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多部門現場召開協調會 市民順利繼承遺產
更新時間:2023-7-25 10:21:39    來源:焦作晚報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幫忙,我才能順利繼承父親的房產。”近日,市民劉衛東拿到嶄新的不動產登記證書時,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

  劉衛東要感謝的大家是誰?是《焦作晚報》焦我辦行動記者,是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工作人員,是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為了這份不動產登記證,幾家單位現場召開協調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群眾解決難題。

  事情的起因是一座房子。

  劉衛東的父母住在焦東路市技校家屬院。劉衛東的父親去世後,其母親按老伴的遺願讓兒子來繼承房產。劉衛東姐弟三人,按相關法律規定,母親、姐姐同樣有繼承權利,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家庭其他成員自願放棄繼承權,並到市眾信公證處進行公證。

  7月初,劉衛東帶著房產證、戶口簿、身份證、公證書等材料到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房產過戶。在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辦理業務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劉衛東提供的材料中,其父親第二代身份證信息和房產證登記的第一代身份證信息不符,讓其到公安部門開具身份證變更證明後,再辦理相關手續。

  據劉衛東介紹,其父親出生於1939年,第二代身份證信息是1939年,第一代身份證信息是1935年。隨後,劉衛東到轄區公安機關開具證明,戶籍室民警查詢戶籍底冊登記信息是1939年,因沒有1935年的信息,民警表示不能開具證明。

  老人已經去世,兩代身份證信息不符,哪裏出了問題,現已不得而知。沒有公安部門的證明,劉衛東就沒有辦法辦理房產過戶。

  怎麼辦?劉衛東向本報《焦我辦》欄目求助。

  記者了解情況後,陪同劉衛東到相關部門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記者一行先是到社區反映情況,希望查找第一代身份證登記信息的存根。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居民第一代身份證辦理時,社區還沒有成立,也沒有相關戶籍信息。但考慮到劉衛東遇到的難題,社區開具了老人曾在該轄區的居住證明。

  拿到居住證明,記者和劉衛東又來到轄區公安機關說明情況,民警稱戶籍底冊沒有第一代身份證的信息,不能開具證明。經過協調,公安機關出具了現有的戶籍信息。

  社區和公安機關的證明是否可以用?7月11日上午,劉衛東帶著兩份證明,再次來到市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窗口。工作人員看了相關證明後,表示不符合要求。

  事情又回到起點,怎麼辦?

  記者向市政務服務大廳“有訴即辦”專區反映問題,該專區負責人賈惠峰立即聯係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召開現場會議,針對劉衛東遇到的難題深入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何讓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與會人員提出用其他證據佐證兩個身份證號碼是同一個人的辦法,並建議劉衛東到老人工作的單位,查看檔案是否有關於1935年的身份證信息。

  劉衛東在其父親單位找到原始檔案,檔案內其父親的教師資格證登記信息是1935年。7月19日,劉衛東第三次到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過戶手續。老人的教師資格證佐證了第一代身份證信息的真實,現有材料形成證據鏈後,工作人員為劉衛東辦理了房產過戶手續。至此,這件事情有了個圓滿的結果。

  近年來,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聚焦提升群眾體驗感和滿意度,充分運用大數據手段,加強部門聯通、業務整合、數據共享,打造“有訴即辦”專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記者 朱穎江)

總值班:胡培軍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許 淩

編 輯:劉 佳

校 對:王金偉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多部門現場召開協調會 市民順利繼承遺產
    2023-7-25 10:21:39    來源:焦作晚報

      “感謝大家的關注和幫忙,我才能順利繼承父親的房產。”近日,市民劉衛東拿到嶄新的不動產登記證書時,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

      劉衛東要感謝的大家是誰?是《焦作晚報》焦我辦行動記者,是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工作人員,是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為了這份不動產登記證,幾家單位現場召開協調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群眾解決難題。

      事情的起因是一座房子。

      劉衛東的父母住在焦東路市技校家屬院。劉衛東的父親去世後,其母親按老伴的遺願讓兒子來繼承房產。劉衛東姐弟三人,按相關法律規定,母親、姐姐同樣有繼承權利,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家庭其他成員自願放棄繼承權,並到市眾信公證處進行公證。

      7月初,劉衛東帶著房產證、戶口簿、身份證、公證書等材料到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房產過戶。在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辦理業務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劉衛東提供的材料中,其父親第二代身份證信息和房產證登記的第一代身份證信息不符,讓其到公安部門開具身份證變更證明後,再辦理相關手續。

      據劉衛東介紹,其父親出生於1939年,第二代身份證信息是1939年,第一代身份證信息是1935年。隨後,劉衛東到轄區公安機關開具證明,戶籍室民警查詢戶籍底冊登記信息是1939年,因沒有1935年的信息,民警表示不能開具證明。

      老人已經去世,兩代身份證信息不符,哪裏出了問題,現已不得而知。沒有公安部門的證明,劉衛東就沒有辦法辦理房產過戶。

      怎麼辦?劉衛東向本報《焦我辦》欄目求助。

      記者了解情況後,陪同劉衛東到相關部門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記者一行先是到社區反映情況,希望查找第一代身份證登記信息的存根。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居民第一代身份證辦理時,社區還沒有成立,也沒有相關戶籍信息。但考慮到劉衛東遇到的難題,社區開具了老人曾在該轄區的居住證明。

      拿到居住證明,記者和劉衛東又來到轄區公安機關說明情況,民警稱戶籍底冊沒有第一代身份證的信息,不能開具證明。經過協調,公安機關出具了現有的戶籍信息。

      社區和公安機關的證明是否可以用?7月11日上午,劉衛東帶著兩份證明,再次來到市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登記窗口。工作人員看了相關證明後,表示不符合要求。

      事情又回到起點,怎麼辦?

      記者向市政務服務大廳“有訴即辦”專區反映問題,該專區負責人賈惠峰立即聯係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召開現場會議,針對劉衛東遇到的難題深入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何讓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與會人員提出用其他證據佐證兩個身份證號碼是同一個人的辦法,並建議劉衛東到老人工作的單位,查看檔案是否有關於1935年的身份證信息。

      劉衛東在其父親單位找到原始檔案,檔案內其父親的教師資格證登記信息是1935年。7月19日,劉衛東第三次到市政務服務大廳辦理過戶手續。老人的教師資格證佐證了第一代身份證信息的真實,現有材料形成證據鏈後,工作人員為劉衛東辦理了房產過戶手續。至此,這件事情有了個圓滿的結果。

      近年來,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聚焦提升群眾體驗感和滿意度,充分運用大數據手段,加強部門聯通、業務整合、數據共享,打造“有訴即辦”專區,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記者 朱穎江)

    總值班:胡培軍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許 淩

    編 輯:劉 佳

    校 對:王金偉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