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懷商與懷慶府商業文化
更新時間:2023-9-1 16:02:27    來源:焦作日報

  圖① 禹州懷幫會館門前的石獅子。

  圖② 禹州懷幫會館全景。

  懷商,懷慶府之商也。東漢時期,“雲台二十八將”之五、河內太守寇恂精心把治所打造成“殷實”“完富”之地和專供劉秀軍隊物資給養的豫北經濟文化之都。北魏、唐宋時期,河內商業及商業文化進一步發展,到了元、明、清時期,隨著懷慶轄區麵積不斷擴展,交通條件更為便利,百姓多以種植糧食、藥材、竹子、棉花、煙葉等為主,而且“四大懷藥”等特產成為朝廷貢品。明、清時期,河內縣城中商號店鋪林立,堂莊作坊遍地,懷藥交易空前繁榮,逐步形成了以懷藥商人為核心的懷慶商幫。民國《河南省誌》論及“河南之商人”時,多指“懷商”。

  懷藥成就懷商

  懷慶府具有豐富厚重的曆史文化,商品經濟非常發達,尤其是具有明顯地域特征、充滿神話傳說的“四大懷藥”,成為懷商興起、發展、壯大的物質基礎。

  “四大懷藥”原種最初生長在神農山及其周邊的太行山峽穀內。《神農本草經》記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宋《圖經本草》記載:“牛膝生河內山穀……”宋代醫學家蘇頌曰:“菊花處處有之,以覃地為佳。”《本草綱目》記載:“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

  “百裏懷川”出“懷藥”。隨著“懷藥”進入集市、廟會買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經營懷藥的商人,這些商人被稱為懷慶藥商,簡稱懷商。由若幹個懷商組成的商業聯合體被稱為懷慶藥幫或懷慶商幫,簡稱懷幫。明朝時期,懷慶府河內的藥材行、中藥鋪遍地林立,“千金之家,比屋可數。善封殖者,家累巨萬,不止十數而已”。

  懷商普遍敬奉藥王孫思邈,因為孫思邈不僅醫術高明、用藥如神、醫德高尚,還常在太行山一帶采藥行醫,並提倡種植“四大懷藥”。傳說,唐永淳元年,孫思邈病逝於河內圪壋坡,後被宋徽宗追封為“妙應真人”。因此,懷慶府一帶修建的藥王廟眾多。據史料記載,有河內城中的藥王廟、修武縣藥王洞、武陟縣藥王廟、溫縣孫真人廟、孟縣(州)孫真人廟、圪壋坡藥王廟等,而最有名且能保存下來,成為懷商、懷幫總會館的當屬河內縣城內的藥王廟。

  公元1787年,河內懷商籌資在城東南隅白廟門街附近、天鵝湖旁,創建了規模宏大的藥王廟。據清道光十九年《創建三皇閣碑記》記載:“廟創於乾隆五十二年,初竣於嘉慶十三年。增修四聖殿、對庭、瀟灑閣,竣於道光五年……道光五年始議建閣,是年開工……嗣修八卦亭,名醫牌位十二尊,上下神龕四座,東禪院一所,落成於道光十四年。”

  藥王廟的建成,不僅成為各方藥商祭祀藥王的廟宇,也是以“藥生會”為主體的懷幫商會總會辦公、接待、洽談懷藥貿易、製定行規公約的重要活動場所,具體辦公地點在後段的三進四合院。從廟內《各字號布施生息公捐碑》記錄來看,當時藥商業務興盛,單在城內的藥行就有同豐、和豐、協豐、協興、複興、三興公等商號,稱為貨棧的有保和堂、永春堂、同和堂等,加上藥店以及未統計名號的不計其數。

  藥王廟建成後,每年定期召開柳園藥材大會,每次會期15天至30天,加上“擔山”“走川”“跑水”的大力宣傳,來自全國多地的商人都會提前到會,祭祀藥王、敬香祈願、登記設攤、買賣貨物。後來,位處河內城東北沁河堤旁的柳園藥材會遷至東關大街,改稱“九九”藥材會。

  懷商譽滿天下

  懷商的主要支持者是縣、鄉兩級的城鄉會,城鄉會設正、副會長各一人,會內有監察和執事委員。據民國《沁陽縣誌稿》記載,當時河內城鄉會“轄同業公會12個,商號179家,會員384人”,商號中僅懷藥商號就占83家,幾近半數。

  懷慶藥商的具體組織者、領導者是“藥生會”,又叫懷幫商會,其一手聯絡城鄉會,一手服務個體懷商,並在長期業務往來中製定了具有約束力的懷慶藥材行規。規定懷幫主要是對外的商業集團組織,由入幫代表選出會長1人、副會長2~3人,經費從入幫商號年純利潤中抽取1%~2%,不足部分由大商號自願捐助。同時,還規定了入幫會的平等權力、待遇、義務以及應遵守的製度,包括貨物以質議價、圍盤跟盤、放秤放期、貨運借支、駐外會館設置等。

  懷商幫會在發展壯大中,以河內為基地,舟車轉運,渡黃河,入汜水,至禹州,然後經唐河、漢水,抵武漢、長沙、廣州等。1914年,懷商漂洋過海,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商品博覽會,會上“四大懷藥”受到青睞與讚譽,被譽為華藥。

  為了方便貨物交易,擴大經營規模,懷商先後在北京、天津、河北安國、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湖北武漢、湖南長沙和衡陽、江西樟樹、山西晉城等地籌建懷慶會館,總計不下數十家,特別是至今保存完好的禹州懷幫會館規模宏大,建築造價和質量上乘,且每一塊牆磚上均刻有“懷幫”二字,故懷幫會館在禹州享有“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幫一個殿”的美譽。

  懷商文化深厚

  懷慶府商幫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自己獨特的商業文化體係,那就是講信守義、吃苦耐勞、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樂善好施、同舟共濟等。

  廟會是懷商集市貿易的最初發展形式,也是懷商文化的標誌。每次廟會之前,負責召集集市的“執事”會提前張貼海報、發出聘函,並組織開展社火敬香、戲曲雜藝表演等形式吸引客商。據清道光《河內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有廟會的村鎮達164個。其中,古國邘邰靜應廟會非常有名。

  戲台、戲樓、戲劇也是懷商文化的重要內涵。懷商在廟會集市或者商會取得具大成就、分館奠基落成以及開辦慈善事業都會搭台唱戲,主動邀請興起於懷慶府的懷梆戲社前往各地演出助興。民國《沁陽縣誌稿》記載,宋、金、元時期河內有戲樓12座,明有戲樓32座,清有83座,幾乎商會所有駐外分館都有戲樓,如禹縣懷幫會館的戲樓,與山門相結合,建在麵闊18米、進深7米的台基上,麵南稱山門,麵北為戲樓,上為單簷歇山孔雀藍琉璃件飾頂,左右有鍾樓和鼓樓相伴。

  懷商還非常注重開辦私塾學堂,深化文化教育,培養愛國情操。坐落在天津曲店街的懷慶會館,由在津的“同德藥行”“協盛全”“新複興”等30多家懷商捐款修建。八國聯軍入侵天津時,霍元甲回鄉傳拳,曾在懷慶會館幫工,並以會館為依托參與社會活動。

  在經營過程中,懷商東家和掌櫃還善於選用有品行、能吃苦、肯實幹的人充實到經營崗位上。他們經常訓示徒弟:“做生意軟似棉,能舍千句話,不舍一分錢;十年讀書出了秀才,十年學不出買賣;生意何嚐沒學問,必須操心動腦筋。”

  每個懷商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思路,諸如“南京到北京,買家沒有賣家精”“招牌商號臉,好壞在打扮”。又如藥王廟現存的木牌樓,就是懷商文化的最好見證,其正麵楷書浮刻“濟世慈心”匾額,背麵為“恫瘝在抱”,兩麵扁額既是對孫思邈高尚醫德的高度讚譽,也充分展示了懷商救人濟世的高尚情懷。其他商號也會在門口貼上“遵古炮製”“童叟無欺”的宣傳標語,或撰刻一些期望生意興隆的對聯。

  保和堂在懷商當中是比較有名的,頗有商業文化底蘊。財東是孟縣(州)人杜有白。杜是一位進士,曾在廣東省任知縣10餘年,後棄官返鄉經商,獲利甚豐,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在河內勾樓街置地買房,創建保和堂。其之所以取名“保和堂”,突出的就是一個“和”字。

  同樣著名的“杜盛興”商號也很有文化氣息。“杜”是他們的姓氏,意指杜興信、杜興謨兄弟;“盛”來自對他們有知遇之恩的“來公盛”商號;“興”取自他們這一代的輩分用字,期望商號興旺、興隆。

董沁生
(圖片均為焦作日報資料圖片)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懷商與懷慶府商業文化
    2023-9-1 16:02:27    來源:焦作日報

      圖① 禹州懷幫會館門前的石獅子。

      圖② 禹州懷幫會館全景。

      懷商,懷慶府之商也。東漢時期,“雲台二十八將”之五、河內太守寇恂精心把治所打造成“殷實”“完富”之地和專供劉秀軍隊物資給養的豫北經濟文化之都。北魏、唐宋時期,河內商業及商業文化進一步發展,到了元、明、清時期,隨著懷慶轄區麵積不斷擴展,交通條件更為便利,百姓多以種植糧食、藥材、竹子、棉花、煙葉等為主,而且“四大懷藥”等特產成為朝廷貢品。明、清時期,河內縣城中商號店鋪林立,堂莊作坊遍地,懷藥交易空前繁榮,逐步形成了以懷藥商人為核心的懷慶商幫。民國《河南省誌》論及“河南之商人”時,多指“懷商”。

      懷藥成就懷商

      懷慶府具有豐富厚重的曆史文化,商品經濟非常發達,尤其是具有明顯地域特征、充滿神話傳說的“四大懷藥”,成為懷商興起、發展、壯大的物質基礎。

      “四大懷藥”原種最初生長在神農山及其周邊的太行山峽穀內。《神農本草經》記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宋《圖經本草》記載:“牛膝生河內山穀……”宋代醫學家蘇頌曰:“菊花處處有之,以覃地為佳。”《本草綱目》記載:“今人惟以懷慶地黃為上。”

      “百裏懷川”出“懷藥”。隨著“懷藥”進入集市、廟會買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經營懷藥的商人,這些商人被稱為懷慶藥商,簡稱懷商。由若幹個懷商組成的商業聯合體被稱為懷慶藥幫或懷慶商幫,簡稱懷幫。明朝時期,懷慶府河內的藥材行、中藥鋪遍地林立,“千金之家,比屋可數。善封殖者,家累巨萬,不止十數而已”。

      懷商普遍敬奉藥王孫思邈,因為孫思邈不僅醫術高明、用藥如神、醫德高尚,還常在太行山一帶采藥行醫,並提倡種植“四大懷藥”。傳說,唐永淳元年,孫思邈病逝於河內圪壋坡,後被宋徽宗追封為“妙應真人”。因此,懷慶府一帶修建的藥王廟眾多。據史料記載,有河內城中的藥王廟、修武縣藥王洞、武陟縣藥王廟、溫縣孫真人廟、孟縣(州)孫真人廟、圪壋坡藥王廟等,而最有名且能保存下來,成為懷商、懷幫總會館的當屬河內縣城內的藥王廟。

      公元1787年,河內懷商籌資在城東南隅白廟門街附近、天鵝湖旁,創建了規模宏大的藥王廟。據清道光十九年《創建三皇閣碑記》記載:“廟創於乾隆五十二年,初竣於嘉慶十三年。增修四聖殿、對庭、瀟灑閣,竣於道光五年……道光五年始議建閣,是年開工……嗣修八卦亭,名醫牌位十二尊,上下神龕四座,東禪院一所,落成於道光十四年。”

      藥王廟的建成,不僅成為各方藥商祭祀藥王的廟宇,也是以“藥生會”為主體的懷幫商會總會辦公、接待、洽談懷藥貿易、製定行規公約的重要活動場所,具體辦公地點在後段的三進四合院。從廟內《各字號布施生息公捐碑》記錄來看,當時藥商業務興盛,單在城內的藥行就有同豐、和豐、協豐、協興、複興、三興公等商號,稱為貨棧的有保和堂、永春堂、同和堂等,加上藥店以及未統計名號的不計其數。

      藥王廟建成後,每年定期召開柳園藥材大會,每次會期15天至30天,加上“擔山”“走川”“跑水”的大力宣傳,來自全國多地的商人都會提前到會,祭祀藥王、敬香祈願、登記設攤、買賣貨物。後來,位處河內城東北沁河堤旁的柳園藥材會遷至東關大街,改稱“九九”藥材會。

      懷商譽滿天下

      懷商的主要支持者是縣、鄉兩級的城鄉會,城鄉會設正、副會長各一人,會內有監察和執事委員。據民國《沁陽縣誌稿》記載,當時河內城鄉會“轄同業公會12個,商號179家,會員384人”,商號中僅懷藥商號就占83家,幾近半數。

      懷慶藥商的具體組織者、領導者是“藥生會”,又叫懷幫商會,其一手聯絡城鄉會,一手服務個體懷商,並在長期業務往來中製定了具有約束力的懷慶藥材行規。規定懷幫主要是對外的商業集團組織,由入幫代表選出會長1人、副會長2~3人,經費從入幫商號年純利潤中抽取1%~2%,不足部分由大商號自願捐助。同時,還規定了入幫會的平等權力、待遇、義務以及應遵守的製度,包括貨物以質議價、圍盤跟盤、放秤放期、貨運借支、駐外會館設置等。

      懷商幫會在發展壯大中,以河內為基地,舟車轉運,渡黃河,入汜水,至禹州,然後經唐河、漢水,抵武漢、長沙、廣州等。1914年,懷商漂洋過海,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萬國商品博覽會,會上“四大懷藥”受到青睞與讚譽,被譽為華藥。

      為了方便貨物交易,擴大經營規模,懷商先後在北京、天津、河北安國、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湖北武漢、湖南長沙和衡陽、江西樟樹、山西晉城等地籌建懷慶會館,總計不下數十家,特別是至今保存完好的禹州懷幫會館規模宏大,建築造價和質量上乘,且每一塊牆磚上均刻有“懷幫”二字,故懷幫會館在禹州享有“十三幫一大片,不如懷幫一個殿”的美譽。

      懷商文化深厚

      懷慶府商幫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自己獨特的商業文化體係,那就是講信守義、吃苦耐勞、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樂善好施、同舟共濟等。

      廟會是懷商集市貿易的最初發展形式,也是懷商文化的標誌。每次廟會之前,負責召集集市的“執事”會提前張貼海報、發出聘函,並組織開展社火敬香、戲曲雜藝表演等形式吸引客商。據清道光《河內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有廟會的村鎮達164個。其中,古國邘邰靜應廟會非常有名。

      戲台、戲樓、戲劇也是懷商文化的重要內涵。懷商在廟會集市或者商會取得具大成就、分館奠基落成以及開辦慈善事業都會搭台唱戲,主動邀請興起於懷慶府的懷梆戲社前往各地演出助興。民國《沁陽縣誌稿》記載,宋、金、元時期河內有戲樓12座,明有戲樓32座,清有83座,幾乎商會所有駐外分館都有戲樓,如禹縣懷幫會館的戲樓,與山門相結合,建在麵闊18米、進深7米的台基上,麵南稱山門,麵北為戲樓,上為單簷歇山孔雀藍琉璃件飾頂,左右有鍾樓和鼓樓相伴。

      懷商還非常注重開辦私塾學堂,深化文化教育,培養愛國情操。坐落在天津曲店街的懷慶會館,由在津的“同德藥行”“協盛全”“新複興”等30多家懷商捐款修建。八國聯軍入侵天津時,霍元甲回鄉傳拳,曾在懷慶會館幫工,並以會館為依托參與社會活動。

      在經營過程中,懷商東家和掌櫃還善於選用有品行、能吃苦、肯實幹的人充實到經營崗位上。他們經常訓示徒弟:“做生意軟似棉,能舍千句話,不舍一分錢;十年讀書出了秀才,十年學不出買賣;生意何嚐沒學問,必須操心動腦筋。”

      每個懷商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思路,諸如“南京到北京,買家沒有賣家精”“招牌商號臉,好壞在打扮”。又如藥王廟現存的木牌樓,就是懷商文化的最好見證,其正麵楷書浮刻“濟世慈心”匾額,背麵為“恫瘝在抱”,兩麵扁額既是對孫思邈高尚醫德的高度讚譽,也充分展示了懷商救人濟世的高尚情懷。其他商號也會在門口貼上“遵古炮製”“童叟無欺”的宣傳標語,或撰刻一些期望生意興隆的對聯。

      保和堂在懷商當中是比較有名的,頗有商業文化底蘊。財東是孟縣(州)人杜有白。杜是一位進士,曾在廣東省任知縣10餘年,後棄官返鄉經商,獲利甚豐,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在河內勾樓街置地買房,創建保和堂。其之所以取名“保和堂”,突出的就是一個“和”字。

      同樣著名的“杜盛興”商號也很有文化氣息。“杜”是他們的姓氏,意指杜興信、杜興謨兄弟;“盛”來自對他們有知遇之恩的“來公盛”商號;“興”取自他們這一代的輩分用字,期望商號興旺、興隆。

    董沁生
    (圖片均為焦作日報資料圖片)

    文章編輯:陳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