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文化焦作 > 正文

經典山陽

探尋焦作黑陶產業“立”字訣
更新時間:2019-7-9 9:51:13    來源:焦作日報

  由河南神農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把名為“蒸蒸日上”的茶壺,引起了與會專家的興趣。

記者 王瑋萱 攝

  沁陽黑陶小鎮中黑陶匠人康師傅的產品展示廳。

記者 王瑋萱 攝

  焦作陶瓷文化源遠流長,絞胎瓷、黑陶、天目瓷、黃河澄泥硯等傳統陶瓷燒製技藝在全國同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到了上世紀80年代,焦作現代陶瓷產業更是蜚聲全國。因而,進入本世紀,隨著傳統陶瓷燒製技藝被逐步恢複,傳統陶瓷產業初露端倪,一個關於複興焦作陶瓷產業的夢想,在焦作人心中點燃。

  如何做大做強焦作陶瓷產業?

  7月5日,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黑陶專業委員會、清華大學柴燒與環保項目組、河南省沁陽市文化旅遊公司主辦,沁陽市黑陶小鎮管委會、河南神農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陶文化高峰論壇暨沁陽黑陶傳承發展研討會在沁陽市隆重舉辦。研討會上,近40位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陶瓷文化研究專家各抒己見,共商焦作黑陶產業發展大計。

  期間,專家們提出的焦作黑陶產業“立”字訣,或對焦作陶瓷產業發展有所借鑒。

  走進沁陽黑陶小鎮

  專家稱小鎮建設求“特”不貪“大”

  古時的沁陽市山王莊鎮盆窯村,靠山近水可采煤,也一直是晉煤外運的交通要道。因而,千百年來,盆窯村山穀兩側,爐火騰騰,這裏的老匠人們在火與泥的凝練中,造就了神農黑陶獨特的藝術魅力,盆窯村也逐步形成了全國著名的四大黑陶生產基地之一。

  盆窯村毗鄰焦克路,初入村莊者乍一看,它與其他中原村莊無異。然而,沿著村內一條主路再往裏走,就見到了盆窯村的“原身”,一陣古風撲麵,兩三家閑來無事的製陶人係著藍布圍裙站在窯洞口張望著,有種穿越感。

  此次研討會的主要承辦方——河南神農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專家們,上世紀80年代,一場山洪將盆窯村“衝”到了更靠近山下的位置。山洪到來雖然不幸,但它讓盆窯村的老村與新村形成了鮮明對比,更利於當前黑陶小鎮的規劃。

  2016年以來,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傳承弘揚黑陶文化,盆窯村聘請了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景觀與規劃分院的專家,對黑陶園區進行規劃設計。山王莊鎮邀請了中國鄉村建設設計院對黑陶小鎮項目進行施工。目前,盆窯村19孔老窯洞已被修葺,先後建起了廣場、展覽館、窯洞工坊、工藝體驗館、茶樓等景觀設施,特色小鎮規模初現。

  黑陶小鎮建設已然激發了盆窯村的產業活力。老匠人康師傅從15歲開始做黑陶,至今已有50餘年。康師傅告訴記者:“前些年,盆窯村的窯洞是一個比一個爛,我就在爛窯裏燒些大盆大缸,補貼家用。去年,許多窯洞煥然一新,窯內不僅有窯爐,而且還建有產品展示區、體驗區。我一看高興壞了,就立馬租了一口窯,一年下來還接待了不少遊客,收入也比以前高了。”

  其實,像康師傅這樣的老匠人已開始在黑陶小鎮受益。然而,在專家們看來,沁陽黑陶小鎮的品牌之路才剛剛開始。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河南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名譽會長王愛純說,黑陶小鎮需要多產業融合,讓黑陶產業與文旅產業、康養產業緊密結合起來,打造最具南太行特色的黑陶小鎮。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碩士生導師章婷說,希望沁陽黑陶小鎮吸納不同種類的作品,讓相關企業家介入,讓這裏的小鎮成為中國黑陶文化的“大展廳”,遊客來到這裏可以全方位體驗黑陶文化的魅力。

  湖南理工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鄭斌說,類似“電商+黑陶”的產業嫁接方式可以在沁陽黑陶小鎮呈現,規劃者們應更多地關注黑陶產業與當下新興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黑陶小鎮特色。

  中國陶瓷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會長傅維傑是此次研討會的主持人,她在聽取了各位專家的發言後說:“關於特色小鎮建設,全國有許多成功案例,也有許多失敗案例,沁陽黑陶小鎮不要隨便去複製哪個小鎮,投資巨大的景德鎮陶瓷小鎮並不適合你們去模仿。”

  守正與創新相融

  專家指點焦作黑陶產業發展之路

  如何在傳承中創新,如何在創新中傳承,一直是焦作陶瓷產業在發展中討論最多的話題。

  討論會上,焦作文化學者介紹,盆窯黑陶以其“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聲如馨、硬如瓷”聞名天下。唐朝武則天在位時,盆窯村燒製的盾案、器皿被定為“禦製陶器”。明朝時期的蓮花紋大魚缸、牡丹花盆、壽缸、鼓瓶、青獅等陶品備受宮廷喜愛。盆窯黑陶還參加了1914年美國舊金山萬國商品賽會展出,備受好評,影響深遠。

  這些信息引起了與會專家的興趣,他們饒有興趣地提問:“武則天為什麼將盆窯黑陶列為貢品?盆窯黑陶當年為什麼能夠獲得萬國博覽會的金獎?研究、總結這些問題,就能找到盆窯黑陶的真正魅力,更有助於盆窯黑陶產業創新發展。”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第三、第四屆評委陶瓷組組長,原外經貿部中國工藝品進出口公司總裁,中國工藝美術名人協會名譽理事長劉培金說,在陶瓷產業發展中,一定要搞清楚什麼是需要保護的,什麼是需要弘揚的,創新的前提是守正,搞清了文化內涵,創新才更具活力。而創新是什麼呢?創新是根據社會需求,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而不是胡亂創新。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招生辦主任、清華大學柴燒與環保項目組負責人劉潤福說,傳承是什麼?傳承不僅僅包括技藝的傳承,也包括審美的傳承和創新的傳承。究其黑陶產業而言,匠人們既要挖掘傳統黑陶中的素材,還要學會分析為什麼要挖掘它、了解它。

  談起黑陶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來自山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燒製技藝傳承人、優秀黑陶生產企業家梁麗霞談道:“在生產中,我們十分注重黑陶文化內涵的傳承與創新,我們曾將十九大報告全文鐫刻在了黑陶鼎上,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講好黑陶故事,也要創新。”她的話引起與會專家熱烈的掌聲。

  傅維傑說,在產業發展中,傳承人既要搞藝術,又要搞營銷,難免顧此失彼,以至偏離方向。此時,政府應該搭建創新發展平台,解決傳承人困惑。

  產業發展需要合力,獨手難以撐天,要讓焦作黑陶產業“立”起來,並非一日之功。然而,正如我市黑陶文化傳承人、沁陽“神農陶”品牌創辦者湯麗所言:“隻要我們堅守文化自信,勝利就在前方。”

(記者 王瑋萱)

文章編輯:趙銀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相關信息:
    沒有相關文章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