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曆史名人 > 正文

經典山陽

元稹:才華橫溢沁園情
□董沁生
更新時間:2023-11-24 11:18:02    來源:焦作日報

  元稹(779年至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行九,世稱元九,唐懷州河內人,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小說家。

  元稹詩文兼擅,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人和代表作家之一,創作元和體詩,並在散文和傳奇方麵也有成就,特別是小說《會真記》(又名《鶯鶯傳》)影響甚遠。當然,久負盛名的還是“曾經淪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年少情留沁園中

  相傳元稹出生於河內(今沁陽市),距著名的東漢沁園不遠。他8歲喪父,其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並在沁園結識令狐楚、韓愈、白居易、李絳等文人墨客。受眾人熏陶,他開始研學詩文,並與長他6歲的白居易結為好友。793年,元稹就以明經第一的成績擢第。799年,元稹寓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南蒲州鎮),初仕河中府。800年,明經及第守選期滿,授散官將仕郎。802年春,撰寫小說《會真記》,作為“行卷”贈送達官貴人,為及第登科鋪路。803年,中吏部評判科第四等,授秘書省校書郎。

  元稹的少年時光是在沁園度過的,這裏不僅是他生活、學習、戀愛的場所,也是他走向事業高峰的加油站。沁園始建於東漢永平三年,《河內縣誌》明確記載:沁園,城東15公裏。《懷慶府誌》也有史證實,沁園在城東北15公裏沁水北岸,金時官僚宴遊之地,相傳有石圖本,今不可考。該園是東漢明帝劉莊五女劉致(沁水公主)的園林,這裏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既處在沁水之濱,又有55眼“紅泉”和千畝園林。所以,人們將沁水公主的園林簡稱沁園。這裏也是“沁園春”詞牌的誕生地。元稹不僅在沁園結交了令狐楚、韓愈、白居易、李絳等文人墨客,還在這裏寫詩撰文,留下了數之不盡的名篇佳作,尤其是對曾在沁園裏一塊兒長大、相戀的崔小迎更是終生難忘,並把這段感情寫進了小說《會真記》。據說元稹在內心深處覺得虧欠崔小迎的太多,便寫下了經典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不僅留戀家鄉的沁水沁園和沁園中的姑娘,也留戀家舍中的一草一木。其中《菊花》很有代表性:“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從沁園走出的元稹,才華橫溢,風華正茂,被時任太子少保韋夏卿看中,並將小女兒韋叢許配給他。韋叢出身富貴,端莊賢淑,通曉詩文,於803年夏末與元稹成婚。婚後兩人感情甚篤,但韋叢僅27歲便撒手人寰。元稹痛苦萬分,寫下《遣悲懷三首》,其中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堪稱悼亡詩中的千古絕唱。

  官場沉浮有政聲

  元稹考取功名後,其仕途並不是太順暢,四度被貶,宦海沉浮。806年,元稹和白居易同及第,元稹為第一名,授左拾遺。任職後,元稹滿腔熱血,接二連三地上疏獻表,先論“教本”,再論“諫職”“遷廟”等。同時,他支持裴度對朝中權佞的抨擊,引起唐憲宗重視,並召見。由於性格耿直、鋒芒太露,元稹招怨了權佞,觸犯了權貴,便被調離朝廷,貶為河南縣尉。不久,其母鄭氏去世,元稹回家守孝三年。

  809年,元稹被任為監察禦史,奉命出使東川(今四川中部)。他在這裏革故鼎新,鐵腕治蜀,大膽劾奏不法官吏,平反冤假錯案,“賞信罰必,市無欺奪,吏不侵軼”,受到民眾歡迎和稱讚。白居易寫詩相贈:“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伸。”這一年,元稹在蜀地結識了42歲且才貌過人的薛濤。兩人情投意合,元稹還把薛濤接到梓州府上吟詩作對。史書記載:“薛濤性辨惠,容姿既麗,才調尤佳;言謔之間,立有酬對。”但好景不長,元稹因觸犯宦官權貴,被調至洛陽任閑差。後來薛濤出家為道,在元稹離世的次年去世。

  810年,元稹彈劾河南尹房式不法之事,被召回罰俸。途中,他在華州敷水驛館與宦官仇士良、劉士元發生爭執謾罵,劉士元等人更是用馬鞭抽打元稹。後來,唐憲宗以“元稹輕樹威,失憲臣體”為由,貶元稹為江陵(今湖北荊州)府士曹參軍。從此,元稹進入人生低穀,被流放荊蠻近10年。

  815年,37歲的元稹奉詔回朝,途經藍橋驛題詩友人劉禹錫、柳宗元。抵京後,他又與白居易詩酒唱和,不久與劉禹錫、柳宗元一同被放逐遠州。同年,元稹出任通州(今四川省達州市)司馬。其間,他創作了最有影響力的長詩《連昌宮詞》,講述自唐玄宗以來的治亂興衰,受到重視。

  819年冬,唐憲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員外郎。次年,由宰相段文昌推薦,元稹時來運轉,被授祠部郎中、知製誥。元稹所製詔書“格高詞美”,並上奏《論西戎表》,主張“寓兵於農”,加深了唐穆宗對他的印象與了解。數月後,他又擢為中書舍人、翰林承旨學士,與已在翰林院的李德裕、李紳俱以學識才藝聞名,時稱“三俊”。

  822年,元稹和裴度先後拜相。其間,覬覦宰相之位的李逢吉與宦官勾結,派人陰謀誣告元稹謀刺裴度,後雖查清真相,純屬誣陷,但元、裴被同時罷相。

  823年,元稹被調任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公元825年,元稹命所屬七州築陂塘,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在浙東6年,元稹關注民生,勵精圖治,頗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後來被調離時,當地百姓極力挽留。

  829年,元稹入朝為尚書左丞。他身居要職,整治官吏,將郎官中頗遭公眾指責的7人貶謫出京。然而,受“牛李黨爭”影響,元稹再次遭到排擠。

  830年,元稹出任戶部尚書兼鄂州刺史、禦史大夫、武冒軍節度使。次年夏天,他暴病身亡,終年53歲,贈尚書右仆射。白居易悲痛不已,情真意切地為好友寫了墓誌銘。

  詩文兼擅留芳名

  元稹詩文兼擅,其中以詩成就最大,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人和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主要有《會真記》《菊花》《春曉》《行宮》《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最有影響力的當數小說《會真記》,它描寫的是元稹自己與同村少女崔小迎在沁園的戀愛故事,反映了封建社會天真少女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控訴了理想愛情被黑暗社會無情摧殘的人生悲劇。其初意應為元稹薄情寡義、始亂終棄的自責之作,然而文章結尾卻嘩眾取寵,有意“惡搞”,竟借張生之口,把鶯鶯說成“不妖其身,必妖於人”的“尤物”,為自己進行辯護,為後人談之詬病。但是,《會真記》文筆優美,刻畫細致,為唐時傳奇中之名篇。金代董解元創作的《西廂記諸宮調》的就是以此為藍本。到了元代,王實甫在《會真記》和《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創作了虛構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該劇具有較濃的反封建禮教色彩,描寫了書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元稹與白居易齊名,世人將他們並稱“元白”,其詩風以平易流暢著稱,號為“元白體”“元和體”,他們的作品被譽為“裏巷相傳,為之紙貴”。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元稹:才華橫溢沁園情
    □董沁生
    2023-11-24 11:18:02    來源:焦作日報

      元稹(779年至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行九,世稱元九,唐懷州河內人,唐朝大臣、詩人、文學家、小說家。

      元稹詩文兼擅,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人和代表作家之一,創作元和體詩,並在散文和傳奇方麵也有成就,特別是小說《會真記》(又名《鶯鶯傳》)影響甚遠。當然,久負盛名的還是“曾經淪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年少情留沁園中

      相傳元稹出生於河內(今沁陽市),距著名的東漢沁園不遠。他8歲喪父,其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並在沁園結識令狐楚、韓愈、白居易、李絳等文人墨客。受眾人熏陶,他開始研學詩文,並與長他6歲的白居易結為好友。793年,元稹就以明經第一的成績擢第。799年,元稹寓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南蒲州鎮),初仕河中府。800年,明經及第守選期滿,授散官將仕郎。802年春,撰寫小說《會真記》,作為“行卷”贈送達官貴人,為及第登科鋪路。803年,中吏部評判科第四等,授秘書省校書郎。

      元稹的少年時光是在沁園度過的,這裏不僅是他生活、學習、戀愛的場所,也是他走向事業高峰的加油站。沁園始建於東漢永平三年,《河內縣誌》明確記載:沁園,城東15公裏。《懷慶府誌》也有史證實,沁園在城東北15公裏沁水北岸,金時官僚宴遊之地,相傳有石圖本,今不可考。該園是東漢明帝劉莊五女劉致(沁水公主)的園林,這裏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既處在沁水之濱,又有55眼“紅泉”和千畝園林。所以,人們將沁水公主的園林簡稱沁園。這裏也是“沁園春”詞牌的誕生地。元稹不僅在沁園結交了令狐楚、韓愈、白居易、李絳等文人墨客,還在這裏寫詩撰文,留下了數之不盡的名篇佳作,尤其是對曾在沁園裏一塊兒長大、相戀的崔小迎更是終生難忘,並把這段感情寫進了小說《會真記》。據說元稹在內心深處覺得虧欠崔小迎的太多,便寫下了經典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不僅留戀家鄉的沁水沁園和沁園中的姑娘,也留戀家舍中的一草一木。其中《菊花》很有代表性:“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從沁園走出的元稹,才華橫溢,風華正茂,被時任太子少保韋夏卿看中,並將小女兒韋叢許配給他。韋叢出身富貴,端莊賢淑,通曉詩文,於803年夏末與元稹成婚。婚後兩人感情甚篤,但韋叢僅27歲便撒手人寰。元稹痛苦萬分,寫下《遣悲懷三首》,其中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堪稱悼亡詩中的千古絕唱。

      官場沉浮有政聲

      元稹考取功名後,其仕途並不是太順暢,四度被貶,宦海沉浮。806年,元稹和白居易同及第,元稹為第一名,授左拾遺。任職後,元稹滿腔熱血,接二連三地上疏獻表,先論“教本”,再論“諫職”“遷廟”等。同時,他支持裴度對朝中權佞的抨擊,引起唐憲宗重視,並召見。由於性格耿直、鋒芒太露,元稹招怨了權佞,觸犯了權貴,便被調離朝廷,貶為河南縣尉。不久,其母鄭氏去世,元稹回家守孝三年。

      809年,元稹被任為監察禦史,奉命出使東川(今四川中部)。他在這裏革故鼎新,鐵腕治蜀,大膽劾奏不法官吏,平反冤假錯案,“賞信罰必,市無欺奪,吏不侵軼”,受到民眾歡迎和稱讚。白居易寫詩相贈:“其心如肺石,動必達窮民。東川八十家,冤憤一言伸。”這一年,元稹在蜀地結識了42歲且才貌過人的薛濤。兩人情投意合,元稹還把薛濤接到梓州府上吟詩作對。史書記載:“薛濤性辨惠,容姿既麗,才調尤佳;言謔之間,立有酬對。”但好景不長,元稹因觸犯宦官權貴,被調至洛陽任閑差。後來薛濤出家為道,在元稹離世的次年去世。

      810年,元稹彈劾河南尹房式不法之事,被召回罰俸。途中,他在華州敷水驛館與宦官仇士良、劉士元發生爭執謾罵,劉士元等人更是用馬鞭抽打元稹。後來,唐憲宗以“元稹輕樹威,失憲臣體”為由,貶元稹為江陵(今湖北荊州)府士曹參軍。從此,元稹進入人生低穀,被流放荊蠻近10年。

      815年,37歲的元稹奉詔回朝,途經藍橋驛題詩友人劉禹錫、柳宗元。抵京後,他又與白居易詩酒唱和,不久與劉禹錫、柳宗元一同被放逐遠州。同年,元稹出任通州(今四川省達州市)司馬。其間,他創作了最有影響力的長詩《連昌宮詞》,講述自唐玄宗以來的治亂興衰,受到重視。

      819年冬,唐憲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員外郎。次年,由宰相段文昌推薦,元稹時來運轉,被授祠部郎中、知製誥。元稹所製詔書“格高詞美”,並上奏《論西戎表》,主張“寓兵於農”,加深了唐穆宗對他的印象與了解。數月後,他又擢為中書舍人、翰林承旨學士,與已在翰林院的李德裕、李紳俱以學識才藝聞名,時稱“三俊”。

      822年,元稹和裴度先後拜相。其間,覬覦宰相之位的李逢吉與宦官勾結,派人陰謀誣告元稹謀刺裴度,後雖查清真相,純屬誣陷,但元、裴被同時罷相。

      823年,元稹被調任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公元825年,元稹命所屬七州築陂塘,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在浙東6年,元稹關注民生,勵精圖治,頗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後來被調離時,當地百姓極力挽留。

      829年,元稹入朝為尚書左丞。他身居要職,整治官吏,將郎官中頗遭公眾指責的7人貶謫出京。然而,受“牛李黨爭”影響,元稹再次遭到排擠。

      830年,元稹出任戶部尚書兼鄂州刺史、禦史大夫、武冒軍節度使。次年夏天,他暴病身亡,終年53歲,贈尚書右仆射。白居易悲痛不已,情真意切地為好友寫了墓誌銘。

      詩文兼擅留芳名

      元稹詩文兼擅,其中以詩成就最大,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人和代表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主要有《會真記》《菊花》《春曉》《行宮》《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最有影響力的當數小說《會真記》,它描寫的是元稹自己與同村少女崔小迎在沁園的戀愛故事,反映了封建社會天真少女對美好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控訴了理想愛情被黑暗社會無情摧殘的人生悲劇。其初意應為元稹薄情寡義、始亂終棄的自責之作,然而文章結尾卻嘩眾取寵,有意“惡搞”,竟借張生之口,把鶯鶯說成“不妖其身,必妖於人”的“尤物”,為自己進行辯護,為後人談之詬病。但是,《會真記》文筆優美,刻畫細致,為唐時傳奇中之名篇。金代董解元創作的《西廂記諸宮調》的就是以此為藍本。到了元代,王實甫在《會真記》和《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創作了虛構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該劇具有較濃的反封建禮教色彩,描寫了書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侍女紅娘的幫助下,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元稹與白居易齊名,世人將他們並稱“元白”,其詩風以平易流暢著稱,號為“元白體”“元和體”,他們的作品被譽為“裏巷相傳,為之紙貴”。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