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市生態環境局:擦亮生態文明亮麗底色
更新時間:2023-9-12 9:31:02    來源:焦作日報

  市生態環境局連續四屆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環境執法先進經驗在全國推廣;四次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被命名為“河南省行政執法責任製示範點”單位……2022年,焦作市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受到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全省唯一。

  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高效統籌精神文明創建和汙染防治攻堅,以“1+10+N”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為抓手,以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為目標,高標準、嚴要求、大力度,強力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各項工作,為我市高質量發展貢獻生態環境力量。

突出政治統領

強化黨的建設

  “孩子學習怎麼樣?你最近身體還可以嗎?生活中遇到困難一定給我們說……”今年6月29日,七一前夕,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社區幫扶監測戶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並為他們送去米、油、粽子等愛心物資。

  這是該局開展黨建帶群建“六幫六助”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該局不斷夯實基層黨建,營造“幹的氛圍”。健全黨建責任體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建立健全“黨建+文明創建”機製,將機關黨建和文明創建相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開展以文明交通、社區幫扶、清潔城市等為主要內容的主題黨日活動,形成黨建與文明創建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的良好格局。

  強化理論武裝,營造“學的氛圍”。該局以領導帶頭學、全員覆蓋學、緊跟形勢學、借助強國學為統領,結合清廉機關創建,以支部為單位建立學習組織架構,強化強國學習,定期通報學習進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曾連續兩年獲得全市“學習強國”學習使用先進單位。

夯實活動載體

豐富創建內涵

  該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新時期生態環境鐵軍精神為主導,充實完善誌願服務力量;加強網絡文明傳播,利用該局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宣傳文明典型;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開展文明科室、文明職工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感受身邊榜樣力量,形成崇德尚德氛圍。

  同時,該局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在福安家園小區開展“老舊樓院清掃活動”;到王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奮戰在醫療救治一線的醫務人員開展慰問,並送去慰問物資;走訪2013年度中國好人、2013年度河南好人王下放,2022年度河南省“鄉村光榮榜”好媳婦李玉梅,並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助力博愛縣太子莊村鄉村振興,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盼愁”問題。今年年初以來,該局共開展各類誌願服務40餘次,增強了幹部職工的道德意識、參與意識和服務意識。

守護碧水藍天

擦亮生態底色

  “無人機具有時效性強、機動性好、巡查範圍廣等特點,能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效率,相當於為執法人員插上‘翅膀’、裝上‘千裏眼’,在不打擾企業正常生產的前提下,通過無人機開展非現場執法檢查,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的孫華峰介紹。

  2023年,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利用無人機3D建模技術生成實景三維模型輔助執法並發現多個違法點位。此項技術的應用在全國生態環境執法係統尚屬首次。

  該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奮勇拚搏、克難攻堅,不斷提升隊伍水平,以汙染防治高水平攻堅,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空氣質量改善明顯,2022年,全市空氣質量PM10濃度、PM2.5濃度與“十三五”末相比分別下降12.4%、12.5%,綜合指數連續兩年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後10名。大沙河(焦作城區段)入選首批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碧水、淨土保衛戰均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總值班:馬秀清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仝偉平

編 輯:劉 佳

校 對:姬 祥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市生態環境局:擦亮生態文明亮麗底色
    2023-9-12 9:31:02    來源:焦作日報

      市生態環境局連續四屆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環境執法先進經驗在全國推廣;四次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被命名為“河南省行政執法責任製示範點”單位……2022年,焦作市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受到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全省唯一。

      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高效統籌精神文明創建和汙染防治攻堅,以“1+10+N”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為抓手,以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為目標,高標準、嚴要求、大力度,強力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各項工作,為我市高質量發展貢獻生態環境力量。

    突出政治統領

    強化黨的建設

      “孩子學習怎麼樣?你最近身體還可以嗎?生活中遇到困難一定給我們說……”今年6月29日,七一前夕,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社區幫扶監測戶家中,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並為他們送去米、油、粽子等愛心物資。

      這是該局開展黨建帶群建“六幫六助”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

      該局不斷夯實基層黨建,營造“幹的氛圍”。健全黨建責任體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建立健全“黨建+文明創建”機製,將機關黨建和文明創建相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開展以文明交通、社區幫扶、清潔城市等為主要內容的主題黨日活動,形成黨建與文明創建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的良好格局。

      強化理論武裝,營造“學的氛圍”。該局以領導帶頭學、全員覆蓋學、緊跟形勢學、借助強國學為統領,結合清廉機關創建,以支部為單位建立學習組織架構,強化強國學習,定期通報學習進展,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曾連續兩年獲得全市“學習強國”學習使用先進單位。

    夯實活動載體

    豐富創建內涵

      該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新時期生態環境鐵軍精神為主導,充實完善誌願服務力量;加強網絡文明傳播,利用該局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宣傳文明典型;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開展文明科室、文明職工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感受身邊榜樣力量,形成崇德尚德氛圍。

      同時,該局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在福安家園小區開展“老舊樓院清掃活動”;到王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奮戰在醫療救治一線的醫務人員開展慰問,並送去慰問物資;走訪2013年度中國好人、2013年度河南好人王下放,2022年度河南省“鄉村光榮榜”好媳婦李玉梅,並為他們送去生活必需品;助力博愛縣太子莊村鄉村振興,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盼愁”問題。今年年初以來,該局共開展各類誌願服務40餘次,增強了幹部職工的道德意識、參與意識和服務意識。

    守護碧水藍天

    擦亮生態底色

      “無人機具有時效性強、機動性好、巡查範圍廣等特點,能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效率,相當於為執法人員插上‘翅膀’、裝上‘千裏眼’,在不打擾企業正常生產的前提下,通過無人機開展非現場執法檢查,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的孫華峰介紹。

      2023年,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利用無人機3D建模技術生成實景三維模型輔助執法並發現多個違法點位。此項技術的應用在全國生態環境執法係統尚屬首次。

      該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奮勇拚搏、克難攻堅,不斷提升隊伍水平,以汙染防治高水平攻堅,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空氣質量改善明顯,2022年,全市空氣質量PM10濃度、PM2.5濃度與“十三五”末相比分別下降12.4%、12.5%,綜合指數連續兩年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後10名。大沙河(焦作城區段)入選首批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碧水、淨土保衛戰均圓滿完成目標任務。

     

    總值班:馬秀清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仝偉平

    編 輯:劉 佳

    校 對:姬 祥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