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即時滾動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山陽尋跡 > 山陽尋跡 > 正文

經典山陽

《厚重懷川·穿越城市》係列之探秘古溫(四)
——嶺上人家(下)

更新時間:2015-11-24 16:56:04    來源:焦作晚報
如今,仍有眾多的溫縣百姓居住在清風嶺遺存的荒嶺上。 本報記者 楊 銘 攝
    清風嶺,這個隻是一道殘破的普通黃土嶺,卻可以延展至厚重懷川曆史的深處,見證懷川文明的起源。如今,除了嶺上偶爾可見的殘垣斷壁外,清風嶺在史書中的痕跡甚少,以至於難覓蹤跡。

    明知曆史文化積澱深厚,卻在史冊中難覓蹤跡。探問古溫,探問清風嶺,記者仿佛在時空隧道中來回穿梭,反複體驗著久遠曆史的真實感。

    清風嶺在史書中為何難覓蹤跡?記者想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古溫曆史過於久遠,先秦人文是古溫曆史的亮點,而此時成熟的地理史書甚少,清風嶺或許作為嵩山的餘脈(也有人認為其不是嵩山餘脈),沒有獨立記載於史書中;二是先秦時期,清風嶺已作他名,被頻頻泛濫的黃河水衝跨之後無曆史記載;三是清風嶺原本是平原,在黃河水的衝刷之下泥沙堆積,從而在漫長的曆史中逐漸形成土嶺。

    盡管如此,清風嶺卻是真實地存在,在浩瀚如煙的曆史中依舊能夠找到關於它的蛛絲馬跡。記者通過多方查尋資料,找到了一些關於清風嶺的有趣話題。

    ■話題一

    清風嶺與中國知名情詩《關睢》

    《詩經》首篇《國風·周南·關雎》的首句“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大多數人耳熟能詳。那麼,大家有無仔細思量過“在河之洲”中的“洲”到底在哪裏呢?據有關專家考證,它可能就在孟津至溫縣的清風嶺沿線,也有可能在河洛口正對著的溫縣清風嶺區域。

    在史書中查尋清風嶺的痕跡時,記者找到了我國知名語言文學專家周明初的一篇關於考證《詩經》中“河洲”形成原因的文章,讀來很有意思。

    河,西漢以前專指黃河,不作通名用。“黃河”兩字始見於《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其中稱:“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愛及苗裔。”雖說如此,西漢以後,古人還是習慣以“河”專指黃河。因而,“在河之洲”中的“河”指的便是黃河。

    那麼,《關睢》中的“河洲”在黃河沿線的什麼地方呢?周明初考證,《禹貢》《史記·河渠書》《漢書·地理誌》《溝血誌》等史書中均沒有提及黃河中有洲。不過,《水經注·河水》(卷五)中多次提到過“洲”或“渚”。其中,《水經注·河水》(卷五)中的表述最能指向“河洲”的所在。

    記者查閱了《水經注·河水》(卷五),其中有四處提到了“渚”。其一稱:“河水又東徑洛陽縣北,河之南岸有一碑,(碑)北麵題雲:洛陽北界,津水二渚,分屬之也。”

    其二稱:“晉朝郭頒的《魏晉世語》曰,晉文王之世,大魚見孟津,長數百步,高五丈,頭在南岸,尾在中渚。”

    其三稱:“縣北有山臨河,謂之崟原丘,其下有穴,謂之鞏穴,言潛通淮浦,北達於河。直穴有渚,謂之鮪(wei,形狀如垂體的魚類,此處指‘尾’)渚。”

    其四稱:“洛水從縣西北流注之,於鞏縣東徑洛汭,北對琅邪渚,入於河,謂之洛口矣。”洛口北“琅邪渚”在古溫境。

    “渚”與“洲”同義。因而,通過以上所述,周明初得出這一結論:“《水經注·河水》(卷五)中所言諸洲,除最末一洲在今溫縣以外,其餘諸洲均在今河南孟津至溫縣間的黃河中。”

    周明初又稱,《詩經》中的“周南”是指以洛陽為中心,北至黃河,南及江漢流域。因而,《周南·關睢》所言的“河洲”當在洛陽北郊之河中。

    然而,“河洲”究竟是指孟津至溫縣諸洲中的哪個洲呢?《水經注·河水》(卷五)中稱:“洛陽縣北,水二諸分屬之。”其所指之洲是在周朝故址洛陽正北,離洛陽最近,且此洲麵積最大。

    黃河出孟津後,其南岸有邙山,北岸有清風嶺,它跨過最後一道出山口隨即進入中原地區,河穀從此驟然開闊。河流由緊縮段入擴張段,流速下降,水勢趨緩,由黃土高坡衝刷下來的泥沙逐漸積澱於此。另外,孟津至溫縣段河流側蝕較為顯著,故此段河道較淺平,易於泥沙堆積。洪水期,暴雨衝刷高坡之稀鬆土層,沙隨水下,沙多於水,入寬淺段河道時來不及流走,因此造成泥沙淤積。當枯水期時,水流量小且流勢緩慢,也易於泥沙沉澱。這樣,日積月累、年複一年,河洲逐漸形成。

    除了通過黃河水流經之地判斷《詩經》中“河洲”的範圍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古時溫縣的地貌進一步判斷“河洲”有可能在古溫境內。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古溫文明的最早起源地應在今溫縣城東南一帶。在這裏,黃河水似脫韁的野馬在其東南奔流,濟水由北而來,沁水也在其北奔流,最終它們在武陟境入黃河。因而,古時的溫縣四麵環水,清風嶺嶺下有大片大水衝刷而來的沃土。

    ■話題二

    清風嶺與大禹治水的淵源

    清風嶺是不是嵩山的餘脈,它與《禹貢》中記載的大伾山是否存在關聯,大禹治水時是否曾在清風嶺“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呢?若能找到確鑿的證據,或許就能解開清風嶺的“身世之迷”。

    清風嶺是橫亙在黃河北岸的一道天然屏障。據乾隆五十四年《武陟縣誌》載:“清風嶺,在縣南十裏,西連孟、溫,蜿蜒而東,南接廣武,抵於黃沁之彙流,中多名刹。”就此可推斷,古時的清風嶺先是東西走向,進而折向東南接今滎陽界的廣武山,其間攔截黃河水,而終難抵黃河水的衝擊,坍塌入河底。

    談及此處,記者還要提一提一座隻存在於史書中的大山——大伾山,清風嶺有可能是其被黃河水衝刷而留下的殘餘。由於大伾山存在多處學術爭議,所以很難判斷出清風嶺的地緣歸屬。

    最早記載大伾山的是戰國時期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其中稱:“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於砥柱。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於大海。”據相關研究者推斷,古書中的大伾山是位於獲嘉、武陟、滎陽一帶的黃土山,隻是已經在黃河水的衝刷下塌陷得無影無蹤了。由此可推論,大伾山是座獨立的山脈,由於相近的地緣關係,清風嶺或為其餘脈。

    然而,《鄭州黃河誌》主編王法星認為,清風嶺與大伾山同屬嵩山餘脈。他稱:“郇封嶺(在武陟境,已消失)是其(指大伾山)北麓,清風嶺是其被(黃河水)腰斬的殘餘。整座大伾山是嵩山的餘脈,它從洛汭東岸起,逶迤東北行,越過清風嶺,至郇封嶺與黃河伴行……諸山體總寬可達百裏之遙,總麵積在100平方公裏以上。”

    溫縣知名文化人楊連仲為記者提供了另一種觀點。他在研究清風嶺形成的原因時曾談到兩種可能:一是黃土高原的塵土被風裹挾,在此落下,經長久積落而形成清風嶺;二是清風嶺原和邙山為一體,後被黃河浪濤衝開,一分為二,南為邙山,北為清風嶺。清風嶺原高數十丈,經千百年來的風雨剝蝕及人類破壞,現在已基本被夷為平地。但是,楊連仲並未提供更為詳實的“清風嶺原和邙山為一體”的依據。

    楊連仲告訴記者,《尚書·禹貢》載:“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這段話可能是指,大禹治水時在清風嶺處開了一個口子,並將聚集在王屋山和太行山之間的濟水導流入黃河。據相關史料載,濟水在古溫可能有兩處入河地:一是今溫縣西南的招賢鄉上苑村(從夏至三國時期古溫治所)東南一帶;二是今溫縣趙堡鎮平皋村東南一帶。如果這些史料可以相互印證,那麼,高聳的清風嶺也應是大禹治水時的一座豐碑。

    一番考證,難有定論。清風嶺在今人心中始終是一個謎團,它的迷底或許早已沉入濤濤的河水之中,埋在了厚厚的泥沙之下。然而,清風嶺與奔流的河水一起造就了繁榮一時的古溫景象,這樣的功績令世世代代的古溫人銘記,即使如今它隻剩下殘垣斷壁。

文章編輯:李洋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廣告服務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網友幫忙團熱線:(0391)8797395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395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郵編:454002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 舉報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號 報業·國貿大廈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