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國家疾控局:規範佩戴口罩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更新時間:2023-12-11 9:56:09    來源:焦作晚報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科學佩戴口罩是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如何科學佩戴口罩,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日前,國家疾控局製定印發《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以下簡稱《指引》),指導公眾科學規範佩戴口罩,防控多種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有效保護公眾健康。

哪些情形或場景應佩戴口罩?

《指引》明確,應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主要有以下四類,包括存在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的情形,如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或有相關症狀者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或與其他人員近距離接觸(距離小於1米)時應佩戴口罩;處於感染風險較高的情形或場景,例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陪診;防止外來人員將疫情輸入重點機構的情形或場景,如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托幼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應佩戴口罩;防止公共服務人員將疫情輸入重點機構的情形或場景,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及托幼機構、學校等重點機構的公共服務人員,在工作期間應佩戴口罩,保護重點人群免受感染。

哪些情形或場景建議不佩戴口罩?

《指引》明確,建議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主要有以下三類,包括進行體育鍛煉時;處於感染風險較低的情形或場景時,例如在露天廣場、公園等室外場所;部分不適合佩戴口罩的人群,例如3歲及以下嬰幼兒。

如何選擇佩戴合適類型的口罩?

《指引》明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呼吸道傳染病症狀者建議佩戴N95或KN95等顆粒物防護口罩(無呼吸閥)或醫用防護口罩,其他人員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兒童建議選用兒童衛生防護口罩。

新聞編輯:楊銘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國家疾控局:規範佩戴口罩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2023-12-11 9:56:09    來源:焦作晚報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 科學佩戴口罩是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如何科學佩戴口罩,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日前,國家疾控局製定印發《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以下簡稱《指引》),指導公眾科學規範佩戴口罩,防控多種呼吸道傳染病傳播,有效保護公眾健康。

    哪些情形或場景應佩戴口罩?

    《指引》明確,應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主要有以下四類,包括存在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風險的情形,如新冠病毒感染、流感、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或有相關症狀者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或與其他人員近距離接觸(距離小於1米)時應佩戴口罩;處於感染風險較高的情形或場景,例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陪診;防止外來人員將疫情輸入重點機構的情形或場景,如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托幼機構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時應佩戴口罩;防止公共服務人員將疫情輸入重點機構的情形或場景,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及托幼機構、學校等重點機構的公共服務人員,在工作期間應佩戴口罩,保護重點人群免受感染。

    哪些情形或場景建議不佩戴口罩?

    《指引》明確,建議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主要有以下三類,包括進行體育鍛煉時;處於感染風險較低的情形或場景時,例如在露天廣場、公園等室外場所;部分不適合佩戴口罩的人群,例如3歲及以下嬰幼兒。

    如何選擇佩戴合適類型的口罩?

    《指引》明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呼吸道傳染病症狀者建議佩戴N95或KN95等顆粒物防護口罩(無呼吸閥)或醫用防護口罩,其他人員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兒童建議選用兒童衛生防護口罩。

    新聞編輯:楊銘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