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河南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2023年“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
更新時間:2023-7-14 11:18:24    來源:本站原創

  7月14日,記者從“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宣傳推介活動組委會獲悉,2023年河南省首屆最美軍嫂20名候選人已正式產生。
  “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宣傳推介活動,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婦女聯合會、河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主辦。旨在宣揚一批軍嫂的先進典型事跡,弘揚家庭美德,培樹時代家風,激發榮譽感召,教育引導廣大軍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竭誠愛國擁軍,支持強軍偉業。通過宣傳推介活動,講好軍嫂故事,展現軍嫂風采,引導激勵廣大軍嫂不忘初心、永葆本色,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唱響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昂揚旋律,以良好狀態和紮實工作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
  宣傳推介活動啟動以來,全省各地高度重視、積極參與。組委會辦公室共收到推薦事跡材料39件,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組織初評會,確定了20名候選人。現將候選人事跡予以公示,請社會各界及廣大群眾踴躍關注點讚,並給予監督。
  公眾可通過河南省軍區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原國防》,為心中最美軍嫂點讚。公示點讚期為2023年7月14日8時至7月18日20時,公示期間大家如對被公示對象有異議,可通過致電或信件反映。信件地址及郵政編碼: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18號   450000,監督電話:0371-81670279。
  點讚方法:
  (一)關注“中原國防”(ID:zygf192781)微信公眾號,輸入“最美軍嫂”,根據提示掃描二維碼,即可參與點讚。
  (二)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進行點讚。



  點讚要求:每個微信號每天可投1次,每次最少選擇5人,最多選擇10人。


“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候選人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1. 王麗娜  45歲  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科員
  2. 尹圓吉  32歲  魯山縣人武部政工科科長
  3. 朱鬆梅  47歲  河南工學院宣傳部長
  4. 莊  琴  42歲  濟源92313部隊工程師
  5. 劉  陽  34歲  鶴壁市淇濱小學教師
  6. 劉豔紅  38歲  河南平原光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7. 劉  傑  40歲  河南漯河人(未就業)
  8. 齊瀟曉  40歲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9. 吳新芬  48歲  禹州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10.範秀玲  39歲  濮陽縣實驗中學教師
  11.周蘭一  34歲  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樓房村駐村第一書記
  12.趙  靜  37歲  平頂山工業學校教師
  13.趙榮娥  45歲  淅川縣第三小學教師
  14.趙林林  44歲  周口市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
  15.殷  茵  37歲  開封幹休所助理員
  16.桑文寧  35歲  確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17.曹豔娜  32歲  柘城縣人民醫院護士
  18.謝利芳  41歲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
副主任醫師
  19.路  平  40歲  商丘市第一中學政教處副主任
  20.薛  燕  44歲  洛陽市中心醫院護士

“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候選人事跡
(按姓氏筆畫排序)



  1.王麗娜,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科員。1978年10月出生,大專學曆,河北南皮人,群眾。事跡:對工作執著熱愛,出色完成任務,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熱衷公益,積極扶弱助殘,先後愛心捐款30多萬元;作為區理論宣講員,義務傳播正能量,累計受眾10餘萬人次;利用業餘時間,認真搞好創作,省市發文數10篇。先後被全國婦聯授予第九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第二屆“全國最美家庭”、首屆“全國書香之家”等榮譽稱號,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國務院殘工委、中共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聯合表彰為第六次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兩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2.尹圓吉,魯山縣人武部政工科科長。1991年11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魯山人,黨員。事跡:作為人武部係統女同誌,用情做好學生報考軍校指導和青年應征入伍政考工作;為軍人軍屬解難,僅2022年就辦理10餘起涉軍維權事件,挽回損失20餘萬元;把工作幹出彩,先後被表彰為新聞報道先進個人、征兵工作先進個人、民兵調整改革先進個人。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群眾排憂解難,設立助學基金,為5名貧困學生解難;協調資金2萬餘元為村購買辦公設備,種植400多棵樹木,助力鄉村振興。以“伊兵”為筆名開辦“第二人生”微信公眾號,成文80多萬字,出版個人散文集《如果你在這個城市遇見我》。先後被原聯勤第三十三分部表彰為“新聞報道先進人”、濟南軍區征文比賽三等獎、被評為全軍“最美編輯”,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3.朱鬆梅,河南工學院宣傳部長。1976年8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南中牟人,黨員。事跡:把國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成立國防教育館,走開高校“館課結合”新路徑,打造“浸潤式”國防文化,學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榮譽稱號。把軍訓作為增強學生國防教育,提高綜合素質的“先手棋”,走出一條“學生自訓加部隊幫訓”新模式,先後被解放軍報、河南省教育網等媒體報道。把征兵工作作為檢驗國防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標,實現征兵工作站“一站式”服務,推進“一專業一方法”和“一年級一方法”相結合的精準征兵工作模式,學院先後4次榮獲“河南省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和集體”。個人被評為“河南省抗擊疫情先進個人”,新鄉市“十佳最美軍嫂”,全國“情係國防好家庭”,並應邀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建軍88周年招待會。



  4.莊琴,濟源92313部隊工程師。1981年4月出生,研究生學曆,四川西充人,黨員。事跡:作為軍人,“敢於吃苦、甘於奉獻”是她一直秉承的信念,守護好小家,兼顧好大家,衷愛國防事業,全力支持丈夫飛行事業。積極參與基地編寫的《濟源機場新大綱增訓指南》校對工作,紮實做好空勤家屬委員會工作,成為空勤家屬主心骨,為飛行員“老公”們打牢堅強的後方陣地,用自己那顆最純樸最真誠最善良的愛國愛家之心,向大家描繪出新時代“好軍嫂”的光榮形象,托舉著戰鷹振翅翱翔,為艦載機人才培養事業貢獻力量。在她默默支持下,丈夫先後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6次,榮獲海軍院校育才獎銀質獎章和海軍飛行人才金質獎章,多次被團、基地、大學評為訓練標兵、師德師風十佳人物、優秀共產黨員。



  5.劉陽,鶴壁市淇濱小學教師。1989年2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鶴壁人,黨員。事跡:“是軍嫂就要為丈夫扛起一片天”這是她堅守的人生信條,結婚十三年,聚少離多,無怨無悔。作為一名信息科技教師,除教學任務外,還承擔學校教育信息化、宣傳等工作,輔導的學生35人在“國際青少年科學影像大賽”上獲一、二等獎。2021年,率先在學校開展人工智能普及課,讓600多名學生享受到先進的科技教育,9000多名學生從中受益。樂於助人,隻要同事開口,總是有求必應,幫助解決技術難題,被同事譽為“活雷鋒”。先後被評為鶴壁市優秀共產黨員,鶴壁市名師、省優秀科技體育輔導教師、市機器人大賽優秀輔導教師、鶴壁市文明網民等榮譽稱號。



  6.劉豔紅,河南平原光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1985年6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北深州人,黨員。事跡:“做好一名軍人的妻子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辛勞與情感”。她堅定人生選擇,照顧好家庭,撫育好孩子,解除丈夫的後顧之憂,安心獻身國防事業,為部隊建設作貢獻。她承擔起家庭重擔,是丈夫的堅強後盾,勤儉持家,扶老攜幼,無怨無悔,被焦作市評為“好軍嫂”。她工作勤奮,參與重大科研項目、多個國家項目和公司自主研究項目,發表論文9篇,獲得專利10項。參與編寫的行業標準獲得河南省兵工學會第一屆科學技術二等獎,參研項目獲得北方光電集團第三屆科技創新項目三等獎,兩個QC課題均獲得兵器工業集團QC成果三等獎。在她的支持下丈夫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軍級以上單位表彰2次,嘉獎8次,三等功1次。



  7.劉傑,未就業。1983年9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漯河人,群眾。事跡:麵對家庭接連遭遇變故,忍痛割愛辭去教師工作,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起家庭重擔,全力支持丈夫獻身國防事業,築牢軍營堅強後盾。她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幫助困難群眾,擔當疫情防控誌願者、好人精神宣傳員,塑造了自強自立、無私奉獻、與人為善、傳播大愛的新時代軍嫂好形象。先後獲評漯河市“三八紅旗手”、“好軍嫂”、“十大孝子”,被評為武警部隊“十佳軍嫂”,入選孝老愛親“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第二屆河南省文明家庭,作為全國8位好人代表之一參加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舉行的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並在會議上發言。



  8.齊瀟曉,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1983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學曆,安徽六安人,黨員。事跡:從教十餘年,潛心教學研究,發表專著1本,主編教材2本,主持、參與省、地市科研項目十餘項,獨自撰寫學術論文十餘篇;愛崗敬業,積極探索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黨的二十大的豐富內涵融進教材、走進課堂、貼近學生。先後被評為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公共基礎課程組一等獎,河南省職業院校骨幹教師,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公共基礎課程組一等獎,第十四屆全省高校思政理論課獎勵基金三等獎。在她的大力支持下,丈夫圓滿完成多項重點工程建設任務,2次榮立三等功。



  9.吳新芬,禹州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1975年2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安陽人,黨員。事跡:“視軍隊如長城 把軍人當親人”是她一生的追求。作為一級傷殘軍人的妻子,細心關心照顧丈夫的生活,無怨無悔承擔家庭重擔,使丈夫走出陰影,勇敢地站起來,創造了生命的奇跡,電視連續劇《今生欠你一個擁抱》就是以她為原型拍攝的。她情係國防、熱愛國防,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宣講、愛國擁軍誌願服務等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國防事業。成立兵之夢合唱團,以唱紅歌軍歌為主,多次深入駐地部隊慰問演出,成立禹州市愛國擁軍誌願服務隊,走進邊防哨所 、廠礦、機關、學校作國防教育報告近千場。先後榮獲“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最美擁軍人物”“全國道德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出席建軍八十周年全軍英雄模範代表大會。



  10.範秀玲,濮陽縣實驗中學教師。1984年7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濮陽人,黨員。事跡:作為一名教師,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努力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充分發揮年輕教師應有的表率和帶頭作用,榮獲濮陽縣“優秀教師”稱號。作為一名軍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無怨無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擔,為丈夫全身心投入部隊事業提供了堅強的後盾。特別是作為一名飛行員的妻子,在生活中默默付出,舍得下“小家”,對得住“大家”,是“最美逆行者”的“堅定追隨者”。丈夫4次榮立三等功,2次榮立二等功,獲得“空軍飛行人員銀質榮譽獎章”,摘得空軍“金飛鏢”桂冠。



  11.周蘭一,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樓房村駐村第一書記。1989年7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信陽人,黨員。事跡:作為軍嫂,每當麵臨家人和部隊的兩難選擇時,總是給予丈夫理解和支持,擔起照顧家庭重擔。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與村支兩委一起,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成立信陽馬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豆尚坊豆製品有限公司,推進富民強村工作。開展人居環境治理“六亂”,做到“六清”,實現“四起來”,用抖音記錄工作成效,多次迎接人居環境示範點觀摩。積極進行走訪摸底,為土地流轉謀出路,為茶農找銷路,成為鄉村振興引路人。先後被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駐村工作隊員”“先進個人”。



  12.趙靜,平頂山工業學校教師。1986年9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鄭州人,預備黨員。事跡:作為軍人妻子,她麵對兩家四代的艱辛生活,毅然堅守著內心的承諾,用瘦弱雙肩勇敢挑起家庭重擔;她熱愛軍營,用真情與基層官兵溝通,麵對麵為150餘名戰士做心理疏導,接受谘詢2000餘次,幫助60多名官兵解決各類心理問題,先後20餘次為官兵上思想教育課;她感恩部隊,用半邊聲帶主持“鷹城國防”廣播節目,奏響愛國強軍的時代強音;她誌願成為征兵工作宣傳員,幫助200餘名學生找到奮鬥方向,找到奮鬥的方向,提出在高中(中職)學校成立征兵工作站的建議被平頂山采納並落實,獲得平頂山工業學校先進工作者,先後被評為原濟南軍區好軍嫂,河南省“三八紅旗手”,獲得婚姻與家庭雜誌社第四屆“和諧家庭·幸福榜樣”稱號。



  13.趙榮娥,淅川縣第三小學教師。1978年10月出生,大專學曆,河南淅川人,群眾。事跡:結婚23年來,踐行著“嫁給你,就支持你的軍旅事業”的諾言,用柔弱的雙肩挑起生活中的重擔,用無私的奉獻,無悔的付出,支持著丈夫對國防事業的執著追求。丈夫多次受到部隊嘉獎,曾獲得火箭軍“強工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四有軍人”等榮譽。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作為一線老師,時刻牢記立德樹人初心,為黨育才使命,自立自強,努力實現自身價值,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學生成長注入強大精神力量,為社會提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十佳擁軍人物。



  14.趙林林,周口市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1979年5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周口人,黨員。事跡:“愛一個軍人,就要熱愛和支持他的事業。愛一個軍人,就要融入他的精神世界。既然選擇了當軍嫂,那就義無反顧、無怨無悔。”這是她的信念和堅守。身為軍嫂,默默付出,無怨無悔,用愛和責任守護著一個家庭,詮釋著好妻子、好兒媳、好媽媽的角色,全力支持丈夫部隊工作,丈夫因成績突出,三次榮立三等功,多次榮獲嘉獎。身為醫生,愛崗敬業,用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工作熱情履行好職責,重醫德,待病人如親人,主動請纓戰疫情擔重任,連續多年被評為周口市中醫院“先進工作者”,被周口市婦聯表彰為“最美軍嫂”“三八紅旗手”。



  15.殷茵,開封幹休所助理員。1986年4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駐馬店人,黨員。事跡:作為軍嫂,結婚12年,異地11年,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敢於無私奉獻,無悔付出,全力支持丈夫對國防事業執著的追求,丈夫用一張張立功喜報回饋。作為幹休所負責軍建設施、營區生活社會化服務工作的文職人員,先後組織召開20餘次會議,往返地方市局30餘趟,查找政策依據,協調多方力量,圓滿完成老幹部住房辦證,經驗做法在省軍區老幹部按綱抓建論壇上作交流發言。先後榮獲河南省軍區保障工作先進個人、開封軍分區“四有”先進個人等表彰,被開封市評為2019年度“最美軍嫂”,並遴選為《新時代新女性》代表。



  16.桑文寧,確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1988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南安陽人,黨員。事跡:結婚10年來,始終一心一意支持愛人的工作,夫妻之間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無怨無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為特種兵丈夫全身心地投入軍事訓練備戰打贏提供堅強的家庭後盾,被海軍陸戰隊“情係陸戰賢內助、助推轉型好軍嫂”,丈夫個人多次榮立三等功,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所在營也被表彰為“四鐵”先進營。作為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和生活中遵紀守法、作風正派,竭盡全力為官兵服務,做好“雙擁”工作。先後5次被自治區(省)、市、縣表彰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公務員”,多次被部隊評選為“最美軍嫂”“五好家庭”。



  17.曹豔娜,柘城縣人民醫院護士。1991年5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柘城人,群眾。事跡:“當不了軍人,當軍嫂也無比光榮”。作為軍嫂, 出生軍人世家,對軍人有特殊感情,嫁給軍人無怨無悔,全力支持丈夫紮根軍營做奉獻,丈夫連續多年榮獲優秀士兵、評為福建省軍區辦公室先進個人、榮立個人三等功、群眾性練兵比武第一名並榮獲專業技術能手,2021年榮獲抗疫先進個人,因參加河南7·20特大洪水災害救援表現突出被評為柘城縣十大好兵等榮譽稱號。作為護士,從業10餘年,敬業奉獻、熱心公益,捐款捐物,長年誌願服務退役老兵,把軍屬患者當親人對待,無償照顧現役軍人母親近半年,定期資助家庭困難高中生,受到大家一致好評。被福建省軍區辦公室表彰為最美軍屬,榮獲河南兒童醫院技能優秀獎,商丘市十佳模範軍嫂、商丘市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2023年3月學雷鋒月之際,與丈夫李森成為人體器官(遺體)捐獻誌願者,因事跡突出被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宣傳。



  18.謝利芳,鄭州大學附屬鄭州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1982年5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南清豐人,黨員。事跡:作為軍嫂,大局意識強,家國情懷濃厚,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孝敬老人等家庭重擔,甘願受苦受累,堅定支持丈夫在部隊建功立業,丈夫因工作成績突出,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省軍區表彰為優秀政治機關幹部、優秀紀檢監察幹部、新聞報道工作先進個人。作為醫師,工作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長期堅守臨床一線,經常深入鄉村、社區義診,彰顯了新時代軍嫂不甘平庸、追逐卓越的嶄新風采。近年來,參與國家級科研課題3項,省、市科研項目8項,獲得河南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先後發表國外SCI文章5篇、國內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0餘篇,成為內分泌學科研究的青年骨幹人才,被鄭州市表彰為“最美軍嫂”。



  19.路平,商丘市第一中學政教處副主任。1983年6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南寧陵人,黨員。事跡:作為軍嫂,14年如一日,支持和鼓勵愛人心無旁騖投入到部隊建設中,出色完成了各項演習和比武任務,丈夫先後榮立三等功5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軍官。熱心公益活動和誌願服務,傳遞大愛,捐獻人體器官,擔當社會責任,擔任商丘市新時代退役軍人雷鋒團理事會理事,成立“映山紅”軍嫂誌願服務隊,開通軍嫂信箱、軍嫂熱線、軍嫂沙龍和軍人子女心理關愛工作室等誌願服務項目,因事跡突出被群眾選舉為商丘市第六屆人大代表。她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彰顯黨員風範,以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先後榮獲商丘好人榮譽稱號,商丘市第一屆“最美軍嫂”,商丘市巾幗建功標兵,商丘市優秀支教教師,商丘市師德模範先進個人,商丘市信訪維穩先進個人等十餘項榮譽稱號。



  20.薛燕,洛陽市中心醫院護士。1979年6月出生,大專學曆,陝西寶雞人,群眾。事跡:作為一名護士,擔任洛陽市中心醫院感染管理科院感防控專職人員、洛陽市衛計委應急辦專項督導組成員、二級醫療機構二甲醫院評審組成員,努力學習業務知識,認真幹好工作,多次圓滿完成各項感染防控任務;疫情期間,全力參加抗“疫”,和同事組織疫情防控培訓200餘場,實現醫院病區醫務人員“零感染”;支持丈夫獻身國防,勤儉持家,盡職盡責照顧生病老人,樂於慈善,積極奉獻愛心,義務支助貧困學生,詮釋了一名軍嫂的責任和擔當,被評為河南省消毒與病媒生物控製工作先進個人。

新聞編輯:李燦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2023年“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
    2023-7-14 11:18:24    來源:本站原創

      7月14日,記者從“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宣傳推介活動組委會獲悉,2023年河南省首屆最美軍嫂20名候選人已正式產生。
      “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宣傳推介活動,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婦女聯合會、河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主辦。旨在宣揚一批軍嫂的先進典型事跡,弘揚家庭美德,培樹時代家風,激發榮譽感召,教育引導廣大軍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竭誠愛國擁軍,支持強軍偉業。通過宣傳推介活動,講好軍嫂故事,展現軍嫂風采,引導激勵廣大軍嫂不忘初心、永葆本色,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唱響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昂揚旋律,以良好狀態和紮實工作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
      宣傳推介活動啟動以來,全省各地高度重視、積極參與。組委會辦公室共收到推薦事跡材料39件,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組織初評會,確定了20名候選人。現將候選人事跡予以公示,請社會各界及廣大群眾踴躍關注點讚,並給予監督。
      公眾可通過河南省軍區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原國防》,為心中最美軍嫂點讚。公示點讚期為2023年7月14日8時至7月18日20時,公示期間大家如對被公示對象有異議,可通過致電或信件反映。信件地址及郵政編碼: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18號   450000,監督電話:0371-81670279。
      點讚方法:
      (一)關注“中原國防”(ID:zygf192781)微信公眾號,輸入“最美軍嫂”,根據提示掃描二維碼,即可參與點讚。
      (二)掃描下方二維碼直接進行點讚。



      點讚要求:每個微信號每天可投1次,每次最少選擇5人,最多選擇10人。


    “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候選人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


      1. 王麗娜  45歲  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科員
      2. 尹圓吉  32歲  魯山縣人武部政工科科長
      3. 朱鬆梅  47歲  河南工學院宣傳部長
      4. 莊  琴  42歲  濟源92313部隊工程師
      5. 劉  陽  34歲  鶴壁市淇濱小學教師
      6. 劉豔紅  38歲  河南平原光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7. 劉  傑  40歲  河南漯河人(未就業)
      8. 齊瀟曉  40歲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9. 吳新芬  48歲  禹州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10.範秀玲  39歲  濮陽縣實驗中學教師
      11.周蘭一  34歲  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樓房村駐村第一書記
      12.趙  靜  37歲  平頂山工業學校教師
      13.趙榮娥  45歲  淅川縣第三小學教師
      14.趙林林  44歲  周口市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
      15.殷  茵  37歲  開封幹休所助理員
      16.桑文寧  35歲  確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17.曹豔娜  32歲  柘城縣人民醫院護士
      18.謝利芳  41歲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
    副主任醫師
      19.路  平  40歲  商丘市第一中學政教處副主任
      20.薛  燕  44歲  洛陽市中心醫院護士

    “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候選人事跡
    (按姓氏筆畫排序)



      1.王麗娜,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科員。1978年10月出生,大專學曆,河北南皮人,群眾。事跡:對工作執著熱愛,出色完成任務,多次評為先進工作者;熱衷公益,積極扶弱助殘,先後愛心捐款30多萬元;作為區理論宣講員,義務傳播正能量,累計受眾10餘萬人次;利用業餘時間,認真搞好創作,省市發文數10篇。先後被全國婦聯授予第九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第二屆“全國最美家庭”、首屆“全國書香之家”等榮譽稱號,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國務院殘工委、中共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聯合表彰為第六次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兩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2.尹圓吉,魯山縣人武部政工科科長。1991年11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魯山人,黨員。事跡:作為人武部係統女同誌,用情做好學生報考軍校指導和青年應征入伍政考工作;為軍人軍屬解難,僅2022年就辦理10餘起涉軍維權事件,挽回損失20餘萬元;把工作幹出彩,先後被表彰為新聞報道先進個人、征兵工作先進個人、民兵調整改革先進個人。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為群眾排憂解難,設立助學基金,為5名貧困學生解難;協調資金2萬餘元為村購買辦公設備,種植400多棵樹木,助力鄉村振興。以“伊兵”為筆名開辦“第二人生”微信公眾號,成文80多萬字,出版個人散文集《如果你在這個城市遇見我》。先後被原聯勤第三十三分部表彰為“新聞報道先進人”、濟南軍區征文比賽三等獎、被評為全軍“最美編輯”,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3.朱鬆梅,河南工學院宣傳部長。1976年8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南中牟人,黨員。事跡:把國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成立國防教育館,走開高校“館課結合”新路徑,打造“浸潤式”國防文化,學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榮譽稱號。把軍訓作為增強學生國防教育,提高綜合素質的“先手棋”,走出一條“學生自訓加部隊幫訓”新模式,先後被解放軍報、河南省教育網等媒體報道。把征兵工作作為檢驗國防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標,實現征兵工作站“一站式”服務,推進“一專業一方法”和“一年級一方法”相結合的精準征兵工作模式,學院先後4次榮獲“河南省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和集體”。個人被評為“河南省抗擊疫情先進個人”,新鄉市“十佳最美軍嫂”,全國“情係國防好家庭”,並應邀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建軍88周年招待會。



      4.莊琴,濟源92313部隊工程師。1981年4月出生,研究生學曆,四川西充人,黨員。事跡:作為軍人,“敢於吃苦、甘於奉獻”是她一直秉承的信念,守護好小家,兼顧好大家,衷愛國防事業,全力支持丈夫飛行事業。積極參與基地編寫的《濟源機場新大綱增訓指南》校對工作,紮實做好空勤家屬委員會工作,成為空勤家屬主心骨,為飛行員“老公”們打牢堅強的後方陣地,用自己那顆最純樸最真誠最善良的愛國愛家之心,向大家描繪出新時代“好軍嫂”的光榮形象,托舉著戰鷹振翅翱翔,為艦載機人才培養事業貢獻力量。在她默默支持下,丈夫先後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6次,榮獲海軍院校育才獎銀質獎章和海軍飛行人才金質獎章,多次被團、基地、大學評為訓練標兵、師德師風十佳人物、優秀共產黨員。



      5.劉陽,鶴壁市淇濱小學教師。1989年2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鶴壁人,黨員。事跡:“是軍嫂就要為丈夫扛起一片天”這是她堅守的人生信條,結婚十三年,聚少離多,無怨無悔。作為一名信息科技教師,除教學任務外,還承擔學校教育信息化、宣傳等工作,輔導的學生35人在“國際青少年科學影像大賽”上獲一、二等獎。2021年,率先在學校開展人工智能普及課,讓600多名學生享受到先進的科技教育,9000多名學生從中受益。樂於助人,隻要同事開口,總是有求必應,幫助解決技術難題,被同事譽為“活雷鋒”。先後被評為鶴壁市優秀共產黨員,鶴壁市名師、省優秀科技體育輔導教師、市機器人大賽優秀輔導教師、鶴壁市文明網民等榮譽稱號。



      6.劉豔紅,河南平原光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1985年6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北深州人,黨員。事跡:“做好一名軍人的妻子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辛勞與情感”。她堅定人生選擇,照顧好家庭,撫育好孩子,解除丈夫的後顧之憂,安心獻身國防事業,為部隊建設作貢獻。她承擔起家庭重擔,是丈夫的堅強後盾,勤儉持家,扶老攜幼,無怨無悔,被焦作市評為“好軍嫂”。她工作勤奮,參與重大科研項目、多個國家項目和公司自主研究項目,發表論文9篇,獲得專利10項。參與編寫的行業標準獲得河南省兵工學會第一屆科學技術二等獎,參研項目獲得北方光電集團第三屆科技創新項目三等獎,兩個QC課題均獲得兵器工業集團QC成果三等獎。在她的支持下丈夫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軍級以上單位表彰2次,嘉獎8次,三等功1次。



      7.劉傑,未就業。1983年9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漯河人,群眾。事跡:麵對家庭接連遭遇變故,忍痛割愛辭去教師工作,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起家庭重擔,全力支持丈夫獻身國防事業,築牢軍營堅強後盾。她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幫助困難群眾,擔當疫情防控誌願者、好人精神宣傳員,塑造了自強自立、無私奉獻、與人為善、傳播大愛的新時代軍嫂好形象。先後獲評漯河市“三八紅旗手”、“好軍嫂”、“十大孝子”,被評為武警部隊“十佳軍嫂”,入選孝老愛親“中國好人榜”,其家庭被評為第二屆河南省文明家庭,作為全國8位好人代表之一參加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舉行的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重要回信精神座談會,並在會議上發言。



      8.齊瀟曉,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1983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學曆,安徽六安人,黨員。事跡:從教十餘年,潛心教學研究,發表專著1本,主編教材2本,主持、參與省、地市科研項目十餘項,獨自撰寫學術論文十餘篇;愛崗敬業,積極探索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黨的二十大的豐富內涵融進教材、走進課堂、貼近學生。先後被評為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公共基礎課程組一等獎,河南省職業院校骨幹教師,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公共基礎課程組一等獎,第十四屆全省高校思政理論課獎勵基金三等獎。在她的大力支持下,丈夫圓滿完成多項重點工程建設任務,2次榮立三等功。



      9.吳新芬,禹州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1975年2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安陽人,黨員。事跡:“視軍隊如長城 把軍人當親人”是她一生的追求。作為一級傷殘軍人的妻子,細心關心照顧丈夫的生活,無怨無悔承擔家庭重擔,使丈夫走出陰影,勇敢地站起來,創造了生命的奇跡,電視連續劇《今生欠你一個擁抱》就是以她為原型拍攝的。她情係國防、熱愛國防,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宣講、愛國擁軍誌願服務等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國防事業。成立兵之夢合唱團,以唱紅歌軍歌為主,多次深入駐地部隊慰問演出,成立禹州市愛國擁軍誌願服務隊,走進邊防哨所 、廠礦、機關、學校作國防教育報告近千場。先後榮獲“全國愛國擁軍模範”“全國最美擁軍人物”“全國道德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出席建軍八十周年全軍英雄模範代表大會。



      10.範秀玲,濮陽縣實驗中學教師。1984年7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濮陽人,黨員。事跡:作為一名教師,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努力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充分發揮年輕教師應有的表率和帶頭作用,榮獲濮陽縣“優秀教師”稱號。作為一名軍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無怨無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擔,為丈夫全身心投入部隊事業提供了堅強的後盾。特別是作為一名飛行員的妻子,在生活中默默付出,舍得下“小家”,對得住“大家”,是“最美逆行者”的“堅定追隨者”。丈夫4次榮立三等功,2次榮立二等功,獲得“空軍飛行人員銀質榮譽獎章”,摘得空軍“金飛鏢”桂冠。



      11.周蘭一,信陽市溮河區董家河鎮樓房村駐村第一書記。1989年7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信陽人,黨員。事跡:作為軍嫂,每當麵臨家人和部隊的兩難選擇時,總是給予丈夫理解和支持,擔起照顧家庭重擔。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與村支兩委一起,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成立信陽馬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豆尚坊豆製品有限公司,推進富民強村工作。開展人居環境治理“六亂”,做到“六清”,實現“四起來”,用抖音記錄工作成效,多次迎接人居環境示範點觀摩。積極進行走訪摸底,為土地流轉謀出路,為茶農找銷路,成為鄉村振興引路人。先後被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駐村工作隊員”“先進個人”。



      12.趙靜,平頂山工業學校教師。1986年9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鄭州人,預備黨員。事跡:作為軍人妻子,她麵對兩家四代的艱辛生活,毅然堅守著內心的承諾,用瘦弱雙肩勇敢挑起家庭重擔;她熱愛軍營,用真情與基層官兵溝通,麵對麵為150餘名戰士做心理疏導,接受谘詢2000餘次,幫助60多名官兵解決各類心理問題,先後20餘次為官兵上思想教育課;她感恩部隊,用半邊聲帶主持“鷹城國防”廣播節目,奏響愛國強軍的時代強音;她誌願成為征兵工作宣傳員,幫助200餘名學生找到奮鬥方向,找到奮鬥的方向,提出在高中(中職)學校成立征兵工作站的建議被平頂山采納並落實,獲得平頂山工業學校先進工作者,先後被評為原濟南軍區好軍嫂,河南省“三八紅旗手”,獲得婚姻與家庭雜誌社第四屆“和諧家庭·幸福榜樣”稱號。



      13.趙榮娥,淅川縣第三小學教師。1978年10月出生,大專學曆,河南淅川人,群眾。事跡:結婚23年來,踐行著“嫁給你,就支持你的軍旅事業”的諾言,用柔弱的雙肩挑起生活中的重擔,用無私的奉獻,無悔的付出,支持著丈夫對國防事業的執著追求。丈夫多次受到部隊嘉獎,曾獲得火箭軍“強工之星”、“優秀共產黨員”、“四有軍人”等榮譽。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5次。作為一線老師,時刻牢記立德樹人初心,為黨育才使命,自立自強,努力實現自身價值,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為學生成長注入強大精神力量,為社會提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十佳擁軍人物。



      14.趙林林,周口市中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1979年5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周口人,黨員。事跡:“愛一個軍人,就要熱愛和支持他的事業。愛一個軍人,就要融入他的精神世界。既然選擇了當軍嫂,那就義無反顧、無怨無悔。”這是她的信念和堅守。身為軍嫂,默默付出,無怨無悔,用愛和責任守護著一個家庭,詮釋著好妻子、好兒媳、好媽媽的角色,全力支持丈夫部隊工作,丈夫因成績突出,三次榮立三等功,多次榮獲嘉獎。身為醫生,愛崗敬業,用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工作熱情履行好職責,重醫德,待病人如親人,主動請纓戰疫情擔重任,連續多年被評為周口市中醫院“先進工作者”,被周口市婦聯表彰為“最美軍嫂”“三八紅旗手”。



      15.殷茵,開封幹休所助理員。1986年4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駐馬店人,黨員。事跡:作為軍嫂,結婚12年,異地11年,用柔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敢於無私奉獻,無悔付出,全力支持丈夫對國防事業執著的追求,丈夫用一張張立功喜報回饋。作為幹休所負責軍建設施、營區生活社會化服務工作的文職人員,先後組織召開20餘次會議,往返地方市局30餘趟,查找政策依據,協調多方力量,圓滿完成老幹部住房辦證,經驗做法在省軍區老幹部按綱抓建論壇上作交流發言。先後榮獲河南省軍區保障工作先進個人、開封軍分區“四有”先進個人等表彰,被開封市評為2019年度“最美軍嫂”,並遴選為《新時代新女性》代表。



      16.桑文寧,確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1988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南安陽人,黨員。事跡:結婚10年來,始終一心一意支持愛人的工作,夫妻之間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無怨無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為特種兵丈夫全身心地投入軍事訓練備戰打贏提供堅強的家庭後盾,被海軍陸戰隊“情係陸戰賢內助、助推轉型好軍嫂”,丈夫個人多次榮立三等功,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所在營也被表彰為“四鐵”先進營。作為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和生活中遵紀守法、作風正派,竭盡全力為官兵服務,做好“雙擁”工作。先後5次被自治區(省)、市、縣表彰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公務員”,多次被部隊評選為“最美軍嫂”“五好家庭”。



      17.曹豔娜,柘城縣人民醫院護士。1991年5月出生,本科學曆,河南柘城人,群眾。事跡:“當不了軍人,當軍嫂也無比光榮”。作為軍嫂, 出生軍人世家,對軍人有特殊感情,嫁給軍人無怨無悔,全力支持丈夫紮根軍營做奉獻,丈夫連續多年榮獲優秀士兵、評為福建省軍區辦公室先進個人、榮立個人三等功、群眾性練兵比武第一名並榮獲專業技術能手,2021年榮獲抗疫先進個人,因參加河南7·20特大洪水災害救援表現突出被評為柘城縣十大好兵等榮譽稱號。作為護士,從業10餘年,敬業奉獻、熱心公益,捐款捐物,長年誌願服務退役老兵,把軍屬患者當親人對待,無償照顧現役軍人母親近半年,定期資助家庭困難高中生,受到大家一致好評。被福建省軍區辦公室表彰為最美軍屬,榮獲河南兒童醫院技能優秀獎,商丘市十佳模範軍嫂、商丘市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2023年3月學雷鋒月之際,與丈夫李森成為人體器官(遺體)捐獻誌願者,因事跡突出被各大新聞媒體爭相報道宣傳。



      18.謝利芳,鄭州大學附屬鄭州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1982年5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南清豐人,黨員。事跡:作為軍嫂,大局意識強,家國情懷濃厚,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孝敬老人等家庭重擔,甘願受苦受累,堅定支持丈夫在部隊建功立業,丈夫因工作成績突出,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省軍區表彰為優秀政治機關幹部、優秀紀檢監察幹部、新聞報道工作先進個人。作為醫師,工作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任勞任怨,長期堅守臨床一線,經常深入鄉村、社區義診,彰顯了新時代軍嫂不甘平庸、追逐卓越的嶄新風采。近年來,參與國家級科研課題3項,省、市科研項目8項,獲得河南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先後發表國外SCI文章5篇、國內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0餘篇,成為內分泌學科研究的青年骨幹人才,被鄭州市表彰為“最美軍嫂”。



      19.路平,商丘市第一中學政教處副主任。1983年6月出生,研究生學曆,河南寧陵人,黨員。事跡:作為軍嫂,14年如一日,支持和鼓勵愛人心無旁騖投入到部隊建設中,出色完成了各項演習和比武任務,丈夫先後榮立三等功5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軍官。熱心公益活動和誌願服務,傳遞大愛,捐獻人體器官,擔當社會責任,擔任商丘市新時代退役軍人雷鋒團理事會理事,成立“映山紅”軍嫂誌願服務隊,開通軍嫂信箱、軍嫂熱線、軍嫂沙龍和軍人子女心理關愛工作室等誌願服務項目,因事跡突出被群眾選舉為商丘市第六屆人大代表。她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彰顯黨員風範,以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先後榮獲商丘好人榮譽稱號,商丘市第一屆“最美軍嫂”,商丘市巾幗建功標兵,商丘市優秀支教教師,商丘市師德模範先進個人,商丘市信訪維穩先進個人等十餘項榮譽稱號。



      20.薛燕,洛陽市中心醫院護士。1979年6月出生,大專學曆,陝西寶雞人,群眾。事跡:作為一名護士,擔任洛陽市中心醫院感染管理科院感防控專職人員、洛陽市衛計委應急辦專項督導組成員、二級醫療機構二甲醫院評審組成員,努力學習業務知識,認真幹好工作,多次圓滿完成各項感染防控任務;疫情期間,全力參加抗“疫”,和同事組織疫情防控培訓200餘場,實現醫院病區醫務人員“零感染”;支持丈夫獻身國防,勤儉持家,盡職盡責照顧生病老人,樂於慈善,積極奉獻愛心,義務支助貧困學生,詮釋了一名軍嫂的責任和擔當,被評為河南省消毒與病媒生物控製工作先進個人。

    新聞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