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繡花”功夫助力“四城聯創”,離不開在群眾共建、共治、共享方麵深入挖潛。市民最懂“煙火氣”,對於城市環境的變化,有最直觀的感受、最迫切的願望、最執著的熱情,當然,更有最精準的第一手“資訊”,讓更多人成為“四城聯創”的見證者、監督者、參與者,對扮靚城市將大有裨益。
“四城聯創”涉及城市治理的方方麵麵,千頭萬緒,單靠執法部門的力量顯得勢單力孤,難免有網格化管理觸及不到的死角與盲區。在“網絡讓世界互聯”的時代,人人都是麥克風、個個都是自媒體,隨手拍讓監督執法人員有了“千裏眼”“順風耳”,能及時客觀地了解、掌控城市不文明現象,讓“四城聯創”的監管觸角高效延伸到街頭巷尾、犄角旮旯,延伸到群眾最關心、最頭痛、最渴望治理的瓶頸與難題,是持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利器”。
當前,我市“四城聯創”特別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已到了收官期、決戰期、收獲期。贏得“終極大考”,關鍵在於同頻共振、幹群合力,隻有守初心、擔使命,將創建工作鑄上深深的共創共治共享民生烙印,才能凝聚更強大的執行力。
當然,把好事辦好,讓隨手拍的效能發揮到最佳狀態,還需要馬村區有關部門因地製宜做好細化措施、規範管理、嚴格執法、及時反饋、完善製度等工作。比如,嚴格限定隨手拍的範疇,謹防侵犯或泄露群眾個人隱私;嚴格保密拍攝者的個人信息,確保參與群眾的人身安全;仔細審查上傳圖文和視頻的真實性,避免因為審查誤判造成執法“誤傷”等。總之,舞好隨手拍APP“利劍”,才能鏟除“四城聯創”路上更多不文明行為和現象,營造“人人都是監督者、人人都是參與者”的共創氛圍。
學以致用,開拓創新。今年,是我市專題研修班到先進地區學習的第五個年頭,求真經、取經驗,獲益匪淺。從太行之南到太湖之南,剛剛結束的湖州之行,我們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等方麵,看到了許多共同點,找到了下一步發力點。放眼全國,我們雖不是隨手拍的第一個“吃螃蟹者”,但為決戰“四城聯創”專門研發APP,絕對是創新基因持續植入的精彩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