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元首外交|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
更新時間:2023-6-2 8:24:26    來源:央視網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孟加拉國12歲女孩阿裏法·沁收到了一份極為特殊的節日禮物。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複信孟加拉國兒童阿裏法·沁,鼓勵她努力學習、追求夢想,傳承好中孟傳統友誼。

“收到習爺爺的複信,我太高興了!”沁激動地說,“我要把我的故事講給我的朋友們,和他們分享我的幸福。”

與中國的故事越寫越長

時間回撥到2010年11月9日,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抵達孟加拉國東南部港口城市吉大港,開始對孟展開為期一周的醫療服務。

當時,當地一位孕婦分娩在即,卻因長期患有心髒病而生命垂危。孟方緊急向“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求助,醫院船第一時間組織力量趕赴當地醫院,中國醫生頂著巨大壓力為孕婦實施剖腹產手術。孩子出生後,中國醫生在病房又守護了兩天,直到母女情況平穩才離開。

“中國醫生們救了我的妻子,讓我的女兒平安降生,我們十分感激,銘記一輩子。”父親安瓦爾·霍森說。他給孩子取名為沁(Chin),在孟加拉語中是“中國”的意思,就是希望女兒記住中國。

自沁出生後,來自中國的關懷從未間斷,她與中國的故事也越寫越長。

2013年,“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第二次到訪孟加拉國,醫生為沁做了全麵體檢;2017年,當年手術的麻醉醫師盛睿方隨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對孟加拉國進行友好訪問,在碼頭見到了沁,沁第一次叫盛睿方“中國媽媽”;2019年12月,沁及家人來到中國,登上了靠泊在舟山某軍港的“和平方舟”號……

“多年前,是‘中國媽媽’幫我來到這個世界;多年來,來自中國的叔叔阿姨們關心著我的成長。”沁說,“非常感謝他們!”

2019年12月9日,在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上,口腔科醫生給時年9歲的沁做檢查。

“我愛中國,想做孟中友誼的使者”,在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沁講述了自己與中國的特殊緣分,表達自己想到中國學習醫學、為傳承發揚兩國友誼做貢獻的願望。

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說,得知沁立誌長大後做中孟友誼的使者,未來希望到中國學醫,像“中國媽媽”那樣救死扶傷,感到十分高興。希望沁珍惜韶華、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回饋家庭、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我會按照習爺爺的囑咐好好學習。”沁說,自己會更加努力,爭取早日實現夢想。

看到習近平主席的複信,孩子的爸爸霍森同樣激動不已,“習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還記掛著沁,我非常開心、特別感激。我們一定為沁的成長提供良好條件,鼓勵她努力學習,學好中文,支持她到中國學醫。”

中孟友好世代相傳

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說,中國和孟加拉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是好鄰居、好朋友,擁有綿延千年的友好交往曆史。

進入新時代,中孟兩國攜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一係列務實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作為南亞地區首條水下隧道,卡納普裏河底隧道建成後將原本4小時的車程縮短至20分鍾;達舍爾甘地汙水處理廠運營後,每天可處理近500萬人口的生活汙水;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項目建成後,將把孟加拉國南部20多個區同首都達卡連接起來,將有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新冠疫情發生後,兩國共克時艱,相互幫助。孟加拉國政府和人民第一時間向中國提供大批物資,中國此後也向孟加拉國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提供抗疫醫療物資,是最早向孟援助新冠疫苗的國家之一。

這是孟加拉國吉大港市卡納普裏河底隧道的入口處。

霍森說,如今,當地的商場裏有種類繁多的“中國製造”,各地有便民利民的“中國建造”,中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很大的變化和改善。我們很感謝中國”。

在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沁提到自己2019年曾去中國旅行,“看到了中國的繁榮發展,也再次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友善”。沁說,如果有機會,自己還想再去中國看看,回來後同老師、同學分享所見所聞。

播撒和平與友愛的遠航

600多年前,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寶船”七次遠航,在沿途各國人民中間播撒下友誼的種子。600多年後,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懷仁遠航,譜寫了中國對外友好交往的嶄新篇章。

2010年,“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於8月31日起航,前往亞丁灣海域及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塞舌爾、孟加拉國五國執行“和諧使命——2010”任務,曆時88天,總航程17800餘海裏。這是中國首次組織醫院船赴海外執行人道主義醫療服務任務。截至2023年4月,“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已先後10次走出國門,航行26萬餘海裏,服務43個國家和地區,為25萬餘人次提供醫療服務,實施手術1400餘例。

2022年11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丹戎不碌港,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官兵向送行人員揮手告別。

2022年11月,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丹戎不碌港。一名重6.24斤的男嬰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出生,這是“和諧使命-2022”任務接生的首個嬰兒,也是第10次赴海外執行任務的“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迎來的第7個“和平寶寶”。孩子父母把孩子小名取作“方舟”,以紀念這段珍貴的經曆。

多年來,從“沁”到“方舟”,從孟加拉國到印度尼西亞,隨著“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一次次遠航,一個個小寶寶健康出生、茁壯成長,和平與友愛的“種子”播撒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孩子見證著中外友好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必將把和平友善、團結合作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也將用他們自身獨特的經曆講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故事。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元首外交|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
    2023-6-2 8:24:26    來源:央視網



    “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孟加拉國12歲女孩阿裏法·沁收到了一份極為特殊的節日禮物。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複信孟加拉國兒童阿裏法·沁,鼓勵她努力學習、追求夢想,傳承好中孟傳統友誼。

    “收到習爺爺的複信,我太高興了!”沁激動地說,“我要把我的故事講給我的朋友們,和他們分享我的幸福。”

    與中國的故事越寫越長

    時間回撥到2010年11月9日,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抵達孟加拉國東南部港口城市吉大港,開始對孟展開為期一周的醫療服務。

    當時,當地一位孕婦分娩在即,卻因長期患有心髒病而生命垂危。孟方緊急向“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求助,醫院船第一時間組織力量趕赴當地醫院,中國醫生頂著巨大壓力為孕婦實施剖腹產手術。孩子出生後,中國醫生在病房又守護了兩天,直到母女情況平穩才離開。

    “中國醫生們救了我的妻子,讓我的女兒平安降生,我們十分感激,銘記一輩子。”父親安瓦爾·霍森說。他給孩子取名為沁(Chin),在孟加拉語中是“中國”的意思,就是希望女兒記住中國。

    自沁出生後,來自中國的關懷從未間斷,她與中國的故事也越寫越長。

    2013年,“和平方舟”號醫院船第二次到訪孟加拉國,醫生為沁做了全麵體檢;2017年,當年手術的麻醉醫師盛睿方隨中國海軍遠航訪問編隊對孟加拉國進行友好訪問,在碼頭見到了沁,沁第一次叫盛睿方“中國媽媽”;2019年12月,沁及家人來到中國,登上了靠泊在舟山某軍港的“和平方舟”號……

    “多年前,是‘中國媽媽’幫我來到這個世界;多年來,來自中國的叔叔阿姨們關心著我的成長。”沁說,“非常感謝他們!”

    2019年12月9日,在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上,口腔科醫生給時年9歲的沁做檢查。

    “我愛中國,想做孟中友誼的使者”,在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沁講述了自己與中國的特殊緣分,表達自己想到中國學習醫學、為傳承發揚兩國友誼做貢獻的願望。

    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說,得知沁立誌長大後做中孟友誼的使者,未來希望到中國學醫,像“中國媽媽”那樣救死扶傷,感到十分高興。希望沁珍惜韶華、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回饋家庭、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我會按照習爺爺的囑咐好好學習。”沁說,自己會更加努力,爭取早日實現夢想。

    看到習近平主席的複信,孩子的爸爸霍森同樣激動不已,“習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還記掛著沁,我非常開心、特別感激。我們一定為沁的成長提供良好條件,鼓勵她努力學習,學好中文,支持她到中國學醫。”

    中孟友好世代相傳

    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說,中國和孟加拉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是好鄰居、好朋友,擁有綿延千年的友好交往曆史。

    進入新時代,中孟兩國攜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一係列務實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作為南亞地區首條水下隧道,卡納普裏河底隧道建成後將原本4小時的車程縮短至20分鍾;達舍爾甘地汙水處理廠運營後,每天可處理近500萬人口的生活汙水;帕德瑪大橋鐵路連接線項目建成後,將把孟加拉國南部20多個區同首都達卡連接起來,將有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新冠疫情發生後,兩國共克時艱,相互幫助。孟加拉國政府和人民第一時間向中國提供大批物資,中國此後也向孟加拉國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提供抗疫醫療物資,是最早向孟援助新冠疫苗的國家之一。

    這是孟加拉國吉大港市卡納普裏河底隧道的入口處。

    霍森說,如今,當地的商場裏有種類繁多的“中國製造”,各地有便民利民的“中國建造”,中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很大的變化和改善。我們很感謝中國”。

    在給習近平主席的信中,沁提到自己2019年曾去中國旅行,“看到了中國的繁榮發展,也再次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友善”。沁說,如果有機會,自己還想再去中國看看,回來後同老師、同學分享所見所聞。

    播撒和平與友愛的遠航

    600多年前,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寶船”七次遠航,在沿途各國人民中間播撒下友誼的種子。600多年後,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懷仁遠航,譜寫了中國對外友好交往的嶄新篇章。

    2010年,“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於8月31日起航,前往亞丁灣海域及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塞舌爾、孟加拉國五國執行“和諧使命——2010”任務,曆時88天,總航程17800餘海裏。這是中國首次組織醫院船赴海外執行人道主義醫療服務任務。截至2023年4月,“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已先後10次走出國門,航行26萬餘海裏,服務43個國家和地區,為25萬餘人次提供醫療服務,實施手術1400餘例。

    2022年11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的丹戎不碌港,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官兵向送行人員揮手告別。

    2022年11月,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丹戎不碌港。一名重6.24斤的男嬰在“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出生,這是“和諧使命-2022”任務接生的首個嬰兒,也是第10次赴海外執行任務的“和平方舟”號醫院船迎來的第7個“和平寶寶”。孩子父母把孩子小名取作“方舟”,以紀念這段珍貴的經曆。

    多年來,從“沁”到“方舟”,從孟加拉國到印度尼西亞,隨著“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一次次遠航,一個個小寶寶健康出生、茁壯成長,和平與友愛的“種子”播撒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孩子見證著中外友好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必將把和平友善、團結合作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也將用他們自身獨特的經曆講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故事。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