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視頻直播 > 直播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關注心理健康  防範精神疾病
——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一科主任王偉做客本報網絡直播間
更新時間:2015-11-19 8:50:08    來源:本站原創

 

專家王偉

   

直播現場

專家簡介】王偉,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一科主任,副主醫師,焦作市精神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藥理學會精神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臨床20餘年,擅長治療各類神經症、睡眠障礙、青少年心理行為障礙及各類重症精神病。完成國家級學術論文20餘篇,新技術新項目四項,長期承擔著博愛愛心心理谘詢中心的心理谘詢和診療工作。

  

主持人:傳承文明,關注民生,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裏是焦作日報網絡直播間。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精神病已成為近年來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給患者的家庭帶來很大的困擾。而很多人由於不了解精神病的病因沒能及時預防,因而,導致精神病還在折磨著越來越多的人。那麼導致精神病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一科主任王偉做客本報網絡直播間,就精神病的防治知識和廣大網友們進行溝通交流。

王主任您好!歡迎您來到網絡直播間。

  偉: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裏和大家分享精神病防治的相關知識。

主持人:人們一提起精神病時,就會想到“瘋子”或“傻子”,是這樣嗎?王主任,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精神病?

  偉:對於“精神病”我們稱為精神障礙,目前大多數“精神病”的病因還不清楚,所以,稱為精神障礙。至於人們常把精神障礙同瘋子或傻子聯係在一起,得從精神障礙的發展曆史來看,其實,精神障礙的曆史與人類存在的曆史一樣長,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發現有一種人的言語、行為跟“麻瘋病”人一樣,瘋瘋癲癲的,所以人們就把這種人叫做‘瘋子’,而我們把這種以精神活動和行為異常為主要表現的“病”叫做精神障礙;又因為人們對“麻瘋病”恐懼,因此精神障礙也引起人們的恐懼,同時也強烈激起我們的好奇心,令我們對精神世界的奧秘充滿了猜想。

主持人:原來精神病也叫精神障礙,那它是先天還是後天的?它的病因是什麼呢?

至於精神病的病因,根本原因還不清楚,隻是考慮與某些因素有關係,比如:遺傳、生活環境、生活事件、創傷、大腦發育、神經結構的變化等因素相關。再一個就是“神經遞質假說”,在人的大腦裏有四條神經通路:中腦皮質通路、中腦邊緣通路、黑質紋狀體通路、結節漏鬥通路,這些通路裏的神經遞質發生變化了,就會出現精神病症狀,主要有DA5-HTγ-GABA等,如:DA增多就會出現(幻覺、妄想、活動增多甚至出現暴力行為)陽性症狀,5-HT減少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活動減少甚至出現自殺行為)陰性症狀。

主持人:看來精神病是後天形成的,精神障礙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偉:對精神病的治療目前主要有:

各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MECT、電抽搐治療(電休克);胰島素休克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光照治療;精神外科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心理治療等,當然每種治療方法的過程又是很複雜的。

主持人:精神病是不是可以預防呢?如何預防?

  偉:精神病的預防是一個係統工程,目前世界各國均開始重視精神障礙的預防,早在1964年,英國學者凱普侖提出了“三級預防”模式,對精神病的實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精神障礙的預防也是開展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就是病因預防。對某些病因清楚的精神障礙,采取果斷措施,杜絕疾病的發生,如: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象腦血管意外、結締組織疾病、電解質紊亂、腦外傷、中毒等都可以導致精神障礙;還有酒藥依賴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這些病因是比較清楚的。預防主要是以精神衛生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為原則,營造健康的精神衛生社會環境;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科學的工作或學習方式;優生優育;精神病患者與弱智人群的保護。開展精神衛生普及、宣傳與教育、健康生活行為、心理健康指導、心理行為問題預防和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提高人們精神衛生知識水平,維護人們心理健康,減少器質性精神疾病、遺傳性精神障礙、精神疾病的發生。積極開展各年齡階段的心理衛生谘詢及行為指導工作,及時糾正兒童行為問題、情緒問題、青少年違紀行為、老年人心理不適應及大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等。

     二級預防就是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隱襲期!迷信巫術加重病情!病恥感,消除社會偏見!

     三級預防就是康複訓練,製定康複措施,防止和減少精神殘疾,最大限度地促進患者的社會功能的恢複,盡可能地減少功能殘疾,延緩精神衰退的進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主持人:精神病人並非正常人,可以正常配合醫生的治療,那麵對他們的不配合,醫生是怎樣去了解患者的病情呢?

  偉:也就是我們說的對不合作病人的精神檢查,包括幾方麵:1、一般表現:意識狀態:可以從病人的自發言語、麵部表情、生活自理情況及行為等來判斷其意識狀態,分析其定向力有無障礙;姿態:應檢查姿態是否自然,有無不舒服的姿勢,姿勢是否上時間不變或多動不定,當擺動其肢體時有何反應,肌張力如何等;ƒ日常生活:應注意飲食及大小便能否自理,女病人能否料理經期衛生,對鼻飼、輸液等態度如何,睡眠如何等。2、言語:興奮病人的言語連貫性及其內容如何,有無模仿言語,吐詞是否清晰,能否用手勢、表情或文字表達其內心想法,有無失語症。3、麵部表情與情感反應:注意表情及對工作人員、家屬親友以及刺激性語言等有何反應,注意在無人時病人的情感狀況等。4、動作和行為:有無本能活動亢進現象,有無蠟樣屈曲、刻板動作、模仿動作及重複動作,動作是增多還是減少,有無自傷、自殺行為。對醫生的指令是否服從,是否有違拗、抗拒、躲避、攻擊及被動服從等。對工作人員與其他病人的接觸有無不同等。   

主持人:精神分裂症經過治療後有的效果比較好,有的治療效果卻並不顯著,影響這個病治療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偉:影響因素很多,主要有:1、發病年齡:發病年齡越早,預後越差;2、起病緩急:起病急者預後較好,起病緩慢、隱襲者預後差;3、病程:病程呈持續進行或反複複發,病程長者預後差;4、病前性格:病前為分裂樣性格者預後差,病前性格缺陷不明顯、社會適應良好者預後好;5、發病誘因:精神症狀在明顯誘因下發生者,預後好;6、臨床特征:精神分裂症特征明顯的所謂“核心型”預後較差;偏執型及緊張型預後較好,青春型如能積極治療,也能獲得較好緩解;7、家族史:有陽性家族史者特別是近親中以衰退為轉歸者,預後不良;8、治療幹預: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者,預後較好;9、社會環境:家庭經濟水平高、家庭對病人照顧、支持較好者,預後好。                                    

   主持人:感謝王主任的講解,讓網友們了解一些精神疾病防治的相關知識,也提醒我們應該以良好的心態麵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壓力,提高抵禦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身體。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總 策 劃:楊法育 王愛軍

   ●執    行:申金星 曾琳琳

   ●腳本執筆:韓 

●錄    製:毋千舉

●技    術:薛            

●劇    務:石芳玲 

●直播話題線索征集:8797395

 ●鏈    接:登錄焦作網www.webdiners.com 進入網絡直播收看本期節目

 

 

總值班:

統 籌:

責 編:

審 核:

編 輯:

校 對: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關注心理健康  防範精神疾病
——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一科主任王偉做客本報網絡直播間
2015-11-19 8:50:08    來源:本站原創

 

專家王偉

   

直播現場

專家簡介】王偉,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一科主任,副主醫師,焦作市精神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藥理學會精神藥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臨床20餘年,擅長治療各類神經症、睡眠障礙、青少年心理行為障礙及各類重症精神病。完成國家級學術論文20餘篇,新技術新項目四項,長期承擔著博愛愛心心理谘詢中心的心理谘詢和診療工作。

  

主持人:傳承文明,關注民生,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裏是焦作日報網絡直播間。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精神病已成為近年來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給患者的家庭帶來很大的困擾。而很多人由於不了解精神病的病因沒能及時預防,因而,導致精神病還在折磨著越來越多的人。那麼導致精神病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市第四人民醫院精神一科主任王偉做客本報網絡直播間,就精神病的防治知識和廣大網友們進行溝通交流。

王主任您好!歡迎您來到網絡直播間。

  偉: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裏和大家分享精神病防治的相關知識。

主持人:人們一提起精神病時,就會想到“瘋子”或“傻子”,是這樣嗎?王主任,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精神病?

  偉:對於“精神病”我們稱為精神障礙,目前大多數“精神病”的病因還不清楚,所以,稱為精神障礙。至於人們常把精神障礙同瘋子或傻子聯係在一起,得從精神障礙的發展曆史來看,其實,精神障礙的曆史與人類存在的曆史一樣長,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發現有一種人的言語、行為跟“麻瘋病”人一樣,瘋瘋癲癲的,所以人們就把這種人叫做‘瘋子’,而我們把這種以精神活動和行為異常為主要表現的“病”叫做精神障礙;又因為人們對“麻瘋病”恐懼,因此精神障礙也引起人們的恐懼,同時也強烈激起我們的好奇心,令我們對精神世界的奧秘充滿了猜想。

主持人:原來精神病也叫精神障礙,那它是先天還是後天的?它的病因是什麼呢?

至於精神病的病因,根本原因還不清楚,隻是考慮與某些因素有關係,比如:遺傳、生活環境、生活事件、創傷、大腦發育、神經結構的變化等因素相關。再一個就是“神經遞質假說”,在人的大腦裏有四條神經通路:中腦皮質通路、中腦邊緣通路、黑質紋狀體通路、結節漏鬥通路,這些通路裏的神經遞質發生變化了,就會出現精神病症狀,主要有DA5-HTγ-GABA等,如:DA增多就會出現(幻覺、妄想、活動增多甚至出現暴力行為)陽性症狀,5-HT減少就會出現(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活動減少甚至出現自殺行為)陰性症狀。

主持人:看來精神病是後天形成的,精神障礙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偉:對精神病的治療目前主要有:

各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MECT、電抽搐治療(電休克);胰島素休克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光照治療;精神外科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心理治療等,當然每種治療方法的過程又是很複雜的。

主持人:精神病是不是可以預防呢?如何預防?

  偉:精神病的預防是一個係統工程,目前世界各國均開始重視精神障礙的預防,早在1964年,英國學者凱普侖提出了“三級預防”模式,對精神病的實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國精神障礙的預防也是開展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就是病因預防。對某些病因清楚的精神障礙,采取果斷措施,杜絕疾病的發生,如: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象腦血管意外、結締組織疾病、電解質紊亂、腦外傷、中毒等都可以導致精神障礙;還有酒藥依賴所致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這些病因是比較清楚的。預防主要是以精神衛生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為原則,營造健康的精神衛生社會環境;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科學的工作或學習方式;優生優育;精神病患者與弱智人群的保護。開展精神衛生普及、宣傳與教育、健康生活行為、心理健康指導、心理行為問題預防和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提高人們精神衛生知識水平,維護人們心理健康,減少器質性精神疾病、遺傳性精神障礙、精神疾病的發生。積極開展各年齡階段的心理衛生谘詢及行為指導工作,及時糾正兒童行為問題、情緒問題、青少年違紀行為、老年人心理不適應及大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等。

     二級預防就是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隱襲期!迷信巫術加重病情!病恥感,消除社會偏見!

     三級預防就是康複訓練,製定康複措施,防止和減少精神殘疾,最大限度地促進患者的社會功能的恢複,盡可能地減少功能殘疾,延緩精神衰退的進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主持人:精神病人並非正常人,可以正常配合醫生的治療,那麵對他們的不配合,醫生是怎樣去了解患者的病情呢?

  偉:也就是我們說的對不合作病人的精神檢查,包括幾方麵:1、一般表現:意識狀態:可以從病人的自發言語、麵部表情、生活自理情況及行為等來判斷其意識狀態,分析其定向力有無障礙;姿態:應檢查姿態是否自然,有無不舒服的姿勢,姿勢是否上時間不變或多動不定,當擺動其肢體時有何反應,肌張力如何等;ƒ日常生活:應注意飲食及大小便能否自理,女病人能否料理經期衛生,對鼻飼、輸液等態度如何,睡眠如何等。2、言語:興奮病人的言語連貫性及其內容如何,有無模仿言語,吐詞是否清晰,能否用手勢、表情或文字表達其內心想法,有無失語症。3、麵部表情與情感反應:注意表情及對工作人員、家屬親友以及刺激性語言等有何反應,注意在無人時病人的情感狀況等。4、動作和行為:有無本能活動亢進現象,有無蠟樣屈曲、刻板動作、模仿動作及重複動作,動作是增多還是減少,有無自傷、自殺行為。對醫生的指令是否服從,是否有違拗、抗拒、躲避、攻擊及被動服從等。對工作人員與其他病人的接觸有無不同等。   

主持人:精神分裂症經過治療後有的效果比較好,有的治療效果卻並不顯著,影響這個病治療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偉:影響因素很多,主要有:1、發病年齡:發病年齡越早,預後越差;2、起病緩急:起病急者預後較好,起病緩慢、隱襲者預後差;3、病程:病程呈持續進行或反複複發,病程長者預後差;4、病前性格:病前為分裂樣性格者預後差,病前性格缺陷不明顯、社會適應良好者預後好;5、發病誘因:精神症狀在明顯誘因下發生者,預後好;6、臨床特征:精神分裂症特征明顯的所謂“核心型”預後較差;偏執型及緊張型預後較好,青春型如能積極治療,也能獲得較好緩解;7、家族史:有陽性家族史者特別是近親中以衰退為轉歸者,預後不良;8、治療幹預: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者,預後較好;9、社會環境:家庭經濟水平高、家庭對病人照顧、支持較好者,預後好。                                    

   主持人:感謝王主任的講解,讓網友們了解一些精神疾病防治的相關知識,也提醒我們應該以良好的心態麵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壓力,提高抵禦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身體。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總 策 劃:楊法育 王愛軍

   ●執    行:申金星 曾琳琳

   ●腳本執筆:韓 

●錄    製:毋千舉

●技    術:薛            

●劇    務:石芳玲 

●直播話題線索征集:8797395

 ●鏈    接:登錄焦作網www.webdiners.com 進入網絡直播收看本期節目

 

 

總值班:

統 籌:

責 編:

審 核:

編 輯:

校 對: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