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水墨丹青故鄉情
——記焦作籍著名山水畫家申世輝
更新時間:2015-12-1 9:21:03    來源:焦作日報
  申世輝正在對即將完成的畫作進行最後修改。 本報記者 陳作華 攝
 
 

    核心提示

    家鄉的秀美山水,激發起他表現的欲望,他從此拿起畫筆,便一發而不可收,最終走上了繪畫之路。

    家鄉的奇特山水,是他寫生的素材和創作的源泉,為他點燃創作靈感,為他的畫作注入魂魄。

    他,就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申世輝先生,一個對故鄉焦作懷著濃濃深情的著名山水畫家。近日,本報記者專赴津門,探尋這位畫家的藝術成長之路。

    結緣水墨,隻因故鄉山水美

    一張七八米長畫案,畫案一角擱著叢林般密密麻麻的畫筆,四周牆上掛滿了尺寸不一的畫作,窗台和地板上擺放著奇石、陶瓷、根雕、宣紙……走進申世輝位於天津美術學院的工作室,記者看到的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天地。

    1959年,申世輝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他父親早年從我市修武縣西村鄉田坪村參軍入伍,抗美援朝結束後,其隨部隊來到天津,之後便定居在那裏。申世輝說,自己是在部隊大院裏長大的,小時候愛“武”勝於愛“文”。小學5年級時,他曾跟一位武林高手學習散打,但父母擔心他出去惹禍,上初中後就沒讓他再學下去,如果一直學習散打,他或許會走上武術之路。

    申世輝與筆墨結緣,是在他表舅家。表舅以幫人在家具或其他物件上臨摹齊白石的畫作為生,申世輝覺得十分有趣,回家後便時不時地拿著毛筆在紙上隨意而畫。而他真正愛上繪畫,是在見到家鄉的山水之後。

    “我被家鄉山水的秀美景色震撼了!”申世輝回憶說,1973年,他第一次跟著父親回到修武縣西村鄉田坪村。田坪村就在青龍峽景區的下遊,當時還沒有進行旅遊開發。他順著山溝向裏走,但見峭壁高聳、飛瀑流泉,一路走來,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那是我頭一次親身感受家鄉的大山,在震撼之餘,突然有了一種想表現的欲望:要是能把這美景畫出來就好了!回到天津後,我便借了一本《芥子園畫傳》,天天對照著臨摹。”申世輝說。

    那時,申世輝一邊工作一邊學畫,經常在下班後騎很長時間自行車到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宮美術創作組學習,或是到距家很遠的親戚家,找親戚當自己的模特來練習素描。後來,他有機會結識了天津美術學院的多位國畫教授,受到了大師的指點,又加上自己的努力,使他的繪畫水平快速提高,並於1981年順利考入天津美術學院繪畫係。

    進入大學後的申世輝忘我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他珍惜每一天,常常獨自在畫室學習到深夜,這也為他日後走上藝術道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親近自然,抒發激情繪丹青

    “老師曾經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作為畫家,宣紙就是你的土地,畫筆就是你耕耘的工具,你怎樣對待土地,土地就會給你怎樣的回報。這句話我一直銘記於心,並不斷鼓勵自己要勤奮、勤奮、再勤奮。”申世輝說。

    除了在畫案旁工作之外,申世輝把其餘時間都用在了野外寫生。而家鄉焦作,是他的主要寫生之地。幾十年來,他每年都要回家鄉兩三次。太行山山勢的起伏、褶皺、顏色,山間雲霧的濃淡、舒卷、變幻,讓他總也看不夠、畫不完。

    為了仔細觀察山岩、溪流、雲霧、煙雨的特點,申世輝經常在大山裏一住就是半個月,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外,他都在琢磨筆墨和畫法,直到畫出滿意的作品才肯結束當天的工作。

    “起初學習繪畫的那些年,我主要是向大自然學習,後來又帶著目的和課題回到家鄉。那時,我經常選擇在櫻桃熟時、樹葉紅時、連翹黃時回到焦作。有一次山裏下大雨,村支部書記給我打電話說溝裏的水多了,我連忙從天津趕回老家,就為了觀察山裏的溪水。”申世輝說。

    “一個畫家,要有相對固定的創作領域。一個畫家獨有的藝術語言,與其生活和文化背景緊密聯係。而故鄉的山水,給了我獨特的創作源泉。正是在不斷親近山水、師法自然的基礎上,我才把自然元素轉化為自己的水墨語言,才能讓自己的作品有別於他人,形成特有的藝術語言。”申世輝說,比如表現太行山人民抗戰精神的《青山無語樹豐碑》這幅作品,是他數次專門從天津回到修武縣的山門河口,反複觀察那裏的抗戰曆史遺跡,搜集創作素材,體會太行英雄的豪情壯誌後,才把畫中的山川表現得壯美、雄渾、有氣勢。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2009年,申世輝到百家岩寫生,回到天津後,他綜合了多次在百家岩搜集的創作素材,潛心創作,完成了力作《和風送暖百家岩》。該作品在2010年第六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中奪得金獎。近年來,申世輝還獲得了“中國十大傑出中青年山水畫家”“輝煌六十年中國山水畫六十強”等榮譽稱號。

    機緣巧合,絞胎紋理得妙筆

    申世輝繪畫技法全麵、創作不拘一格。在他的作品中,有的是運用以線條描寫山川的白描寫山手法,有的是運用線麵結合的勾皴一次完成法,有的是運用墨彩變換的濕畫法,還有的是運用渾厚華滋的積墨法。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潑墨散鋒大寫意山水畫。他說,這種創作手法是自己從故鄉絞胎瓷的色彩紋理中悟得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在家鄉寫生時常去當陽峪探尋宋窯遺址。一次,我到陶瓷四廠參觀,當時該廠正在發掘試燒絞胎瓷。我發現,絞胎瓷上的紋理如行雲流水,簡直就是高水平的大寫意山水畫,從那之後我經常去該廠臨摹瓷器上的花紋。”申世輝說。

    “然而,將瓷器上生動流暢的紋飾搬到紙上,看起來總顯得呆板。”申世輝說,“有一次,我試著將小毛筆散開去畫,沒想到效果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我由此悟得了散鋒運用的許多妙處,並在之後的寫生和創作中反複體會、運用,把畫麵表達得越來越好。

    從那以後,我常在創作中運用散鋒筆法。”

    “我最初用的是小毛筆,後來在一次寫生中改用了大筆散鋒,沒想到畫麵呈現出了另一番天地。我進一步領悟到潑墨散鋒筆墨之中的神奇,並由此步入了更為寬廣的水墨世界,不僅創作情懷得到了盡情抒發,而且使畫作更接近了大自然的神韻。”申世輝感慨道,“是家鄉瓷器的神韻,使我的山水畫技法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申世輝說,他的創作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步驟:意在筆先、大膽落筆、因勢利導、順勢鋪衍、隨意生發、細心收拾。其中,意在筆先和細心收拾是思考的過程,指的是作畫要有明確的主題;大膽落筆、因勢利導、順勢鋪衍、隨意生發都是情緒化的過程,是下筆時無拘無束、自由奔放的感覺。許多神來之筆、意外之趣其實都是在情緒化的瞬間得到的。細心收拾,意味著又回到了理性的階段。隻有掌握好既隨意又不失規矩的畫法,才能畫出高水平的作品。

    近年來,申世輝先後出版了《申世輝潑墨散鋒大寫意山水畫》《申世輝畫集》《申世輝作品集》《中國畫名師教學典範——山水的畫法》《竹子的畫法》《荷花的畫法》等專集和著作。此外,申世輝還受邀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人民大學畫院擔任“申世輝潑墨散鋒大寫意山水畫高研班”導師。

    申世輝的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獎,其畫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等重要場所懸掛。他先後在天津、深圳、茂名、汕頭等地舉辦了個人畫展,許多作品被收藏家珍藏。提起自己的成就,申世輝說,最需要感謝的是故鄉山水。故鄉的山水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是他山水畫創作的藝術土壤,是他藝術創作的心靈源泉。他說,今後還將繼續在家鄉的山水間行走,而這不僅與創作有關,也是他沉澱在心底深處的鄉情。

    歡迎提供采訪線索

    《天南地北焦作人》欄目記者聯係方式:

    熱線電話: (0391)8797351

    手機: 13938163209 QQ:1413787394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