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冷”風中的“暖”身影——寒潮下的勞動者一線見聞
更新時間:2023-11-29 9:31:53    來源:新華社

  “冷!”近期,全國多地遭遇寒潮天氣,氣溫驟降。凜冽寒風中,一個個堅守工作崗位的勞動者,為這個冬季帶來了暖意和亮色。

  (小標題)迎寒而動“暖”身影

  據中央氣象台消息,28日,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出現降雪。較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未來,冷空氣影響持續。

  26日至28日,東北地區迎來今冬第五輪大範圍雨雪。上周五淩晨4點,在位於濱洲鐵路線上的興安嶺隧道內,鐵路作業人員開始了打冰巡視。空曠的隧道裏寒意逼人,一名工人揮動手中6米長的打冰杆,隧道拱頂的冰柱被敲擊下來。

  “降溫後,冰柱一旦觸及供電接觸網的帶電設備,就會引發供電故障,將嚴重影響行車安全。為此我們組成了‘打冰突擊隊’,對隧道的結冰情況進行巡視。”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齊齊哈爾供電段博克圖供電車間供電運行工區工長侍重偉說,每次巡視要扛著大約10斤重的打冰杆行走數公裏,遇到冰柱多的時候要揮杆上百次,“打冰是個技術活兒,要找對角度、用對力度。”

  大風來襲,一夜之間北京滿地落葉,氣溫也被拉低。在頤和園萬壽山上,北京環衛集團城市機掃公司街巷運營中心保潔員張旭正和同事們抓緊清掃。“落葉滿地的景象看上去很美,但也容易留下火災隱患,必須抓緊時間清理。”張旭說,5點多開完早班會後,他們便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工作。

  在山西太原,27日晚上9點,外賣騎手張博超手套帽子“全副武裝”,一單接一單地送外賣。“天氣寒冷,最近外賣單量增加了不少。”張博超說,入冬後一天接40單左右,幾乎翻倍了。

  (小標題)降溫降雪保民生

  麵對斷崖降溫、大風降雪等極端天氣,能源保供、電力運行、道路暢通……各行各業勞動者全力做好各項保障。

  27日下午4點,國網太原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的電纜運檢二班班長李浩從井下爬出。由於井下溫度較高,穿著棉襖、戴著絕緣手套的李浩迎著寒風打了個噴嚏。“每天在井蓋下鑽來鑽去檢修電路,我們都習慣了,像今天要下二三十個井。”李浩說,冬季用電負荷大,他們1個班8個人要在3個月內巡檢完310公裏的太原市入地電纜。

  在黑龍江省雞西市公路養護站轄區的國省幹線上,清雪車輛有條不紊地穿梭。“一個多月經曆多次降雪,我們‘以雪為令’,每次都是隨下隨清,全力做到保通保暢。”雞西市公路養護站負責人王光東說。

  鍋爐房是城市的“溫暖心髒”。夜間寒風呼嘯,北京市氣溫已降至0℃以下,但在北京熱力城市熱網運行巡檢人員張峰和同事們巡檢的地下熱力小室,溫度維持在40℃左右。

  “管道外表,沒問題。除汙器,沒問題……”張峰打著手電筒檢查各類設備運行情況。整個冬天,他們都要頻繁下井、檢查、出井,在寒風與高溫間反複來回,經曆著“冰火交加”的巡檢生活,在深夜守護著城市的溫暖。

  (小標題)為勞動者健康“保溫”

  配備加絨安全帽和冬季工作棉服、提供休息驛站、供應熱飯熱菜……多地多部門、企業通過多種方式為勞動者健康“保溫”。

  28日清晨7點,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官地礦工人師善坤換上厚厚的工作服,戴上頭燈,拿上工具,到井口的家屬服務站喝上一口暖暖的薑茶,準備下井。據官地礦黨委書記鄭文賢介紹,“從10月11日起礦區就給職工浴室提前供暖,還建立了家屬服務站給工人提供薑茶,發放棉襖,準備各類藥品等。”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一座座由集裝箱改裝而成的移動小屋是礦上為職工設置的“暖心驛站”;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為所有室外作業職工配發了棉衣、鞋帽、護膝、頭套等防寒用品,提供保暖食品等;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為工人發放加絨保暖服、頭套、脖套、羽絨衣褲、保暖鞋等全套勞保用具……

  一些地方還出台規定,從事低溫戶外作業達到一定時間,向勞動者發放低溫津貼。此外,科技的推廣應用,也是“溫暖”勞動者的著力點。

  在內蒙古興安盟,27日一早,國網興安供電公司輸電工區運維七班的4名巡視人員,在巡視車內操作無人機,對220千伏前突2號線開展巡視,保障降雪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往年冬季,在雪地裏跋涉巡視1個小時隻能走1公裏。今年入冬以來,我們使用新型無人機開展立體巡檢,讓巡視效率大幅提高,既沒有視角盲區,精度也大大提高,安全高效、省心省力。”運維七班班長包瑞說。

新聞編輯:劉佳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冷”風中的“暖”身影——寒潮下的勞動者一線見聞
2023-11-29 9:31:53    來源:新華社

  “冷!”近期,全國多地遭遇寒潮天氣,氣溫驟降。凜冽寒風中,一個個堅守工作崗位的勞動者,為這個冬季帶來了暖意和亮色。

  (小標題)迎寒而動“暖”身影

  據中央氣象台消息,28日,內蒙古、黑龍江等地出現降雪。較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未來,冷空氣影響持續。

  26日至28日,東北地區迎來今冬第五輪大範圍雨雪。上周五淩晨4點,在位於濱洲鐵路線上的興安嶺隧道內,鐵路作業人員開始了打冰巡視。空曠的隧道裏寒意逼人,一名工人揮動手中6米長的打冰杆,隧道拱頂的冰柱被敲擊下來。

  “降溫後,冰柱一旦觸及供電接觸網的帶電設備,就會引發供電故障,將嚴重影響行車安全。為此我們組成了‘打冰突擊隊’,對隧道的結冰情況進行巡視。”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齊齊哈爾供電段博克圖供電車間供電運行工區工長侍重偉說,每次巡視要扛著大約10斤重的打冰杆行走數公裏,遇到冰柱多的時候要揮杆上百次,“打冰是個技術活兒,要找對角度、用對力度。”

  大風來襲,一夜之間北京滿地落葉,氣溫也被拉低。在頤和園萬壽山上,北京環衛集團城市機掃公司街巷運營中心保潔員張旭正和同事們抓緊清掃。“落葉滿地的景象看上去很美,但也容易留下火災隱患,必須抓緊時間清理。”張旭說,5點多開完早班會後,他們便開始了一天的緊張工作。

  在山西太原,27日晚上9點,外賣騎手張博超手套帽子“全副武裝”,一單接一單地送外賣。“天氣寒冷,最近外賣單量增加了不少。”張博超說,入冬後一天接40單左右,幾乎翻倍了。

  (小標題)降溫降雪保民生

  麵對斷崖降溫、大風降雪等極端天氣,能源保供、電力運行、道路暢通……各行各業勞動者全力做好各項保障。

  27日下午4點,國網太原供電公司電纜運檢中心的電纜運檢二班班長李浩從井下爬出。由於井下溫度較高,穿著棉襖、戴著絕緣手套的李浩迎著寒風打了個噴嚏。“每天在井蓋下鑽來鑽去檢修電路,我們都習慣了,像今天要下二三十個井。”李浩說,冬季用電負荷大,他們1個班8個人要在3個月內巡檢完310公裏的太原市入地電纜。

  在黑龍江省雞西市公路養護站轄區的國省幹線上,清雪車輛有條不紊地穿梭。“一個多月經曆多次降雪,我們‘以雪為令’,每次都是隨下隨清,全力做到保通保暢。”雞西市公路養護站負責人王光東說。

  鍋爐房是城市的“溫暖心髒”。夜間寒風呼嘯,北京市氣溫已降至0℃以下,但在北京熱力城市熱網運行巡檢人員張峰和同事們巡檢的地下熱力小室,溫度維持在40℃左右。

  “管道外表,沒問題。除汙器,沒問題……”張峰打著手電筒檢查各類設備運行情況。整個冬天,他們都要頻繁下井、檢查、出井,在寒風與高溫間反複來回,經曆著“冰火交加”的巡檢生活,在深夜守護著城市的溫暖。

  (小標題)為勞動者健康“保溫”

  配備加絨安全帽和冬季工作棉服、提供休息驛站、供應熱飯熱菜……多地多部門、企業通過多種方式為勞動者健康“保溫”。

  28日清晨7點,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官地礦工人師善坤換上厚厚的工作服,戴上頭燈,拿上工具,到井口的家屬服務站喝上一口暖暖的薑茶,準備下井。據官地礦黨委書記鄭文賢介紹,“從10月11日起礦區就給職工浴室提前供暖,還建立了家屬服務站給工人提供薑茶,發放棉襖,準備各類藥品等。”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準能集團黑岱溝露天煤礦,一座座由集裝箱改裝而成的移動小屋是礦上為職工設置的“暖心驛站”;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為所有室外作業職工配發了棉衣、鞋帽、護膝、頭套等防寒用品,提供保暖食品等;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為工人發放加絨保暖服、頭套、脖套、羽絨衣褲、保暖鞋等全套勞保用具……

  一些地方還出台規定,從事低溫戶外作業達到一定時間,向勞動者發放低溫津貼。此外,科技的推廣應用,也是“溫暖”勞動者的著力點。

  在內蒙古興安盟,27日一早,國網興安供電公司輸電工區運維七班的4名巡視人員,在巡視車內操作無人機,對220千伏前突2號線開展巡視,保障降雪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往年冬季,在雪地裏跋涉巡視1個小時隻能走1公裏。今年入冬以來,我們使用新型無人機開展立體巡檢,讓巡視效率大幅提高,既沒有視角盲區,精度也大大提高,安全高效、省心省力。”運維七班班長包瑞說。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