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 正文

2019年新聞專題頻道

“我們對中國經濟未來增長保持樂觀”(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更新時間:2020-2-24 9:06:26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空港保稅區內的空中客車總裝線以及龐巴迪等航空製造類企業相繼複工,特斯拉重啟了在上海的超級工廠。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各地複工複產有序推進。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各國專家學者和經濟界人士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中國經濟帶來影響,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空間充足,各類針對性政策的出台將為戰勝疫情和恢複生產提供支撐,中國經濟的前景依然光明。
  “中國發展前景不會因為當前的疫情而改變”
  “中國經濟具備戰勝風險和挑戰的良好條件,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我們對中國經濟未來增長保持樂觀,並相信經曆此次疫情後,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將變得更加健康。”日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默頓對中國醫務工作者抗擊疫情付出的努力,以及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所作努力表示肯定和感謝。
  路透社最新調查結果持相同觀點。受訪的40位亞太和歐美地區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前景表示樂觀,認為中國經濟第二季度就會迅速反彈。
  普華永道在其分析報告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是短暫的。當疫情結束後,經濟增長將很快回到由基本麵決定的正常軌道上來。西班牙《經濟學家報》預計,隨著疫情傳播速度逐漸放慢及中國企業逐漸複工複產,中國經濟活動將很快恢複正常。
  “中國經濟基礎牢固,發展充滿活力,我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菲律賓財政部長多明格斯表示,菲方將始終同中方站在一起,共克時艱,願同中方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將疫情對兩國間正常人員、貨物往來及重要合作項目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
  “中國發展前景不會因為當前的疫情而改變。”在比利時澤布呂赫港高管文森特看來,澤布呂赫港的未來“與中國經濟,尤其是中國航運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期待“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和回旋餘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等采取多方麵措施,加大逆周期調節強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中國政府通過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為市場注入強大動力。
  許多國際權威機構近日也相繼發聲,表達對中國經濟克服短期挑戰、長期向好的信心。
  對於中國政府出台的政策舉措,經合組織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專家馬吉特·莫娜爾表示肯定。“中國的經濟政策方向明確、針對性強,特別是對民營和中小企業的幫扶作用更為明顯。”
  美國摩根大通公司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和地區經濟增速將放緩,但第二、三季度將回升。報告認為,在金融領域,疫情僅是“短期波動的來源”,不會對全球股市產生很大負麵影響。從目前情況看,這次疫情並未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實質性的持續虧損”。
  世界銀行發表聲明說,相信中國有防控疫情、保持經濟韌性的政策空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日前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開的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期間表示,中國政府正通過危機應對措施、流動性供應、財政政策和金融支持,努力減輕疫情對經濟的負麵影響。在上述政策和措施有效防控疫情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將在第二季度恢複正常,未來全球經濟受影響的程度可能較小,持續時間可能較短。
  IMF新聞發言人蓋裏·萊斯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具有極強的韌性和潛力,“中國政府擁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和回旋餘地來提振經濟”。
  “這次疫情是一次危機,同時也是一次激勵中國再前進的發展機遇”
  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商投資企業,泰國正大集團董事長謝吉人表示,40多年來,正大見證並參與了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這次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疫情過後,中國經濟發展的後勁更足、動力更強。
  “中國各地在全力以赴進行疫情防控的同時,正有序推動複工複產,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阿聯酋通訊社執行社長穆罕默德·裏希說。
  阿根廷經濟學家、科恩金融集團投資分析師迭戈·法爾科內援引集團數據分析說,到目前為止,市場對本次疫情的反應都處於合理範圍內,短期內股價等會因為疫情而波動,但未來隨著疫情得到控製,更多企業恢複生產,與中國有關的貿易和投資都將恢複正常。
  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成長,也在對衝疫情給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莫娜爾認為,疫情在對一些傳統行業形成壓力的同時,也為中國經濟社會的數字化發展提供了機遇。
  “對中國而言,這次疫情是一次危機,同時也是一次激勵中國再前進的發展機遇。”謝吉人坦言,疫情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課題,包括商業和經濟環境的改革。疫情過後,中國的社會組織、經濟形態、商業模式、銷售渠道等可能出現新的轉變,“中國經濟可能迎來一輪新的發展高潮”。
  (本報北京、華盛頓、曼穀、布魯塞爾、開羅2月23日電 記者俞懿春、吳樂珺、趙益普、鄭彬、劉慧)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