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牢記職責使命 打造過硬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
更新時間:2016-2-23 8:40:20    來源:人民日報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在19日舉行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

  總書記的講話,在廣大新聞工作者和新聞院校教職人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新聞工作者要牢記職責使命,積極改革創新,努力提高本領,轉作風改文風,用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答卷。

  牢記職責使命

  ——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不斷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

  大家表示,這“48個字”及相關論述,體現了黨中央對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確要求,為新聞輿論戰線不負重托、履職盡責指明了努力方向。

  如何堅持正確方向、找準坐標定位?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地方記者部新聞聯播組製片人張宇珺說,新聞工作者要打通“現場”和“立場”,接通“天線”和“地線”,拿出群眾愛看、服務大局的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在輿論場上贏得主動,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盡最大努力凝聚共識,更好服務中心工作。

  山東師範大學新聞係主任常慶認為,政治家辦報一直是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核心要求,在當今多元化的傳播形態中更要突出政治家辦報的原則。“新形勢下堅持政治家辦報,就是要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傳播黨的理念、主張、方針、政策,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公眾,凝心聚力,彙聚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強大力量。”

  “總書記的講話讓廣大新聞工作者堅定了在媒體融合大背景下的責任擔當和堅持堅守。”遼寧日報集團總編輯丁宗皓表示,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黨報姓黨”立場,將牢牢把好政治關和輿論導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文中有導向,筆下有千鈞。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台黨委書記、台長康堅表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黨性原則是新聞媒體做好新時期輿論工作的前提。隻有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才能做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積極改革創新

  ——全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新聞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要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他強調,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製、機製,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廣大新聞工作者表示,總書記講話將極大推動新聞輿論戰線改革創新,促進新聞工作者全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打鐵還要自身硬”,甘肅日報社社長馬克利說,麵對互聯網時代紛繁複雜的輿論傳播格局,要切實承擔起引導輿論、凝心聚力的責任,媒體人必須要有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新的本領。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誌安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圍繞新時期的新聞輿論工作,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輿論工作,需要把握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國情單”,為公眾提供理性的“認知框”,尋找輿論引導的“話語包”。

  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記者李昕意表示,新形勢下媒體的自身建設尤為重要,隻有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才能促進整個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今很多媒體人都在努力向全媒體人才方向發展,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媒體生態,越發要求記者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與時俱進的思維、眼光。”現代快報的青年記者金風說,總書記提出的“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將成為每一名記者職業發展的目標與追求。

  廣州日報總編輯李婉芬認為,目前傳媒格局深刻變革、輿論形勢錯綜複雜,黨報既麵臨著巨大挑戰,也麵臨著曆史機遇。“我們一定要善於研究、敢於變革,不斷創新方法手段,大力推動媒體融合,實現高效傳播,搶占輿論高地,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轉作風改文風

  ——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無論是召開座談會還是在3家中央媒體實地調研,新聞工作者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是總書記的關注點之一。他強調,新聞工作者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這一要求的實質,是解決新聞輿論隊伍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和態度問題,是樹立正確的新聞立場和新聞理念的問題。

  新華社國內部記者孫鐵翔回憶起自己向總書記彙報到河北正定塔元莊村“走基層”的情況,深有感觸地說:“總書記鼓勵記者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這是我們做好新聞工作的一大關鍵。隻有沉下心、俯下身,與人民群眾心氣相通、血肉相連,才能得到真正有價值的報道素材,才能更好地凸顯新聞的品格與力量。”

  “新聞靠腳板走出來,靠田間地頭聊出來。‘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站在田埂上找感覺’被大家視為新聞采寫的‘真經’。隻有到基層,才能把握社會脈搏的律動;隻有到基層,觀察、思考問題才能深入;隻有到基層,寫出的新聞作品才有感染力、生命力和吸引力。”人民日報浙江分社社長王慧敏認為,媒體競爭說到底是傳播內容的競爭。傳統媒體欲在競爭中占領先機,必須在傳播內容上下功夫,將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精對新,以深對快。而要做到“精”“深”,就必須“沉下去”“走基層”。

  齊魯晚報記者張剛16年來堅持跑社區,成為老百姓信任的“胡同記者”。他說,基層是新聞富礦,新聞工作者隻有眼往下看,腳往下跑,才能寫出真正反映社會實際、又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應當成為新聞工作者共同的職業遵循和操守,每一名新聞人應在職業生涯中做到知行合一、身體力行。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執筆記者史競男,參與記者王凱蕾、王海鷹、淩軍輝、李錚、薑偉超、龐明廣)

文章編輯:殷愛萍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牢記職責使命 打造過硬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
2016-2-23 8:40:20    來源:人民日報
    “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在19日舉行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

  總書記的講話,在廣大新聞工作者和新聞院校教職人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新聞工作者要牢記職責使命,積極改革創新,努力提高本領,轉作風改文風,用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新聞作品,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答卷。

  牢記職責使命

  ——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增強政治家辦報意識,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不斷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

  大家表示,這“48個字”及相關論述,體現了黨中央對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確要求,為新聞輿論戰線不負重托、履職盡責指明了努力方向。

  如何堅持正確方向、找準坐標定位?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地方記者部新聞聯播組製片人張宇珺說,新聞工作者要打通“現場”和“立場”,接通“天線”和“地線”,拿出群眾愛看、服務大局的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在輿論場上贏得主動,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盡最大努力凝聚共識,更好服務中心工作。

  山東師範大學新聞係主任常慶認為,政治家辦報一直是黨的新聞宣傳工作的核心要求,在當今多元化的傳播形態中更要突出政治家辦報的原則。“新形勢下堅持政治家辦報,就是要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傳播黨的理念、主張、方針、政策,以正確的輿論引導公眾,凝心聚力,彙聚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強大力量。”

  “總書記的講話讓廣大新聞工作者堅定了在媒體融合大背景下的責任擔當和堅持堅守。”遼寧日報集團總編輯丁宗皓表示,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黨報姓黨”立場,將牢牢把好政治關和輿論導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文中有導向,筆下有千鈞。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總台黨委書記、台長康堅表示,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黨性原則是新聞媒體做好新時期輿論工作的前提。隻有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才能做好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積極改革創新

  ——全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新聞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要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他強調,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製、機製,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廣大新聞工作者表示,總書記講話將極大推動新聞輿論戰線改革創新,促進新聞工作者全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打鐵還要自身硬”,甘肅日報社社長馬克利說,麵對互聯網時代紛繁複雜的輿論傳播格局,要切實承擔起引導輿論、凝心聚力的責任,媒體人必須要有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新的本領。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誌安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圍繞新時期的新聞輿論工作,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好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輿論工作,需要把握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的“國情單”,為公眾提供理性的“認知框”,尋找輿論引導的“話語包”。

  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記者李昕意表示,新形勢下媒體的自身建設尤為重要,隻有不斷強化自身建設,才能促進整個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今很多媒體人都在努力向全媒體人才方向發展,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媒體生態,越發要求記者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與時俱進的思維、眼光。”現代快報的青年記者金風說,總書記提出的“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將成為每一名記者職業發展的目標與追求。

  廣州日報總編輯李婉芬認為,目前傳媒格局深刻變革、輿論形勢錯綜複雜,黨報既麵臨著巨大挑戰,也麵臨著曆史機遇。“我們一定要善於研究、敢於變革,不斷創新方法手段,大力推動媒體融合,實現高效傳播,搶占輿論高地,切實提高黨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轉作風改文風

  ——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無論是召開座談會還是在3家中央媒體實地調研,新聞工作者深入群眾、深入實際開展調查研究,是總書記的關注點之一。他強調,新聞工作者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這一要求的實質,是解決新聞輿論隊伍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和態度問題,是樹立正確的新聞立場和新聞理念的問題。

  新華社國內部記者孫鐵翔回憶起自己向總書記彙報到河北正定塔元莊村“走基層”的情況,深有感觸地說:“總書記鼓勵記者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這是我們做好新聞工作的一大關鍵。隻有沉下心、俯下身,與人民群眾心氣相通、血肉相連,才能得到真正有價值的報道素材,才能更好地凸顯新聞的品格與力量。”

  “新聞靠腳板走出來,靠田間地頭聊出來。‘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站在田埂上找感覺’被大家視為新聞采寫的‘真經’。隻有到基層,才能把握社會脈搏的律動;隻有到基層,觀察、思考問題才能深入;隻有到基層,寫出的新聞作品才有感染力、生命力和吸引力。”人民日報浙江分社社長王慧敏認為,媒體競爭說到底是傳播內容的競爭。傳統媒體欲在競爭中占領先機,必須在傳播內容上下功夫,將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以精對新,以深對快。而要做到“精”“深”,就必須“沉下去”“走基層”。

  齊魯晚報記者張剛16年來堅持跑社區,成為老百姓信任的“胡同記者”。他說,基層是新聞富礦,新聞工作者隻有眼往下看,腳往下跑,才能寫出真正反映社會實際、又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應當成為新聞工作者共同的職業遵循和操守,每一名新聞人應在職業生涯中做到知行合一、身體力行。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執筆記者史競男,參與記者王凱蕾、王海鷹、淩軍輝、李錚、薑偉超、龐明廣)

文章編輯:殷愛萍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