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山東海陽:航天產業集群正崛起
更新時間:2024-1-12 10:58:14    來源:新華社

  2024年1月11日,山東煙台市海陽市附近海域,透過薄霧,海上發射船上的火箭吸引著前來觀看本次發射的人們。13時30分,伴隨著人們的歡呼,火箭從海上升起。觀禮的人們紛紛掏出手機,記錄這一珍貴的時刻。

  當天,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引力一號遙一商業運載火箭,將3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引力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即采用難度較高的海上發射,刷新了全球運力最大固體運載火箭、我國運力最大民營商業運載火箭紀錄。

  “商業航天現在已經從技術驗證階段逐步轉入商業驗證階段,基本解決了技術難題,現在關鍵要實現‘商業化’。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通過在研製設計、火箭生產製造、流線轉運、基礎設施等方麵進行全方位優化。”東方空間副總裁彭昊旻介紹。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增強進入太空的能力,不僅需要運載能力更大的火箭,還需要增加火箭的發射頻次,實現總運量規模的顯著提升。

  在傳統發射體係中,總裝廠房一般靠近火箭研發中心,多位於我國東部,而發射場則多在西部,轉運總過程耗時較長,也麵臨發射工位緊張的情況。此次引力一號采用的海上發射方式可大幅縮短發射準備周期,並且具備發射工位擴展潛力。

  “我們圍繞東方航天港,集聚布局了引力一號基礎設施,5公裏內可以完成火箭子級總裝總測、全箭垂直總裝總測、港口登船流程。這種模式將以往轉運過程上千公裏的距離大幅縮短,極大減少了物流時間、物流成本、箭體包裝及恢複時間。”東方空間首席運營官魏凱說。

  自2019年我國首次火箭海上發射在海陽取得成功以來,截至目前,東方航天港已成功組織保障海上發射任務9次,累計發射衛星48顆,初步具備常態化海上發射能力。海陽正在建設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培育國內首個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衛星應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為一體的百億級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

  “我們全力打造火箭技術準備、星箭對接、碼頭合練、遠控測發、測控通信、出海轉運全鏈條功能模塊,形成‘前港後廠、北固南液、係統集成、出廠即發射’的能力布局。”海陽市委書記劉海彬說。

  打造我國海上發射能力的同時,當地航天文旅產業也迅速發展。“帶著孩子參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仿佛置身於廣袤星空中,讓孩子在體驗中了解我國航天領域的知識,大大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市民劉海寧說。

  據東方航天港集團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章義釗介紹,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主場館占地約2萬平米,其中室內遊覽麵積約1萬平米,總投資4.5億元,總計7層,涵蓋六大展區、60餘項高科技展項。遊客可在室外觀看真實火箭發射船,體驗火箭出海前流程,走進火箭總裝廠房,近距離觀察火箭組裝。

  “我們設計了多媒體交互、沉浸式遊樂及創客式教學等多種互動體驗形式,並且引入智能控製係統統籌管理。除傳統航天科普內容外,這裏還兼有海上發射特色的體驗項目及科普課程。”章義釗說。

  “東方航天港建設之初,我們就規劃了‘一港三區’的空間布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項目正好是位於‘一港’的技術服務港內。”海陽市航空航天產業服務中心主任徐文說,此項目既可在火箭發射期間提供測發指揮、飛行控製、通信保障等全方位服務保障,又能在非發射期間向公眾開放,帶來沉浸式遊覽體驗。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山東海陽:航天產業集群正崛起
    2024-1-12 10:58:14    來源:新華社

      2024年1月11日,山東煙台市海陽市附近海域,透過薄霧,海上發射船上的火箭吸引著前來觀看本次發射的人們。13時30分,伴隨著人們的歡呼,火箭從海上升起。觀禮的人們紛紛掏出手機,記錄這一珍貴的時刻。

      當天,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引力一號遙一商業運載火箭,將3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引力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即采用難度較高的海上發射,刷新了全球運力最大固體運載火箭、我國運力最大民營商業運載火箭紀錄。

      “商業航天現在已經從技術驗證階段逐步轉入商業驗證階段,基本解決了技術難題,現在關鍵要實現‘商業化’。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通過在研製設計、火箭生產製造、流線轉運、基礎設施等方麵進行全方位優化。”東方空間副總裁彭昊旻介紹。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增強進入太空的能力,不僅需要運載能力更大的火箭,還需要增加火箭的發射頻次,實現總運量規模的顯著提升。

      在傳統發射體係中,總裝廠房一般靠近火箭研發中心,多位於我國東部,而發射場則多在西部,轉運總過程耗時較長,也麵臨發射工位緊張的情況。此次引力一號采用的海上發射方式可大幅縮短發射準備周期,並且具備發射工位擴展潛力。

      “我們圍繞東方航天港,集聚布局了引力一號基礎設施,5公裏內可以完成火箭子級總裝總測、全箭垂直總裝總測、港口登船流程。這種模式將以往轉運過程上千公裏的距離大幅縮短,極大減少了物流時間、物流成本、箭體包裝及恢複時間。”東方空間首席運營官魏凱說。

      自2019年我國首次火箭海上發射在海陽取得成功以來,截至目前,東方航天港已成功組織保障海上發射任務9次,累計發射衛星48顆,初步具備常態化海上發射能力。海陽正在建設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培育國內首個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衛星應用、配套集成、航天文旅為一體的百億級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

      “我們全力打造火箭技術準備、星箭對接、碼頭合練、遠控測發、測控通信、出海轉運全鏈條功能模塊,形成‘前港後廠、北固南液、係統集成、出廠即發射’的能力布局。”海陽市委書記劉海彬說。

      打造我國海上發射能力的同時,當地航天文旅產業也迅速發展。“帶著孩子參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仿佛置身於廣袤星空中,讓孩子在體驗中了解我國航天領域的知識,大大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市民劉海寧說。

      據東方航天港集團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章義釗介紹,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主場館占地約2萬平米,其中室內遊覽麵積約1萬平米,總投資4.5億元,總計7層,涵蓋六大展區、60餘項高科技展項。遊客可在室外觀看真實火箭發射船,體驗火箭出海前流程,走進火箭總裝廠房,近距離觀察火箭組裝。

      “我們設計了多媒體交互、沉浸式遊樂及創客式教學等多種互動體驗形式,並且引入智能控製係統統籌管理。除傳統航天科普內容外,這裏還兼有海上發射特色的體驗項目及科普課程。”章義釗說。

      “東方航天港建設之初,我們就規劃了‘一港三區’的空間布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項目正好是位於‘一港’的技術服務港內。”海陽市航空航天產業服務中心主任徐文說,此項目既可在火箭發射期間提供測發指揮、飛行控製、通信保障等全方位服務保障,又能在非發射期間向公眾開放,帶來沉浸式遊覽體驗。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