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第一觀察丨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黨校初心
更新時間:2023-3-3 8:45:25    來源:新華社

2023年3月,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學府——中共中央黨校迎來90歲生日。

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黨校始終不變的初心就是為黨育才、為黨獻策”。

對於總書記闡述的黨校初心如何更好理解?新時代新征程黨校怎樣堅守初心?

(一)“找準黨校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

“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總書記提出的這八個字,精準概括了黨校因何而生、緣何而興的初心所在和職責所係。

翻開百年黨史,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中央黨校和各級黨校自覺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延安整風中,毛澤東同誌於1942年2月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發表《整頓黨的作風》的演說,成為延安整風運動普遍展開的重要標誌。

在改革開放初期,作為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重要策源地和重要陣地,中央黨校在引領輿論宣傳、推動幹部思想解放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黨校事業必須始終圍繞黨的工作中心、服務黨的工作大局,自覺在黨的新的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精準定位。

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的,必須找準黨校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

具體來說,就是圍繞兩大職責做到“黨需要什麼樣的幹部,黨校就培養什麼樣的幹部;黨需要研究解決什麼重大問題,黨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麵建言獻策”。

(二)“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為黨育才,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

中央黨校的前身——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創建於1933年,在國民黨軍隊重重“圍剿”的戰爭形勢下,為黨和革命事業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領導骨幹。

延安時期,黨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從參加黨的七大的代表看,65%的七大代表、候補代表有過在中央黨校學習工作的經曆。

進入新時代,中央黨校辦班規模和培訓學員數量創曆史新高,合計超過8.8萬人次。

從理論教育到黨性教育到能力培訓,黨校的教育內容是多方麵的,但必須抓住根本、分清主次。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校要“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解好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所遇之惑”。

傳什麼道?就是要深入學習宣傳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授什麼業?就是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對領導幹部本領素質的新要求,重點提升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同時加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

如何解惑?就是要通過黨性教育,引導和推動領導幹部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三)做好“探索規律、經世致用的大學問”

“中國共產黨高水平的執政能力和政治形象背後有一個培訓機構,那就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它是中共培訓全國高中級領導幹部和優秀中青年幹部的學校,也是一個堅實的理論中心,為新形勢作出了貢獻。”2022年11月,墨西哥電視六台記者弗朗西斯·馬丁內斯在一篇報道中,觀察到了中央黨校在幹部培訓之外所發揮的“理論中心”的重要作用。

黨校作為黨的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方麵軍,承擔著為黨獻策的重要職責。

2015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同時被列為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2017年,中央批準全國成立10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黨校為其中之一。

2018年機構改革後,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實現了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統籌部署重大理論研究邁上新台階。

此次,總書記對黨校提出更高的期許,“要做好理論研究、對策研究這個探索規律、經世致用的大學問”。

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

黨校要做好“大學問”,就是要緊扣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最前沿,努力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等方麵推出更多高質量的成果。

(四)“淨化器”“大熔爐”“風向標”

黨校不是一般的學校,黨校學員不是一般的學員,黨校教師也不是普通教師,必須有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對黨校從嚴治校作出精辟論述。在2015年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總書記鮮明指出,“各級黨校要堅持把從嚴治黨要求和從嚴治校方針結合起來,堅持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

2019年,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條例》專設章節,對校風和學風建設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作出係統規定。

這次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三個精妙的比喻為黨校從嚴治校“精準定位”:不正之風“淨化器”、黨性鍛煉“大熔爐”、全麵從嚴治黨“風向標”。

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前夕,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楊春貴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這樣說:“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人理論,必須自己首先懂理論、信理論。教人黨性,必須自己首先講黨性、增黨性。”這是一位老黨校工作者,對自己始終不變的要求。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作為黨員幹部學習思想理論的精神殿堂,黨校必須首先是風清氣正的,黨校工作者必須自身過硬,讓學員一進黨校就感受到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

堅守好“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中央黨校和各級黨校定能在新征程上不斷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麵,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章編輯:劉鳴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第一觀察丨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釋黨校初心
2023-3-3 8:45:25    來源:新華社

2023年3月,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學府——中共中央黨校迎來90歲生日。

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黨校始終不變的初心就是為黨育才、為黨獻策”。

對於總書記闡述的黨校初心如何更好理解?新時代新征程黨校怎樣堅守初心?

(一)“找準黨校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

“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總書記提出的這八個字,精準概括了黨校因何而生、緣何而興的初心所在和職責所係。

翻開百年黨史,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中央黨校和各級黨校自覺服務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延安整風中,毛澤東同誌於1942年2月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發表《整頓黨的作風》的演說,成為延安整風運動普遍展開的重要標誌。

在改革開放初期,作為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重要策源地和重要陣地,中央黨校在引領輿論宣傳、推動幹部思想解放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黨校事業必須始終圍繞黨的工作中心、服務黨的工作大局,自覺在黨的新的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精準定位。

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的,必須找準黨校工作與黨的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

具體來說,就是圍繞兩大職責做到“黨需要什麼樣的幹部,黨校就培養什麼樣的幹部;黨需要研究解決什麼重大問題,黨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麵建言獻策”。

(二)“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為黨育才,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

中央黨校的前身——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創建於1933年,在國民黨軍隊重重“圍剿”的戰爭形勢下,為黨和革命事業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領導骨幹。

延安時期,黨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從參加黨的七大的代表看,65%的七大代表、候補代表有過在中央黨校學習工作的經曆。

進入新時代,中央黨校辦班規模和培訓學員數量創曆史新高,合計超過8.8萬人次。

從理論教育到黨性教育到能力培訓,黨校的教育內容是多方麵的,但必須抓住根本、分清主次。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校要“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解好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所遇之惑”。

傳什麼道?就是要深入學習宣傳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授什麼業?就是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對領導幹部本領素質的新要求,重點提升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範化解風險本領,同時加強鬥爭精神和鬥爭本領養成。

如何解惑?就是要通過黨性教育,引導和推動領導幹部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三)做好“探索規律、經世致用的大學問”

“中國共產黨高水平的執政能力和政治形象背後有一個培訓機構,那就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它是中共培訓全國高中級領導幹部和優秀中青年幹部的學校,也是一個堅實的理論中心,為新形勢作出了貢獻。”2022年11月,墨西哥電視六台記者弗朗西斯·馬丁內斯在一篇報道中,觀察到了中央黨校在幹部培訓之外所發揮的“理論中心”的重要作用。

黨校作為黨的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方麵軍,承擔著為黨獻策的重要職責。

2015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同時被列為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2017年,中央批準全國成立10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中央黨校為其中之一。

2018年機構改革後,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實現了深度融合,進一步推動統籌部署重大理論研究邁上新台階。

此次,總書記對黨校提出更高的期許,“要做好理論研究、對策研究這個探索規律、經世致用的大學問”。

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曆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

黨校要做好“大學問”,就是要緊扣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最前沿,努力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等方麵推出更多高質量的成果。

(四)“淨化器”“大熔爐”“風向標”

黨校不是一般的學校,黨校學員不是一般的學員,黨校教師也不是普通教師,必須有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對黨校從嚴治校作出精辟論述。在2015年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總書記鮮明指出,“各級黨校要堅持把從嚴治黨要求和從嚴治校方針結合起來,堅持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

2019年,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條例》專設章節,對校風和學風建設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作出係統規定。

這次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三個精妙的比喻為黨校從嚴治校“精準定位”:不正之風“淨化器”、黨性鍛煉“大熔爐”、全麵從嚴治黨“風向標”。

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前夕,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楊春貴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這樣說:“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人理論,必須自己首先懂理論、信理論。教人黨性,必須自己首先講黨性、增黨性。”這是一位老黨校工作者,對自己始終不變的要求。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作為黨員幹部學習思想理論的精神殿堂,黨校必須首先是風清氣正的,黨校工作者必須自身過硬,讓學員一進黨校就感受到學習之風、樸素之風、清朗之風。

堅守好“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初心,中央黨校和各級黨校定能在新征程上不斷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麵,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