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珠成鏈 圓夢“水鄉”
說起以前城區的河道,市太極體育中心附近的居民王先生皺起了眉頭。在2016年以前,他家門口有一條河叫甕澗河,可當時就是一條很窄很淺的臭水溝,垃圾遍布,汙水橫流,河邊都不敢站人,臭氣熏天。由於城區內汙水管網體係不健全,焦作的河道曾經是汙水直排的主要通道,這樣的黑臭水體城區有14條,總長53.8公裏,其中建成區內長46.3公裏。這些河道成了市民的心頭之痛。
2016年,為了解決群眾的“痛點”,讓人民滿意,我市向黑臭水體宣戰,市委書記王小平掛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在市領導的帶領下,市住建局作為項目建設實施單位,在環保、水利、規劃等十幾家職能部門和各城區密切配合下,訂計劃,列台賬,理思路,倒排工期、現場督導、穿插推進、合並招標、掛圖作戰、齊頭並進。市委、市政府將城區河道綜合整治項目列入全市十大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進行建設,彰顯了市委為焦作變身“夢裏水鄉”的堅強決心,又為整體推進項目實施製定了具體步驟。
第一步,編製方案,描繪“水鄉”藍圖。高起點、高標準編製《焦作市水生態體係規劃》《焦作市黑臭水體整治規劃實施方案》《焦作市城區黑臭水體整治項目河道景觀規劃及設計》整治規劃方案。
第二步,控源截汙,告別黑臭水體。2017年,我市共投資6.8億元,征遷70萬平方米,建設七大截汙管道工程,敷設截汙管道43公裏,整治沿河排汙口近600處,使黑臭水體了無影蹤。2019年年底,國家生態環境部和住建部認定焦作全部消除黑臭水體,焦作徹底告別黑臭水體。
第三步,示範整治,讓市民目睹整治效果。開工建設總投資約3億元的城區河道綜合整治示範段——李河(南水北調截洪溝—新河)綜合整治工程,河道開挖、岸線修複、引水補源、生態綠化,一步步呈現在市民麵前。
第四步,“四河整治”,水生態模樣初顯。治理總長度14.49公裏,總投資約12.78億元,預計可增加綠地麵積87萬平方米,防洪能力可提到50年一遇。整治後的河流水係相通,清澈的南水北調供水將讓它們熠熠生輝。
每一步都是那麼艱難,每一步卻又步履鏗鏘。“夢裏水鄉”“懷川水鄉”一步步從文字裏從畫裏變成了現實。
“真不敢想,甕澗河也有碧波蕩漾、兩岸綠樹成蔭這一天!”王先生感慨地說,不遠處的甕澗河(新月鐵路—新河)綜合整治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來年的春天,水光瀲灩、風光旖旎、芳草萋萋、成片怒放的櫻花將會吸引更多的市民。
記者6月1日先後走訪了白馬門河(人民路—普濟河)綜合整治工程、普濟河(新月鐵路—新河)綜合整治工程、城區河道整治工程、李河示範段綜合整治工程、甕澗河(新月鐵路—新河)綜合整治工程現場,每個建設工地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市住建局局長孫菊梅在施工現場立下“軍令狀”:“作為河道綜合整治工程牽頭單位,我們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克難攻堅,搶工期,抓質量,保證按時間節點完成任務,確保李河示範段跨人民路和豐收路的兩座橋10月1日建成通車,確保白馬門河、甕澗河、普濟河工程年底前(除新河農場和融通公司占地外)完工,為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宜居才能宜業。隨著我市生態水係建設的加速推進,“依水而生、臨水而居”的理想生活也逐漸成了現實。
(記者 朱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