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國內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此時不拚,更待何時——時間刻度裏的“實幹浙江”
更新時間:2024-1-22 10:31:39    來源:新華社

  錢江入海,濤頭弄潮。歲末年初行走在之江大地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精神信念,正持續轉化為爭分奪秒幹事創業的不竭動能。

  過去一年,浙江在“八八戰略”指引下,統籌推進三個“一號工程”,大力實施“十項重大工程”,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一秒鍾的科技之光,一天內的精彩定格,一年裏的奮進答卷,時間銘刻奮進者的足跡。“此時不拚,更待何時!”浙江全省上下正凝聚拚的豪氣、闖的勇氣、進的銳氣,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浙江力量。


   一秒鍾的科技之光


  1飛秒,1秒鍾的1000萬億分之一。位於嘉興市南湖區的浙江賽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時鍾芯片,能將抖動指標的精度能控製在100飛秒。

  “時鍾芯片是電力、生產、交通等領域電子係統的‘心髒’,其核心技術指標抖動指標數值越小,說明輸出的時鍾信號質量越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科技發展主動權必須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以科技創新塑造浙江發展新優勢。浙江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日益強化,科技成果加快落地轉化,越來越多實體製造業擁抱先進適用技術。

  “分秒”為刻度單位,記錄著浙江科技創新驅動打造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堅實步伐。

  在台州溫嶺市的愛仕達金屬炊具未來工廠,機器人自動完成拋光等工序,接近每1秒就有一口鍋“出爐”,每天6萬多口鍋從這座濱海小城賣向全球;全國最大的衝鋒衣生產基地——三門縣,平均每秒就有2.5件衝鋒衣“走”下生產線;領克汽車餘姚工廠500多台焊接機器人上下翻飛,大約每80秒就有一台整車下線……

  “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產業體係智能化轉型,是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蘭建平說。

  2023年,浙江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為牽引,啟動實施“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工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實現快速增長,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75%以上。


   一天內的精彩定格


  2023年9月23日,秋分之夜,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數字火炬手點燃杭州亞運會主火炬成為經典,在觀眾腦海中定格。這難忘的一天背後,凝聚8年籌備的努力。利用舉辦杭州亞運會的契機,浙江統籌推進各項民生保障舉措,百姓獲得感愈加強烈。

  杭州市上塘街道蔡馬大運河幸福家園,由廢棄停車場改造而成的嵌入式體育場成為居民悠閑娛樂好去處;溫州桃花島體育休閑公園,民間足球賽頻頻上演精彩對決;寧波、紹興、金華等地的亞運會辦賽場館,紛紛成為百姓打卡健身新選擇……

  盛會落幕,民生保障工作步履不停。

  1個縣級農村物流共配中心、16個鄉鎮綜合服務站、70個村級“共富驛站”和104個農村物流服務點,讓地處浙西南山區的鬆陽縣實現快遞單日達、生鮮農產品單日發;“巡回醫療車”“雲診療”等方式,讓偏遠山區海島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當日便捷就醫。

  歲末年初,隨著連接“世界超市”義烏和全球年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的甬金鐵路、“智慧高速”杭紹甬高速杭紹段等多個交通項目迎來建成通車,“一天內”的旅程愈加通暢。

  長三角地區樞紐車站之一杭州東站,候車大廳摩肩接踵,臨近春運,這裏一天發送旅客超過18萬人次。“我期待著2024年杭溫高鐵開通後,沿線群眾的出行更方便。”旅客沈宏說。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每個平凡日子彙聚成時代洪流。20年來,浙江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製,每年突出抓好十個方麵實事。2024年,浙江將實施中小學校“示範食堂”建設行動,全年目標完成1000家以上;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50個、4200棟;完成幸福河湖農村水係整治2000公裏以上……隨著一項項目標提出,民生保障愈加溫暖有力。


  一年裏的奮進答卷


  2024年伊始,浙江各地催征奮進的鼓聲已經敲響:元旦後第一個工作日,溫州聚焦人才和科技創新,提出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先行試點城市”並出台實施方案;衢州將“新年第一會”放在智造新城,意在持續興起“大抓工業、大抓項目”熱潮;金華召開的2024年“開門紅”攻堅大會上,與會者除了市直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還有100位企業、個體工商戶、商會和協會代表……

  2023年初,浙江提出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和“地瓜經濟”提升能級“一號開放工程”,推動創新、改革、開放取得新的實質性突破。

  一年來,一組數據成為浙江實幹爭先的生動注腳:製定實施“民營經濟32條”政策,全省市場經營主體達1034萬戶、增長9.6%;製造業外資占實際使用外資比重達40%以上……各項改革舉措落地,不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環境。

  瞄準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的主攻方向,浙江在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範上蹄疾步穩,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不斷完善,通過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鄉村振興未來可期。

  “村裏興辦了強村公司,在幫助農民致富增收的同時,也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台州市路橋區蓬街鎮新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羅邦福算了算,去年一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已超過128萬元。

  浙江省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時不我待、隻爭朝夕,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躍進,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新年有新氣象、新作為、新躍升,以浙江的“穩”“進”“立”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記者鄔煥慶、王俊祿、魏一駿、唐弢)

新聞編輯:劉佳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此時不拚,更待何時——時間刻度裏的“實幹浙江”
    2024-1-22 10:31:39    來源:新華社

      錢江入海,濤頭弄潮。歲末年初行走在之江大地上,“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精神信念,正持續轉化為爭分奪秒幹事創業的不竭動能。

      過去一年,浙江在“八八戰略”指引下,統籌推進三個“一號工程”,大力實施“十項重大工程”,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一秒鍾的科技之光,一天內的精彩定格,一年裏的奮進答卷,時間銘刻奮進者的足跡。“此時不拚,更待何時!”浙江全省上下正凝聚拚的豪氣、闖的勇氣、進的銳氣,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浙江力量。


       一秒鍾的科技之光


      1飛秒,1秒鍾的1000萬億分之一。位於嘉興市南湖區的浙江賽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時鍾芯片,能將抖動指標的精度能控製在100飛秒。

      “時鍾芯片是電力、生產、交通等領域電子係統的‘心髒’,其核心技術指標抖動指標數值越小,說明輸出的時鍾信號質量越好。”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科技發展主動權必須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以科技創新塑造浙江發展新優勢。浙江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日益強化,科技成果加快落地轉化,越來越多實體製造業擁抱先進適用技術。

      “分秒”為刻度單位,記錄著浙江科技創新驅動打造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堅實步伐。

      在台州溫嶺市的愛仕達金屬炊具未來工廠,機器人自動完成拋光等工序,接近每1秒就有一口鍋“出爐”,每天6萬多口鍋從這座濱海小城賣向全球;全國最大的衝鋒衣生產基地——三門縣,平均每秒就有2.5件衝鋒衣“走”下生產線;領克汽車餘姚工廠500多台焊接機器人上下翻飛,大約每80秒就有一台整車下線……

      “推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產業體係智能化轉型,是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蘭建平說。

      2023年,浙江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為牽引,啟動實施“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工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實現快速增長,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覆蓋率達75%以上。


       一天內的精彩定格


      2023年9月23日,秋分之夜,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數字火炬手點燃杭州亞運會主火炬成為經典,在觀眾腦海中定格。這難忘的一天背後,凝聚8年籌備的努力。利用舉辦杭州亞運會的契機,浙江統籌推進各項民生保障舉措,百姓獲得感愈加強烈。

      杭州市上塘街道蔡馬大運河幸福家園,由廢棄停車場改造而成的嵌入式體育場成為居民悠閑娛樂好去處;溫州桃花島體育休閑公園,民間足球賽頻頻上演精彩對決;寧波、紹興、金華等地的亞運會辦賽場館,紛紛成為百姓打卡健身新選擇……

      盛會落幕,民生保障工作步履不停。

      1個縣級農村物流共配中心、16個鄉鎮綜合服務站、70個村級“共富驛站”和104個農村物流服務點,讓地處浙西南山區的鬆陽縣實現快遞單日達、生鮮農產品單日發;“巡回醫療車”“雲診療”等方式,讓偏遠山區海島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當日便捷就醫。

      歲末年初,隨著連接“世界超市”義烏和全球年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的甬金鐵路、“智慧高速”杭紹甬高速杭紹段等多個交通項目迎來建成通車,“一天內”的旅程愈加通暢。

      長三角地區樞紐車站之一杭州東站,候車大廳摩肩接踵,臨近春運,這裏一天發送旅客超過18萬人次。“我期待著2024年杭溫高鐵開通後,沿線群眾的出行更方便。”旅客沈宏說。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每個平凡日子彙聚成時代洪流。20年來,浙江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製,每年突出抓好十個方麵實事。2024年,浙江將實施中小學校“示範食堂”建設行動,全年目標完成1000家以上;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50個、4200棟;完成幸福河湖農村水係整治2000公裏以上……隨著一項項目標提出,民生保障愈加溫暖有力。


      一年裏的奮進答卷


      2024年伊始,浙江各地催征奮進的鼓聲已經敲響:元旦後第一個工作日,溫州聚焦人才和科技創新,提出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先行試點城市”並出台實施方案;衢州將“新年第一會”放在智造新城,意在持續興起“大抓工業、大抓項目”熱潮;金華召開的2024年“開門紅”攻堅大會上,與會者除了市直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還有100位企業、個體工商戶、商會和協會代表……

      2023年初,浙江提出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和“地瓜經濟”提升能級“一號開放工程”,推動創新、改革、開放取得新的實質性突破。

      一年來,一組數據成為浙江實幹爭先的生動注腳:製定實施“民營經濟32條”政策,全省市場經營主體達1034萬戶、增長9.6%;製造業外資占實際使用外資比重達40%以上……各項改革舉措落地,不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環境。

      瞄準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的主攻方向,浙江在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範上蹄疾步穩,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不斷完善,通過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鄉村振興未來可期。

      “村裏興辦了強村公司,在幫助農民致富增收的同時,也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台州市路橋區蓬街鎮新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羅邦福算了算,去年一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已超過128萬元。

      浙江省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時不我待、隻爭朝夕,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躍進,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新年有新氣象、新作為、新躍升,以浙江的“穩”“進”“立”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記者鄔煥慶、王俊祿、魏一駿、唐弢)

    新聞編輯:劉佳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