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居民幸福再加碼 ——市住建局年中工作回眸
更新時間:2023-8-10 10:31:40    來源:焦作日報

  今年年初以來,市住建局強力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亞投行災後重建、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征收安置問題整改、城區排水防澇等工作,全部完成既定任務目標,推進全市城鄉建設工作再上新台階,居民幸福再加碼。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亞投行災後恢複重建項目開工16個,完成投資1.6億元,焦武路(天河北路—新月鐵路段)、豐收路(南水北調總幹渠—普濟路段)、建設路道路恢複工程等6項工程基本完工。新安路群英河橋、白馬門河啟心村橋、民主路延伸工程(南海路—黃河路)建成通車。新河商務區高壓線路歸並改造工程項目完成投資310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62億元。

  城市更新有序開展。全力推進城市更新,以“今年開工建設”為目標,謀劃實施城市更新項目47個,總投資232.15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28個,完成投資6.69億元;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研究製訂《焦作市2023年棚改工作實施方案》,計劃新開工880套,建成交付6040套。目前新開工任務已經完成,已建成交付1944套;加快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印發《2023年焦作市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工作實施方案》,65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經開工,提前完成省重點民生實事目標任務。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先進典型做法被建設部工作簡報刊發。

  建築業轉型發展更加協調。建築業產值增速明顯,今年上半年預計完成建築業產值56.01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抓好特級企業引進,房屋建築工程特級建築業企業河南省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我市成立獨資子公司河南五建城建發展有限公司,預計每年將為我市帶來產值2億元至3億元;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組織召開20家企業和主管部門的溝通見麵會,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幫助解決企業在複工複產、資質升級等方麵的問題。

  營商環境持續向好。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以“01234”為主線,實行不見麵審批,推進“零跑腿”,全流程由254個工作日壓減到政府投資最長60個工作日、最短3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最長45個工作日、最短5個工作日,截至6月底,焦作市市政公用服務辦件數137個,全省第一,實行告知承諾製辦件1070個,全省第一,項目策劃生成12個,全省第五,並聯審批辦件數1876個,全省第六;分步辦理施工許可,建設單位結合實際自行選擇“兩步”或“三步”,開工時間提前3個月至6個月,今年以來為2個項目21個建築單體實施分步辦理施工許可,推動實施聯合驗收,2023年已為17個項目辦理規劃、消防、人防、檔案和竣工驗收備案聯合驗收。

  鄉村麵貌大幅改善。保障農村住房安全,聚焦4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快推進農村危房和抗震改造;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六縣(市)農村垃圾治理全部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收運處置體係覆蓋所有自然村,有效治理率達到100%,沁陽市、修武縣獲評2022年度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示範縣,武陟縣詹店鎮、武陟縣西陶鎮、修武縣七賢鎮、孟州市槐樹鄉、沁陽市紫陵鎮獲評省級示範鄉鎮;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持續推進,博愛縣於莊村、孟州市源溝村等7個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53個(18個國家級、35個省級)傳統村落全部實現掛牌保護。

  堅決守牢安全穩定底線。持續推進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完成排查錄入其他自建房215.05萬棟,完成率100%,完成速度全省第三;紮實開展汛前城區防汛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累計排查、整改防汛隱患78處;完成漣琛河改道、焦武路排水、東海大道雨水泵站等應急工程,對田澗溝、群英河、甕澗河等河道進行疏浚清淤,城市排澇能力進一步提升;紮實開展城市內澇風險評估,修訂完善城市排水防澇應急預案,開展各級城市排水防澇應急演練16場次。完善市、區、辦事處、社區(村)四級責任體係,怡光路鐵路橋等13處下穿式鐵路橋、新河等8條城區河道、解放東路等11段城市道路的應急處置任務,實現定崗定責定人;確保建築施工安全,緊盯歲末年初、複工複產、全國兩會、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節點,聚焦深基坑、腳手架、起重設備等危大工程安全管控,持續推進雙重預防體係建設,壓實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項目部關鍵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開展全市建築施工領域“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儀式、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觀摩會、防汛和防火應急預案演練等多項活動。

(記者張璐)

總值班:陳 彬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李學傑

編 輯:李潤生

校 對:劉 勇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居民幸福再加碼 ——市住建局年中工作回眸
    2023-8-10 10:31:40    來源:焦作日報

      今年年初以來,市住建局強力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亞投行災後重建、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征收安置問題整改、城區排水防澇等工作,全部完成既定任務目標,推進全市城鄉建設工作再上新台階,居民幸福再加碼。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亞投行災後恢複重建項目開工16個,完成投資1.6億元,焦武路(天河北路—新月鐵路段)、豐收路(南水北調總幹渠—普濟路段)、建設路道路恢複工程等6項工程基本完工。新安路群英河橋、白馬門河啟心村橋、民主路延伸工程(南海路—黃河路)建成通車。新河商務區高壓線路歸並改造工程項目完成投資310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4.62億元。

      城市更新有序開展。全力推進城市更新,以“今年開工建設”為目標,謀劃實施城市更新項目47個,總投資232.15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28個,完成投資6.69億元;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研究製訂《焦作市2023年棚改工作實施方案》,計劃新開工880套,建成交付6040套。目前新開工任務已經完成,已建成交付1944套;加快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印發《2023年焦作市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工作實施方案》,65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經開工,提前完成省重點民生實事目標任務。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先進典型做法被建設部工作簡報刊發。

      建築業轉型發展更加協調。建築業產值增速明顯,今年上半年預計完成建築業產值56.01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抓好特級企業引進,房屋建築工程特級建築業企業河南省五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我市成立獨資子公司河南五建城建發展有限公司,預計每年將為我市帶來產值2億元至3億元;積極為企業紓困解難,組織召開20家企業和主管部門的溝通見麵會,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幫助解決企業在複工複產、資質升級等方麵的問題。

      營商環境持續向好。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以“01234”為主線,實行不見麵審批,推進“零跑腿”,全流程由254個工作日壓減到政府投資最長60個工作日、最短3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最長45個工作日、最短5個工作日,截至6月底,焦作市市政公用服務辦件數137個,全省第一,實行告知承諾製辦件1070個,全省第一,項目策劃生成12個,全省第五,並聯審批辦件數1876個,全省第六;分步辦理施工許可,建設單位結合實際自行選擇“兩步”或“三步”,開工時間提前3個月至6個月,今年以來為2個項目21個建築單體實施分步辦理施工許可,推動實施聯合驗收,2023年已為17個項目辦理規劃、消防、人防、檔案和竣工驗收備案聯合驗收。

      鄉村麵貌大幅改善。保障農村住房安全,聚焦4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快推進農村危房和抗震改造;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六縣(市)農村垃圾治理全部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收運處置體係覆蓋所有自然村,有效治理率達到100%,沁陽市、修武縣獲評2022年度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示範縣,武陟縣詹店鎮、武陟縣西陶鎮、修武縣七賢鎮、孟州市槐樹鄉、沁陽市紫陵鎮獲評省級示範鄉鎮;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持續推進,博愛縣於莊村、孟州市源溝村等7個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53個(18個國家級、35個省級)傳統村落全部實現掛牌保護。

      堅決守牢安全穩定底線。持續推進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完成排查錄入其他自建房215.05萬棟,完成率100%,完成速度全省第三;紮實開展汛前城區防汛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累計排查、整改防汛隱患78處;完成漣琛河改道、焦武路排水、東海大道雨水泵站等應急工程,對田澗溝、群英河、甕澗河等河道進行疏浚清淤,城市排澇能力進一步提升;紮實開展城市內澇風險評估,修訂完善城市排水防澇應急預案,開展各級城市排水防澇應急演練16場次。完善市、區、辦事處、社區(村)四級責任體係,怡光路鐵路橋等13處下穿式鐵路橋、新河等8條城區河道、解放東路等11段城市道路的應急處置任務,實現定崗定責定人;確保建築施工安全,緊盯歲末年初、複工複產、全國兩會、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節點,聚焦深基坑、腳手架、起重設備等危大工程安全管控,持續推進雙重預防體係建設,壓實生產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項目部關鍵崗位人員安全生產責任;開展全市建築施工領域“安全生產月”活動啟動儀式、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觀摩會、防汛和防火應急預案演練等多項活動。

    (記者張璐)

    總值班:陳 彬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李學傑

    編 輯:李潤生

    校 對:劉 勇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