發射都是在它上麵進行的。整個平台重約750噸,它有幾個特點,一是力氣大,是個“大力士”,能穩穩地托住加注推進劑後重量近500噸的火箭;二是不怕熱,哪怕火箭發射時噴出的尾焰高達2500攝氏度,對它來說也不成問題;三是能行走,自帶電機和輪子,可以沿著軌道去塔架。

90多米高的廠房一通到頂,中間有十多層工作平台,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操作。

長二F火箭怎麼進行組裝的呢?第一步是火箭芯一級起吊固定在平台上。

然後四個助推器與它實現捆綁連接,用一個形象的說法,有點兒像是挑擔子。

第三步,芯一級上再加上一個芯二級。這樣火箭就成了一個整體。

那火箭什麼時候和飛船合體呢?

您可能不知道,它們的合體其實並不在目前火箭所在的這個工位中進行。為了與飛船“見麵”,火箭還需要經曆一個“換房間”的過程。從現在的畫麵中,您也可以看到,此時火箭從左邊的02大廳移出,在活動發射平台的托舉下轉移到右邊的01大廳。到這裏,船箭合體的準備工作才算是完成了。

到達01大廳後,火箭和裏麵裝著神舟飛船的整流罩完成總裝,正式上崗。最後一步,在整流罩上方吊裝上逃逸塔。這裏還要補充一個知識點:為什麼火箭上崗前要換房間?這是為了給備份火箭騰地方。

從空間站任務開始,為了確保航天員的安全,長二F火箭和神舟飛船都會采取“雙發並行、一主一備”的模式。也就是說,在這一發火箭和飛船正式上崗,執行發射任務的同時,還有一組火箭和飛船也已經分別完成了總裝測試,在廠房裏進行應急值班,隨時待命發射。

說完了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咱們再來看第三垂——垂直轉運。每次垂直轉運都是發射場的大日子。

隨著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的70多米大門的開啟,活動發射平台托舉著組合體緩緩駛出廠房。

廠房大門就正對塔架,中間以兩根1.5公裏長、相距20米的無縫鋼軌相連。船箭組合體加上平台高約70米,而且組合體頭重腳輕,因此轉運過程對於風向、風速有嚴苛的要求,移動速度也要嚴格控製,中途還要根據實時風力等情況變頻調速。

“三垂”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最大限度保持火箭狀態不變,縮短了火箭在發射區的準備時間。

最後再來看“三垂一遠”的遠,也就是遠距離控製發射。

我身後這棟白色矮樓就是測發指揮樓,這裏堪稱火箭發射的神經中樞。每次火箭發射,0號指揮員就是在這裏下達“發射”口令,這裏距離塔架1.5公裏遠,既能保證安全,也可以精準控製任務程序的每一步。

目前,神舟十六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火箭組合體已經進行全麵體檢,確認狀態良好。出征在即,我們也期待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星辰|增強現實技術詳解中國航天“三垂一遠”測發模式
2023-5-29 17:11:2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本次任務,總台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區設置了增強現實報道點,通過增強現實技術介紹載人航天發射任務的相關情況。現在,各係統已經做好準備,神舟十六號瞄準明天(5月30日)9時31分發射。飛船和火箭在進入發射程序前要經曆哪些過程?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轉運、遠距離測試發射都是什麼概念?接下來,我們就來連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場區我的同事勞春燕,請她帶我們詳細了解一下發射過程。

總台央視記者 勞春燕: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區,具體一共是兩個區域,塔架所在的叫發射區,我現在所在的是技術區,距離塔架大約1.5公裏,這裏也是火箭發射時人允許停留的安全區域的最前沿。

神舟飛船和長二F火箭就是在技術區完成總裝測試,然後垂直轉運到塔架進行發射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最早采用三垂一遠測發模式的航天場。什麼叫“三垂一遠”?首先就是垂直總裝。遠處這棟帶有紅色屋頂的白色建築就是飛船的總裝測試廠房。神舟飛船抵達後,會在這裏完成三艙的總裝測試,當然是在垂直狀態下進行的。之後還要進行分係統及係統間的匹配測試,並完成整船模擬真實飛行的總檢查。

作為新一批次神舟飛船的首發,神舟十六號還是沿用了之前神舟飛船的“三艙結構”。

位於飛船最上方的是軌道艙,在飛船單獨飛行的時候,軌道艙就相當於一個多功能廳。軌道艙的前端有交會對接機構,飛船就是通過這裏與空間站進行對接的。

飛船中部這個像一口大鍾一樣的艙段就是返回艙,返回艙也是整個飛船的控製中心,航天員就是乘坐返回艙往返天地的。

返回艙下麵就是推進艙,這裏裝載著飛船的推進係統和電源、熱控、測控等設備,能夠為飛船提供能源、動力和通信保障。側麵還長了一對太陽翼。

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神舟飛船三艙顏色不一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三艙對溫度控製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不一樣的散熱塗層。

在完成總裝後,神舟飛船會進行燃料加注。最後套上最大直徑3.8米的整流罩,這上麵還印有鮮豔的五星紅旗。

裝上了整流罩,神舟十六號就可以準備與火箭合體了,這項工作在哪裏進行呢?就是在這棟藍白相間的高大廠房中,它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標誌性建築——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廠房高93米,能夠同時容納兩發火箭進行總裝測試。它的大門設計非常獨特,由六個升降門和兩個推拉門扇組成。跟隨鏡頭進去看一看。

進入廠房內,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巨大的活動發射平台,火箭的總裝、測試、轉運以及發射都是在它上麵進行的。整個平台重約750噸,它有幾個特點,一是力氣大,是個“大力士”,能穩穩地托住加注推進劑後重量近500噸的火箭;二是不怕熱,哪怕火箭發射時噴出的尾焰高達2500攝氏度,對它來說也不成問題;三是能行走,自帶電機和輪子,可以沿著軌道去塔架。

90多米高的廠房一通到頂,中間有十多層工作平台,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操作。

長二F火箭怎麼進行組裝的呢?第一步是火箭芯一級起吊固定在平台上。

然後四個助推器與它實現捆綁連接,用一個形象的說法,有點兒像是挑擔子。

第三步,芯一級上再加上一個芯二級。這樣火箭就成了一個整體。

那火箭什麼時候和飛船合體呢?

您可能不知道,它們的合體其實並不在目前火箭所在的這個工位中進行。為了與飛船“見麵”,火箭還需要經曆一個“換房間”的過程。從現在的畫麵中,您也可以看到,此時火箭從左邊的02大廳移出,在活動發射平台的托舉下轉移到右邊的01大廳。到這裏,船箭合體的準備工作才算是完成了。

到達01大廳後,火箭和裏麵裝著神舟飛船的整流罩完成總裝,正式上崗。最後一步,在整流罩上方吊裝上逃逸塔。這裏還要補充一個知識點:為什麼火箭上崗前要換房間?這是為了給備份火箭騰地方。

從空間站任務開始,為了確保航天員的安全,長二F火箭和神舟飛船都會采取“雙發並行、一主一備”的模式。也就是說,在這一發火箭和飛船正式上崗,執行發射任務的同時,還有一組火箭和飛船也已經分別完成了總裝測試,在廠房裏進行應急值班,隨時待命發射。

說完了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咱們再來看第三垂——垂直轉運。每次垂直轉運都是發射場的大日子。

隨著垂直總裝測試廠房的70多米大門的開啟,活動發射平台托舉著組合體緩緩駛出廠房。

廠房大門就正對塔架,中間以兩根1.5公裏長、相距20米的無縫鋼軌相連。船箭組合體加上平台高約70米,而且組合體頭重腳輕,因此轉運過程對於風向、風速有嚴苛的要求,移動速度也要嚴格控製,中途還要根據實時風力等情況變頻調速。

“三垂”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最大限度保持火箭狀態不變,縮短了火箭在發射區的準備時間。

最後再來看“三垂一遠”的遠,也就是遠距離控製發射。

我身後這棟白色矮樓就是測發指揮樓,這裏堪稱火箭發射的神經中樞。每次火箭發射,0號指揮員就是在這裏下達“發射”口令,這裏距離塔架1.5公裏遠,既能保證安全,也可以精準控製任務程序的每一步。

目前,神舟十六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火箭組合體已經進行全麵體檢,確認狀態良好。出征在即,我們也期待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