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山陽尋跡 > 山陽尋跡 > 正文

經典山陽

《厚重懷川·穿越城市》係列之古溫探秘(二)
濟水靜流 古溫安好

更新時間:2015-11-10 9:44:42    來源:焦作晚報
  ①
  ②
 
   

  在上篇《河洛腹地——古溫》中,我們曾提到“溫”字有“氵”。北有沁水,南有黃河,濟水繞其間,滋潤著古溫大地。

  濟水,發源於王屋山,在古代是三隱三出的大河,和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是當時非常重要的河流。古往今來,濟水神秘莫測,三隱三出卻始終保持清雅之風,這給了無數文人墨客以談資。而這條深沉且清雅的河水,與古溫的淵源頗深,其作用可與黃河、沁水相比。因得濟水之利,古溫有了“富冠海內,天下名都”的美譽。

  如今,除了上遊(濟源市、溫縣境內)和下遊(山東境內)仍有河道及淺流外,濟水的身影已然難尋,而它曾經風流的身影卻還在中華大河的詞典裏風姿綽約。

  濟水與古溫有何淵源,它又對古溫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欲探古溫,必知濟水。

  在溫縣采訪時,記者問溫縣曆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繼峰:“對溫縣影響深且值得一寫的河流是什麼?”張繼峰毫不猶豫地說:“寫寫古濟水吧。”他介紹,溫縣境內的河流大大小小有13條,除了黃河和沁河,其餘河流都與濟水有關,比如豬龍河、蚰蜒河、老蟒河等溫縣境內的幾條主要河流,都是濟水的支流。

  通過張繼峰的一番講解,記者或許可以向讀者呈現這樣的結論:“古時,黃河在溫縣南部翻滾向前,與同為大河的濟水相衝、相撞。最終,濟水退落,黃河不斷奔流,其間便留下了大片肥沃的土地。而退落的濟水安靜流淌,千百年來滋養著古溫大地。”

  那麼,古濟水與古溫到底有何淵源呢?

  濟水漫流 在古溫大地開枝散葉

  10月30日,記者隨張繼峰來到溫縣招賢鎮上苑村西北處,這裏是古溫國舊址,從夏朝至三國末期,這裏一直是古溫治所。舊址一側的高地相傳是虢公台,春秋時虢仲曾率部在此盟誓後進攻晉國,這裏也曾是司馬懿討伐公孫淵路經家鄉時宴請眾鄉親的賀酒台。

  小小的村莊周圍,為何文化內涵如此豐富?張繼峰指著西邊一處低窪地說:“那邊就是濟水故道,在溫縣稱為豬龍河。上苑村位於豬龍河東側,河西側是孟州市城伯鎮的武橋村,古時也屬溫縣。後來,以豬龍河為界重新劃定了行政區域。”濟水滋養著古溫國,古溫人民在濟水兩岸發展出了先進的農耕文明。據說,古濟水在此向南與黃河相通,因而也成為了先秦時期諸國爭搶的要地。

  說起古溫國,它的得名也與濟水有些關係。溫縣古稱“溫”,這緣於境內有兩處溫泉。一處在今孟州市西北的趙和鎮冶牆村,離古溫國舊址上苑村10餘公裏,古時屬溫,泉水夏涼冬溫,流入湨(jú)水。另一處在今溫縣城西南。據乾隆四十二年《溫縣誌》載,該泉常溫,士忻以德(高潔之士因為它的品德而喜愛它),民利灌溉(百姓因為它的灌溉功能而受益),後因黃河的緣故湮絕數百年。

  湨水也作濟水。據乾隆四十二年《溫縣誌》載:“濟上接沇(yǎn)、湨二水。湨水出濟原(今作源)縣淙山,經孟縣東南至孟江口曲折而東,至沇河鎮會沇水,入溫縣界名為濟,曆虢公台東至平皋入於河。今故道盡淤沒,在坨塢即入河,不複經城南矣。”由此可以推斷,古溫泉水離濟水不遠,後又流入濟水。

  另據相關史料記載,濟水在溫縣入黃河,不過有兩個入口處,一是溫縣北的趙堡鎮平皋村一帶,還有一個是在如今的溫縣招賢鎮一帶。

  濟水故瀆於溫縣趙堡鎮北平皋村一帶入黃河。據《水經注·濟水》記載:“濟水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其後水流徑通,津渠勢改,尋梁脈水不與昔同矣。”另稱:“(濟水)於溫城(西晉至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的溫城,在今溫縣招賢鎮招賢村,與上苑村緊鄰)西北,東南出,逕(徑的繁體,意為流經)溫城北,又東逕虢公塚北。東南合奉溝水。(奉溝)水上承朱溝於野王(今沁陽市)城西,東南逕陽鄉城北。(故瀆並奉溝)又東南逕李城(今溫縣城)西。又逕墳城(今溫縣南張羌鎮陸莊村)西,屈而東北流,逕其城北。又東逕平皋城南,其水又南注於河也。”

  另,《水經注》稱:“濟水於溫城西北與故瀆分。南逕溫縣故城西,濟水南曆虢公台西。濟水南流注於河……今濟水自溫縣入河。”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貌的變遷,濟水在西漢末年出現淤沒,唐高宗時通而複枯。黃河又多次改道南侵,逐漸衝入濟水河床而入海。張繼峰說:“古溫城最輝煌的時刻應該是在漢代前後,而隨著濟水斷流或河道淤沒,古溫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也隨之發生嬗變。”

  好水肥田

  濟水滋養古溫農耕文明

  濟水沿岸滋養了古老的農耕文明。東漢後,濟水時斷時續。而到了清代,濟水在發源地仍被稱為千倉渠。“千倉”,顧名思義,糧食豐足。

  濟水水性平和且清澈,最適宜灌溉。武陟縣第一黃河河務局工作人員楊保紅在其《美麗黃河》一書中說:“濟水灌溉見於史冊的主要是唐代修建的千倉渠、千功渠,但濟水、湨水的灌溉等開發利用或許早於沁水。”此話的重要依據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提到了19個重要的貿易城市,其中就有軹縣和溫縣。他說:“溫、軹,西賈上黨,北賈趙、中山……河濟之間千樹荻,坐以致富。”桓寬的《鹽鐵論·通有》也說:“(溫、軹)富冠海內,皆為天下名都。”根據這兩條史料,楊保紅分析,漢代的軹縣包括今濟源市大部,溫縣包括今溫縣西部與孟州市東部,漢代的軹縣與溫縣基本上就在濟水與湨水所經處,而且兩縣賴以致富的荻與鹽均與水有關。

  記者查尋了一些資料,發現曾任河陽節度使、禮部尚書的唐人溫造(濟源人)通過科學規劃,使古濟水得到了綜合開發利用,被人稱為開發濟水灌區的始祖。又有人指出,豬龍河的名字可能與用竹籠裝石築壩攔水有關,“豬龍”與“竹籠”音同。

  濟水流經溫縣的支流眾多,至今一些河段仍有灌溉作用,比如蚰蜒河、老蟒河。

  此外,濟水也是古溫小麥作為貢品外運的重要通道。《禹貢》中4條貢道與濟水有關,稱兗州的貢品“浮於濟、漯,達於河”。兗州,在大禹定九州時曾以濟水為坐標,將黃河、濟水之間劃定為兗州。《禹貢》中的這句話是指,兗州運送貢品的船隻行於濟水、漯水,到達黃河後運往冀州。另外3條貢道分別是:青州的貢品“浮於汶,達於濟”,是指青州運送貢品的船隻行於汶水(濟水支流),到達濟水;徐州的貢品“浮於淮、泗,達於菏”,是指徐州運送貢品的船隻行於淮河、泗水,到達菏澤;揚州的貢品“沿於江、海,達於淮、泗”,是指從揚州運送貢品的船隻沿著長江、黃海到達淮水、泗水。這3個州中,徐州、揚州運送貢品的船隻雖然沒有明寫通往濟水,但徐州、揚州運往冀州的貢品必須經淮水、泗水到達與濟水相通的菏澤,才能最終到達冀州王都。從這些記述還可以看出,夏代的濟水和黃河已經相互交叉,船隻可以通達。

  古溫親近濟水,與黃河相望,曆史上可謂交通要道。2006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溫縣徐堡龍山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小麥。這充分證明,在夏之前,古溫人已開創了先進的農耕文化。另有史料顯示,春秋時,古溫小麥已經是進貢佳品。那麼,這些小麥是如何抵達王都的呢?濟水自然是一條便捷的通道。

  千百年來,濟水流域物華天寶,名人輩出,在溫縣便有卜子夏、司馬懿、郭熙等,他們曾生於濟水之旁,長於濟水之旁,也曾作詩文讚美濟水。

  如今,濟水或變細流或已幹涸。但是,在炎黃子孫的記憶裏,濟水始終是一個難舍的情結。古溫有幸,得濟水之利,被譽為富冠海內、天下名都,並積澱出源遠流長的濟水文化。

  圖① 流經溫縣的濟水支流蚰蜒河。

  (本報資料圖片)

  圖② 溫縣曆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繼峰(左)和本報記者探訪古遺址。

  本報記者 楊 銘 攝

文章編輯:韓笑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