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時政新聞眼丨習主席訪俄第一天,這些重要信息值得關注
更新時間:2023-3-21 14:30:00    來源:央視

當地時間3月20日下午,習近平主席抵達莫斯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是2013年3月他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9次訪問俄羅斯。

習主席為何把今年再次當選國家主席後的首訪選擇在了俄羅斯?訪俄第一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信息?《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視頻丨習近平抵達莫斯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01

熱烈隆重的迎賓儀式

當地時間下午1時許,習近平主席乘專機抵達莫斯科伏努科沃專機機場。俄羅斯副總理切爾內申科等政府高級官員熱情迎接。

△習近平主席乘坐的專機即將落地莫斯科。(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俄羅斯副總理切爾內申科在機場迎接習近平主席。(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俄方在機場舉行隆重迎賓儀式。軍樂團奏中俄兩國國歌。習主席檢閱俄羅斯三軍儀仗隊並觀看分列式。

△迎賓儀式開始前,三軍儀仗隊已就位。(總台央視記者楊新禹、郭鴻拍攝)

這是本月10日習主席再次當選國家主席後,展開的首次海外訪問,也是今年以來的首訪。

10年前,習近平首次當選國家主席後,俄羅斯正是他訪問的首個國家。從2013年3月到2019年6月,習主席先後8次到訪俄羅斯。

△迎賓儀式現場的軍樂團。(總台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訪俄之際,習主席在《俄羅斯報》和俄新社網站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這樣形容這段珍貴的友好交往:每次都乘興而來,滿載而歸,同普京總統一道開啟了中俄關係新篇章。

△迎賓儀式現場的紅毯。(總台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02

剛剛抵達後的元首會見

當天下午,剛剛抵達莫斯科的習近平主席應約在克裏姆林宮會見普京總統。

△莫斯科,克裏姆林宮1號樓。(總台央視記者範一鳴拍攝)

這是2013年以來,兩國元首在雙邊和國際場合的第41次會晤。這是全球外交舞台上罕見的交往紀錄。

2021年12月,習主席在同普京總統舉行視頻會晤時說:“很高興在歲末之際同你舉行今年第二次視頻會晤,這也是2013年以來我們的第37次會晤。”加上去年2月北京冬奧之約、9月上合撒馬爾罕峰會兩次線下會晤和去年底的視頻會晤,習主席與普京在此次見麵之前,已經有40次會晤。

△莫斯科街頭,“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的歡迎標語。(總台央視記者覃思拍攝)

其實,早在習主席2013年擔任國家主席之前,他與普京就曾有過見麵。

習主席訪俄前夕,普京總統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就回憶起了這段往事:“我和習近平同誌相識是在2010年3月,當時他率領中方高級代表團訪問莫斯科。我們的首次會晤十分務實,卻又坦誠友好。這種交流風格我本人很中意。”

△習近平主席抵達莫斯科當天,沿途的歡迎人群。(總台央視記者李輝拍攝)

在當天的會見中,兩國元首就中俄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

03

清晰的曆史邏輯 強大的內生動力

習近平主席在這次會見中強調,中俄關係發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曆史邏輯。

在訪俄之際發表的署名文章中,習主席就曾指出,中俄關係發展有著清晰的曆史邏輯和強大的內生動力。

如何理解“清晰的曆史邏輯”?

中俄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普京總統在人民日報署名文章中也表示,“兩國是由數百年的睦鄰與合作的傳統相連在一起的”。

過去10年來,中俄堅持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鞏固和發展雙邊關係,樹立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典範。曆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中俄關係之所以能夠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考驗,關鍵在於找到了國與國正確相處之道。

△3月20日下午,中外記者前往克裏姆林宮拍攝中俄兩國元首會見。(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在這次會見中,習主席說,把中俄關係鞏固好、發展好,是中方基於自身根本利益和世界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抉擇。中方同俄方加強戰略協作的大方向堅定不移。

△會見開始前,現場的攝影記者。(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如何理解“強大的內生動力”?

2020年年底同普京總統通電話時,習主席就曾表示,中俄關係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立價值,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幹擾。

△中俄兩國元首在這裏會見。(總台央視記者韓銳拍攝)

有一組對比數據,說明了內生動力之強大。

201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882億美元。2022年,這一數值突破1900億美元。中國連續13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

普京總統在署名文章中說:“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曾同習近平主席設定將貿易額提高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將於今年實現,而不是2024年。”

△2022年12月,滿載貨物的中方車輛從黑河國際公路橋駛往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圖/視覺中國)

習主席在此訪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格局,“為兩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雙方各自發展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他強調,雙方要加強統籌規劃,聚焦兩國各自發展振興事業,開拓新思路,創造新機遇,增添新動力。

04

一以貫之的和平理性聲音

中俄兩國元首對烏克蘭危機將進行怎樣的溝通,是國際社會對習近平主席此次訪俄的關注焦點之一。

△莫斯科紅場。(總台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事實上,中俄兩國元首在多次會晤、通話時對此都重點談及。衝突發生第二天,習主席在同普京總統通電話時就明確表態,中方支持俄方同烏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不久前發布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重申了習主席此前提出的“四個共同”“四個應該”和“三點思考”的核心思想,集中體現了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客觀公正立場。中方的主張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勸和促談。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這裏發表演講,提出各國相互聯係、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總台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在這次會見中,習主席指出,在烏克蘭問題上,和平、理性的聲音在不斷積聚,大多數國家都支持緩和緊張局勢,主張勸和促談,反對火上澆油。曆史上看,衝突最後都需要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

他強調,不久前,中方專門發表了立場文件,呼籲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單邊製裁。我們認為,越是困難重重,越要為和平留下空間;越是矛盾尖銳,越不能放棄對話努力。中方願繼續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總台央視記者楊新禹拍攝)

普京總統表示,俄方讚賞中方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一貫秉持公正、客觀、平衡立場,主持公平正義。俄方認真研究了中方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文件,對和談持開放態度,歡迎中方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3月,莫斯科河畔的日與夜。(總台央視記者楊新禹、韓銳拍攝)

在當天的會見中,兩國元首表示,期待明天再次會談,規劃未來一個時期中俄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藍圖。

習近平主席在訪俄之際的署名文章中說,此次訪俄“是一次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這三個美好冀望,如何在春日裏落地生根,《時政新聞眼》持續為你關注。

文章編輯:陳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時政新聞眼丨習主席訪俄第一天,這些重要信息值得關注
2023-3-21 14:30:00    來源:央視

當地時間3月20日下午,習近平主席抵達莫斯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是2013年3月他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9次訪問俄羅斯。

習主席為何把今年再次當選國家主席後的首訪選擇在了俄羅斯?訪俄第一天,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信息?《時政新聞眼》為你解讀。


△視頻丨習近平抵達莫斯科開始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

01

熱烈隆重的迎賓儀式

當地時間下午1時許,習近平主席乘專機抵達莫斯科伏努科沃專機機場。俄羅斯副總理切爾內申科等政府高級官員熱情迎接。

△習近平主席乘坐的專機即將落地莫斯科。(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俄羅斯副總理切爾內申科在機場迎接習近平主席。(總台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俄方在機場舉行隆重迎賓儀式。軍樂團奏中俄兩國國歌。習主席檢閱俄羅斯三軍儀仗隊並觀看分列式。

△迎賓儀式開始前,三軍儀仗隊已就位。(總台央視記者楊新禹、郭鴻拍攝)

這是本月10日習主席再次當選國家主席後,展開的首次海外訪問,也是今年以來的首訪。

10年前,習近平首次當選國家主席後,俄羅斯正是他訪問的首個國家。從2013年3月到2019年6月,習主席先後8次到訪俄羅斯。

△迎賓儀式現場的軍樂團。(總台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訪俄之際,習主席在《俄羅斯報》和俄新社網站發表的署名文章中,這樣形容這段珍貴的友好交往:每次都乘興而來,滿載而歸,同普京總統一道開啟了中俄關係新篇章。

△迎賓儀式現場的紅毯。(總台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02

剛剛抵達後的元首會見

當天下午,剛剛抵達莫斯科的習近平主席應約在克裏姆林宮會見普京總統。

△莫斯科,克裏姆林宮1號樓。(總台央視記者範一鳴拍攝)

這是2013年以來,兩國元首在雙邊和國際場合的第41次會晤。這是全球外交舞台上罕見的交往紀錄。

2021年12月,習主席在同普京總統舉行視頻會晤時說:“很高興在歲末之際同你舉行今年第二次視頻會晤,這也是2013年以來我們的第37次會晤。”加上去年2月北京冬奧之約、9月上合撒馬爾罕峰會兩次線下會晤和去年底的視頻會晤,習主席與普京在此次見麵之前,已經有40次會晤。

△莫斯科街頭,“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的歡迎標語。(總台央視記者覃思拍攝)

其實,早在習主席2013年擔任國家主席之前,他與普京就曾有過見麵。

習主席訪俄前夕,普京總統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就回憶起了這段往事:“我和習近平同誌相識是在2010年3月,當時他率領中方高級代表團訪問莫斯科。我們的首次會晤十分務實,卻又坦誠友好。這種交流風格我本人很中意。”

△習近平主席抵達莫斯科當天,沿途的歡迎人群。(總台央視記者李輝拍攝)

在當天的會見中,兩國元首就中俄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

03

清晰的曆史邏輯 強大的內生動力

習近平主席在這次會見中強調,中俄關係發展到今天,有其深刻的曆史邏輯。

在訪俄之際發表的署名文章中,習主席就曾指出,中俄關係發展有著清晰的曆史邏輯和強大的內生動力。

如何理解“清晰的曆史邏輯”?

中俄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普京總統在人民日報署名文章中也表示,“兩國是由數百年的睦鄰與合作的傳統相連在一起的”。

過去10年來,中俄堅持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上鞏固和發展雙邊關係,樹立了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典範。曆史和實踐告訴我們,中俄關係之所以能夠經受住國際風雲變幻考驗,關鍵在於找到了國與國正確相處之道。

△3月20日下午,中外記者前往克裏姆林宮拍攝中俄兩國元首會見。(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在這次會見中,習主席說,把中俄關係鞏固好、發展好,是中方基於自身根本利益和世界發展大勢作出的戰略抉擇。中方同俄方加強戰略協作的大方向堅定不移。

△會見開始前,現場的攝影記者。(總台央視記者程铖拍攝)

如何理解“強大的內生動力”?

2020年年底同普京總統通電話時,習主席就曾表示,中俄關係具有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立價值,不受國際風雲變幻影響,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幹擾。

△中俄兩國元首在這裏會見。(總台央視記者韓銳拍攝)

有一組對比數據,說明了內生動力之強大。

2012年,中俄雙邊貿易額為882億美元。2022年,這一數值突破1900億美元。中國連續13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

普京總統在署名文章中說:“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曾同習近平主席設定將貿易額提高到2000億美元的目標將於今年實現,而不是2024年。”

△2022年12月,滿載貨物的中方車輛從黑河國際公路橋駛往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圖/視覺中國)

習主席在此訪的署名文章中指出,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格局,“為兩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雙方各自發展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他強調,雙方要加強統籌規劃,聚焦兩國各自發展振興事業,開拓新思路,創造新機遇,增添新動力。

04

一以貫之的和平理性聲音

中俄兩國元首對烏克蘭危機將進行怎樣的溝通,是國際社會對習近平主席此次訪俄的關注焦點之一。

△莫斯科紅場。(總台央視記者郭鴻拍攝)

事實上,中俄兩國元首在多次會晤、通話時對此都重點談及。衝突發生第二天,習主席在同普京總統通電話時就明確表態,中方支持俄方同烏方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不久前發布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重申了習主席此前提出的“四個共同”“四個應該”和“三點思考”的核心思想,集中體現了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客觀公正立場。中方的主張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勸和促談。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這裏發表演講,提出各國相互聯係、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總台央廣記者潘毅拍攝)

在這次會見中,習主席指出,在烏克蘭問題上,和平、理性的聲音在不斷積聚,大多數國家都支持緩和緊張局勢,主張勸和促談,反對火上澆油。曆史上看,衝突最後都需要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

他強調,不久前,中方專門發表了立場文件,呼籲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單邊製裁。我們認為,越是困難重重,越要為和平留下空間;越是矛盾尖銳,越不能放棄對話努力。中方願繼續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總台央視記者楊新禹拍攝)

普京總統表示,俄方讚賞中方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一貫秉持公正、客觀、平衡立場,主持公平正義。俄方認真研究了中方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文件,對和談持開放態度,歡迎中方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3月,莫斯科河畔的日與夜。(總台央視記者楊新禹、韓銳拍攝)

在當天的會見中,兩國元首表示,期待明天再次會談,規劃未來一個時期中俄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藍圖。

習近平主席在訪俄之際的署名文章中說,此次訪俄“是一次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這三個美好冀望,如何在春日裏落地生根,《時政新聞眼》持續為你關注。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