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外媒聚焦 > 外媒看焦作 > 正文

外媒聚焦

《中國城市報》整版報道我市脫貧攻堅工作
焦作市:健康扶貧贏終考
更新時間:2020-9-3 8:49:01    來源:焦作日報

  8月31日,《中國城市報》用整版篇幅圖文並茂地報道了由中國城市報記者葉中華、本報記者張鵬采寫的長篇通訊《河南省焦作市:健康扶貧贏終考》。

  報道中說,河南省焦作市土地肥沃,是我國著名的糧食高產區,雖然資源稟賦不差,但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

  截至2017年年底,焦作享受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8.6萬人,其中36252人未脫貧,因病致貧群眾占46.1%,是真正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截至2018年年底,焦作市2.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失能失智重殘重病群眾占80%,其中重殘重病群眾達1236人。如何讓這些家庭如期脫貧,實現“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標,是焦作脫貧攻堅的終極考題。

  為答好這一終極考題,焦作探索建立了“兩定製兜底線”精準健康扶貧新模式,受到了國務院通報表彰;焦作以醫養中心建設為突破口,構建了“醫養一個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醫養扶貧新格局……

  報道中說,焦作的“兩定製兜底線”為脫貧添足了“底氣”。所謂“兩定製兜底線”,即定製醫療服務方案、定製醫保救助方案和社會救助兜底。定製的醫療服務方案,確保貧困群眾看得好病;定製的醫保救助方案,確保貧困群眾看得起病;實行的社會救助兜底,守住貧困群眾醫療底線。

  “兩定製兜底線”健康扶貧新模式,為焦作困難群眾撐起了健康“安全網”,讓他們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更有底氣。焦作市扶貧辦主任高明武介紹,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簽約服務貧困群眾19085戶,醫保托底救助累計6.87萬人次,貧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控製在10%以下,全市因病致貧人數從2017年的2.69萬人減少到目前的2282人,減幅達91.5%。

  報道中說,近年來,焦作市充分發揮醫改優勢,把醫養中心建設作為聚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首要工程,推動康養產業破題開篇,下足繡花功夫,實現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家庭養老的無縫對接,構建了“醫養一個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醫養新格局,為攻克脫貧攻堅的最後堡壘貢獻了“焦作智慧”。

  按照“兜底保障、就近入住、預留空間、服務社會”原則,焦作在全市推廣醫養中心建設。截至目前,焦作已建成醫養中心64家,投入建設資金2.04億元,重點建設了47家服務脫貧攻堅的醫養中心。

  按照“醫、養、護、康、防”五位一體的醫養服務需求,焦作由市衛生健康委牽頭,製定醫養中心建設標準和設施設備、人員配備標準。每個醫養中心按照標準設置醫護室、養護房、康複大廳、中醫館(國醫堂)、陽光房、營養餐廳、心靈驛站、臨終關懷室等,配備滿足基本醫療、溫馨生活、文化娛樂的服務設施和人員。

  截至目前,焦作市已建成47家醫養中心,入住建檔立卡失能失智重度殘疾人496人,占2020年上半年動態調整後符合醫養條件貧困人口總數的78.6%,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報道中說,2019年以來,焦作著眼兜住脫貧底線,有效防止返貧,先後與多家保險機構緊密溝通,並結合焦作實際製定出台了一係列政策和意見,精準確定投保對象,科學測算保費標準,合理確定救助內容,分類明確賠付細則,並強化保險公司責任,指導推進全市保險扶貧工作。

  截至目前,扶貧救助保險方麵,焦作8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市)區共投入約114萬元保費資金,為所有貧困兜底線保障對象購買了保險。防貧保險方麵,焦作8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市)區都與對應區域保險公司簽訂了投保協議,按照每人每年195元的保費標準投入298.46萬元,為符合條件人員購買了防貧保險。

  報道最後說,焦作市建檔立卡全口徑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年底的2310元增加到2019年年底的10404元,年均增幅達58%。目前,19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21%;全市建檔立卡全口徑人口從當初的108551人降至5570人,到今年年底有望全部實現脫貧。

(記者張鵬)

文章編輯:劉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城市報》整版報道我市脫貧攻堅工作
    焦作市:健康扶貧贏終考
    2020-9-3 8:49:01    來源:焦作日報

      8月31日,《中國城市報》用整版篇幅圖文並茂地報道了由中國城市報記者葉中華、本報記者張鵬采寫的長篇通訊《河南省焦作市:健康扶貧贏終考》。

      報道中說,河南省焦作市土地肥沃,是我國著名的糧食高產區,雖然資源稟賦不差,但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

      截至2017年年底,焦作享受政策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8.6萬人,其中36252人未脫貧,因病致貧群眾占46.1%,是真正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截至2018年年底,焦作市2.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失能失智重殘重病群眾占80%,其中重殘重病群眾達1236人。如何讓這些家庭如期脫貧,實現“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標,是焦作脫貧攻堅的終極考題。

      為答好這一終極考題,焦作探索建立了“兩定製兜底線”精準健康扶貧新模式,受到了國務院通報表彰;焦作以醫養中心建設為突破口,構建了“醫養一個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醫養扶貧新格局……

      報道中說,焦作的“兩定製兜底線”為脫貧添足了“底氣”。所謂“兩定製兜底線”,即定製醫療服務方案、定製醫保救助方案和社會救助兜底。定製的醫療服務方案,確保貧困群眾看得好病;定製的醫保救助方案,確保貧困群眾看得起病;實行的社會救助兜底,守住貧困群眾醫療底線。

      “兩定製兜底線”健康扶貧新模式,為焦作困難群眾撐起了健康“安全網”,讓他們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更有底氣。焦作市扶貧辦主任高明武介紹,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簽約服務貧困群眾19085戶,醫保托底救助累計6.87萬人次,貧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控製在10%以下,全市因病致貧人數從2017年的2.69萬人減少到目前的2282人,減幅達91.5%。

      報道中說,近年來,焦作市充分發揮醫改優勢,把醫養中心建設作為聚焦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的首要工程,推動康養產業破題開篇,下足繡花功夫,實現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家庭養老的無縫對接,構建了“醫養一個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醫養新格局,為攻克脫貧攻堅的最後堡壘貢獻了“焦作智慧”。

      按照“兜底保障、就近入住、預留空間、服務社會”原則,焦作在全市推廣醫養中心建設。截至目前,焦作已建成醫養中心64家,投入建設資金2.04億元,重點建設了47家服務脫貧攻堅的醫養中心。

      按照“醫、養、護、康、防”五位一體的醫養服務需求,焦作由市衛生健康委牽頭,製定醫養中心建設標準和設施設備、人員配備標準。每個醫養中心按照標準設置醫護室、養護房、康複大廳、中醫館(國醫堂)、陽光房、營養餐廳、心靈驛站、臨終關懷室等,配備滿足基本醫療、溫馨生活、文化娛樂的服務設施和人員。

      截至目前,焦作市已建成47家醫養中心,入住建檔立卡失能失智重度殘疾人496人,占2020年上半年動態調整後符合醫養條件貧困人口總數的78.6%,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報道中說,2019年以來,焦作著眼兜住脫貧底線,有效防止返貧,先後與多家保險機構緊密溝通,並結合焦作實際製定出台了一係列政策和意見,精準確定投保對象,科學測算保費標準,合理確定救助內容,分類明確賠付細則,並強化保險公司責任,指導推進全市保險扶貧工作。

      截至目前,扶貧救助保險方麵,焦作8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市)區共投入約114萬元保費資金,為所有貧困兜底線保障對象購買了保險。防貧保險方麵,焦作8個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縣(市)區都與對應區域保險公司簽訂了投保協議,按照每人每年195元的保費標準投入298.46萬元,為符合條件人員購買了防貧保險。

      報道最後說,焦作市建檔立卡全口徑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年底的2310元增加到2019年年底的10404元,年均增幅達58%。目前,19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21%;全市建檔立卡全口徑人口從當初的108551人降至5570人,到今年年底有望全部實現脫貧。

    (記者張鵬)

    文章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