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視頻新聞 > 視頻新聞列表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山村懷梆戲 登上大舞台
更新時間:2018-2-23 15:32:51    來源:本站原創

 

  2月23日,對於修武縣西村鄉長嶺村的老少爺們來說,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他們精心排練 的懷梆戲《收王虎》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登上我市2018年春節傳統劇目展演大舞台。純樸、粗獷、奔放的懷梆聲飄響在在東方紅廣場上空。網友留言:“ 先祖留下的文化得以傳承可喜可賀,懷梆是一種鄉愁、一種記憶。”
  懷梆是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戲曲劇種,因其發源於明朝懷慶府一帶,世人也稱其為懷調、懷慶梆子、老懷梆。懷梆起源於明末,在清朝至民國時期逐漸發展成熟,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這種屬於梆子腔體係的稀有劇種,長期流行於民間,劇目、唱腔、念白、音樂等方麵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2006年,懷梆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位於太行山深處的長嶺村是“懷梆之鄉”,懷梆文化在長嶺村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明朝。長嶺村曾經有引以為豪的懷梆藝術團隊——長嶺村懷梆劇團。這個被業界譽為“太行第一懷梆劇團”的長嶺村懷梆劇團也是焦作市較有名氣的民間劇團。
  據介紹,這是長嶺村懷梆劇團第一次到市裏演出,村黨支部書記姬四清在春節前想方設法籌集資金為劇團置辦了一些新的戲服和樂器,20多位演員熱情很高,進行精心排練,為焦作市民奉獻一場充滿鄉土氣息的懷梆戲,吸引眾多的市民觀看。 
  讀者和網友想了解活動詳情,可登錄焦作網(www.webdiners.com )

  進入網視焦作點擊收看,也可關注焦作網微信(jzwwwx)觀看視頻詳情。
 
(記者 王龍卿 毋千舉)
新聞編輯:施筱雯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山村懷梆戲 登上大舞台
2018-2-23 15:32:51    來源:本站原創

 

  2月23日,對於修武縣西村鄉長嶺村的老少爺們來說,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他們精心排練 的懷梆戲《收王虎》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登上我市2018年春節傳統劇目展演大舞台。純樸、粗獷、奔放的懷梆聲飄響在在東方紅廣場上空。網友留言:“ 先祖留下的文化得以傳承可喜可賀,懷梆是一種鄉愁、一種記憶。”
  懷梆是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戲曲劇種,因其發源於明朝懷慶府一帶,世人也稱其為懷調、懷慶梆子、老懷梆。懷梆起源於明末,在清朝至民國時期逐漸發展成熟,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這種屬於梆子腔體係的稀有劇種,長期流行於民間,劇目、唱腔、念白、音樂等方麵都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2006年,懷梆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位於太行山深處的長嶺村是“懷梆之鄉”,懷梆文化在長嶺村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明朝。長嶺村曾經有引以為豪的懷梆藝術團隊——長嶺村懷梆劇團。這個被業界譽為“太行第一懷梆劇團”的長嶺村懷梆劇團也是焦作市較有名氣的民間劇團。
  據介紹,這是長嶺村懷梆劇團第一次到市裏演出,村黨支部書記姬四清在春節前想方設法籌集資金為劇團置辦了一些新的戲服和樂器,20多位演員熱情很高,進行精心排練,為焦作市民奉獻一場充滿鄉土氣息的懷梆戲,吸引眾多的市民觀看。 
  讀者和網友想了解活動詳情,可登錄焦作網(www.webdiners.com )

  進入網視焦作點擊收看,也可關注焦作網微信(jzwwwx)觀看視頻詳情。
 
(記者 王龍卿 毋千舉)

新聞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