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奮進的春天| 引領長三角高質量發展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交出建設兩周年“成績單”
更新時間:2023-2-28 17:24:57    來源:東方網

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又一重大布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出台兩年以來,三省一市堅持掛圖作戰、狠抓落實,圍繞著力建設國際化中央商務區、著力構建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著力提高綜合交通管理水平、著力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能力,加快把“大虹橋”新藍圖轉化為施工圖和實景圖。

“大商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兩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圍繞做強優勢產業、做大經濟規模,集聚一批國內外高能級企業、機構、平台,力爭體現經濟發展高密度、高質量、高產出、高效益。

總部經濟集聚升級成效明顯。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內資總部企業、貿易型總部企業發展支持政策先後出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內資總部項目儲備庫相繼建立,商務區累計吸引各類總部企業500餘家。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和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服務中心揭牌運作,“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打造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推介暨項目集中簽約大會”成功舉辦,23個民營企業項目集中簽約。虹橋臨空跨國公司(總部)科創園、南虹橋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虹橋新慧總部灣等總部基地加快建設。

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顯著提升。創設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加快彙聚一批知名度高、專業性強、在業內有影響力的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等法律服務機構,目前已落地40家。長三角仲裁一體化發展聯盟、上海仲裁委員會虹橋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簽約落地。依托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吸引一批海內外民航總部、航空貨運總部及關聯企業、航空聯盟及機構入駐。全力推進金山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建設和華東無人機空港建設,打造無人機產業集聚區、應用場景試驗區及規製標準首發地。蘇州與中國商飛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全力打造航空航天產業基地。嘉興與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合作建設長三角分院,共同打造一流智能檢測科研服務平台。

國際貿易創新發展態勢加快呈現。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蘇州工業園區和昆山三個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持續推進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深化新型離岸國際貿易試點,率先推出長三角一體化真空包裝貨物海關查驗協同等創新性舉措。嘉興電子商務產業園獲評“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中國(嘉興)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建成開通,平均訪問時延性能提升11.6%。“中歐班列—上海號”從“大虹橋”始發,實現中歐線、中俄線、中亞線三大主要線路全覆蓋,2022年累計開行53列、總貨值13億元。

金融賦能實體經濟作用進一步增強。製定出台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專項政策,累計推薦三批次共177家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依托自由貿易賬戶體係建設,高效開展資金結算彙兌、投融資、資產管理、全功能一體化資金池搭建等業務。積極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範圍內符合條件的項目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工作,蘇州工業園區REITs、合肥高新創新產業園REITs、東久新經濟產業園REITs、華潤有巢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等一批基礎資產位於“大虹橋”的REITs項目先後發行上市。上海、合肥、嘉興等地獲批建設國家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合肥國際金融後台服務基地建設方案初步完成,持續彙聚科創產業金融資源,落地15家金融機構總部級綜合基地、50餘家區域性金融機構總部。

“大會展”功能進一步強化

兩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充分發揮作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的平台優勢和溢出效應,加快集聚國際國內高端展覽會議,著力拓展會展產業內涵,推動“大會展”成為服務國內外企業搶占全球貿易製高點的戰略支撐。

第五屆進口博覽會吸引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企業參展,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735.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9%。海外新商品通過“進博會上首次亮相、跨境電商零售首次貿易”進入我國市場的路徑探索形成。文物免稅政策紅利逐步放大,自第四屆進博會設立文化藝術品專區以來,共有40件、價值7.22億元文化藝術類展品享受進博會展期內銷售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款1.31億元。

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以“激發全球開放新動能共享合作發展新機遇”為主題,並成功舉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分論壇暨2022年虹橋HUB大會,彙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國際機構負責人、國內知名學者等為深刻詮釋開放共享理念、充分挖掘核心功能、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獻計獻策。

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完善功能,在蘇州、嘉興、合肥等地設立17個分中心,高效滿足各地消費升級需求。東浩蘭生“一帶一路”進口商品展銷中心、國際時尚創意展示交易中心等“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能級持續提升。虹橋國際會展產業園揭牌運行,集聚國內外知名會展行業頭部企業、會展上下遊配套企業200餘家。蘇州虹橋中央商務協作區建設卓有成效,蘇州國際會展中心等周邊設施加快落地。世界製造業大會、世界聲博會等產業類專業展會在合肥成功舉辦。

“大交通”功能進一步夯實

兩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客貨運功能日益完善,內外交通聯結更加通暢,流量和要素聚合,以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的長三角主要城市群與國際交流更趨密切。綜合運輸一體化推進發展,“空鐵聯運”產品開通蘇浙皖大部分城市經上海前往國內各通航城市的雙向聯運,產品覆蓋全國樞紐城市41個、通達645個火車站點。蘇州工業園區創新打造數字貨站,通過滬蘇信息共享推動蘇州虛擬貨站無縫對接上海機場。

圍繞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與蘇浙皖周邊站點協同發展,擴大虹橋火車站對長三角周邊高鐵網絡輻射範圍,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滬蘇嘉城際線等一批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實現開工;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機場聯絡線、軌道交通2號線西延伸、13號線西延伸,合肥新橋機場S1線等項目開工建設;嘉閔線北延伸、滬乍杭鐵路等跨省市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蘇州高鐵北站等進一步增強樞紐功能,強化與虹橋深度融合。

港口集疏運體係持續完善。太倉港著力推進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深化與上海港“滬太通”合作,滬太兩港持續加大運力投入,打造長三角港口一體化合作的重要範例。嘉興港充分發揮長三角海河聯運樞紐鏈接點作用,創新推出“全程轉關、一次辦理”模式,成功列入2022年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合肥獲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蕪湖長江LNG內河接收(轉運)站項目LNG加注站、LNG集裝箱碼頭投入使用。

“大科創”功能進一步做實

兩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圍繞優勢產業,加快集聚市場化創新主體,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持續增強,跨區域創新協作機製逐步形成,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耦合共生。

蘇州市與上海市嘉定區簽署高質量推進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新一輪九方麵27項合作舉措,探索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昆山、太倉、相城積極參與國家智慧交通先導試驗區建設,拓展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大眾新能源汽車落戶合肥。長三角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長三角汽車半導體創新聯盟成立。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在蘇州工業園區召開成立大會,首批吸引65家會員單位加入,合力推動跨區域產業優勢互補、分工協助和產業鏈協同創新。依托複旦國際醫療園區等,集聚落地信達生物、雲南白藥、威高等知名生物醫藥研發總部,初步形成集研發、臨床、服務於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圍繞大虹橋生命科學創新中心建設,打造以丹納赫為引領的醫療總部園、聯影智慧醫療產業園、生命科學研發中心等一批園中園。

全球數字貿易港建設全麵推進,“虹橋之源”在線新經濟生態園、北鬥數字基地、北虹橋國家文化數字出版基地等平台加快培育,累計集聚規模以上數字企業2200多家,包括攜程、愛奇藝、科大訊飛等一批數字領域領軍和獨角獸企業。彙聚央行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長三角數字金融數據中心等國家級數字金融平台,蘇州市長三角數字金融產業研究中心成立,滬蘇聯動開展長三角區域數字人民幣試點。鬆江工業互聯網生態服務涵蓋滬蘇浙皖等12個省市,賦能企業超30萬家,連接設備超380萬台;嘉興國家互聯網產業國際創新園內柔性電子技術應用研發製造中心暨國家實驗室項目開工建設,爭創南湖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嘉興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獲評國家“千兆城市”。

文章編輯: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奮進的春天| 引領長三角高質量發展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交出建設兩周年“成績單”
    2023-2-28 17:24:57    來源:東方網

    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又一重大布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出台兩年以來,三省一市堅持掛圖作戰、狠抓落實,圍繞著力建設國際化中央商務區、著力構建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著力提高綜合交通管理水平、著力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能力,加快把“大虹橋”新藍圖轉化為施工圖和實景圖。

    “大商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兩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圍繞做強優勢產業、做大經濟規模,集聚一批國內外高能級企業、機構、平台,力爭體現經濟發展高密度、高質量、高產出、高效益。

    總部經濟集聚升級成效明顯。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內資總部企業、貿易型總部企業發展支持政策先後出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內資總部項目儲備庫相繼建立,商務區累計吸引各類總部企業500餘家。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和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服務中心揭牌運作,“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打造長三角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推介暨項目集中簽約大會”成功舉辦,23個民營企業項目集中簽約。虹橋臨空跨國公司(總部)科創園、南虹橋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虹橋新慧總部灣等總部基地加快建設。

    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顯著提升。創設虹橋國際中央法務區,加快彙聚一批知名度高、專業性強、在業內有影響力的律師事務所、仲裁機構、公證機構、司法鑒定機構等法律服務機構,目前已落地40家。長三角仲裁一體化發展聯盟、上海仲裁委員會虹橋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簽約落地。依托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吸引一批海內外民航總部、航空貨運總部及關聯企業、航空聯盟及機構入駐。全力推進金山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建設和華東無人機空港建設,打造無人機產業集聚區、應用場景試驗區及規製標準首發地。蘇州與中國商飛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全力打造航空航天產業基地。嘉興與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合作建設長三角分院,共同打造一流智能檢測科研服務平台。

    國際貿易創新發展態勢加快呈現。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蘇州工業園區和昆山三個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持續推進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深化新型離岸國際貿易試點,率先推出長三角一體化真空包裝貨物海關查驗協同等創新性舉措。嘉興電子商務產業園獲評“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中國(嘉興)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建成開通,平均訪問時延性能提升11.6%。“中歐班列—上海號”從“大虹橋”始發,實現中歐線、中俄線、中亞線三大主要線路全覆蓋,2022年累計開行53列、總貨值13億元。

    金融賦能實體經濟作用進一步增強。製定出台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專項政策,累計推薦三批次共177家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依托自由貿易賬戶體係建設,高效開展資金結算彙兌、投融資、資產管理、全功能一體化資金池搭建等業務。積極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範圍內符合條件的項目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工作,蘇州工業園區REITs、合肥高新創新產業園REITs、東久新經濟產業園REITs、華潤有巢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等一批基礎資產位於“大虹橋”的REITs項目先後發行上市。上海、合肥、嘉興等地獲批建設國家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合肥國際金融後台服務基地建設方案初步完成,持續彙聚科創產業金融資源,落地15家金融機構總部級綜合基地、50餘家區域性金融機構總部。

    “大會展”功能進一步強化

    兩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充分發揮作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的平台優勢和溢出效應,加快集聚國際國內高端展覽會議,著力拓展會展產業內涵,推動“大會展”成為服務國內外企業搶占全球貿易製高點的戰略支撐。

    第五屆進口博覽會吸引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多家企業參展,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735.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3.9%。海外新商品通過“進博會上首次亮相、跨境電商零售首次貿易”進入我國市場的路徑探索形成。文物免稅政策紅利逐步放大,自第四屆進博會設立文化藝術品專區以來,共有40件、價值7.22億元文化藝術類展品享受進博會展期內銷售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款1.31億元。

    第五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以“激發全球開放新動能共享合作發展新機遇”為主題,並成功舉辦“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分論壇暨2022年虹橋HUB大會,彙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國際機構負責人、國內知名學者等為深刻詮釋開放共享理念、充分挖掘核心功能、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獻計獻策。

    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加快完善功能,在蘇州、嘉興、合肥等地設立17個分中心,高效滿足各地消費升級需求。東浩蘭生“一帶一路”進口商品展銷中心、國際時尚創意展示交易中心等“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能級持續提升。虹橋國際會展產業園揭牌運行,集聚國內外知名會展行業頭部企業、會展上下遊配套企業200餘家。蘇州虹橋中央商務協作區建設卓有成效,蘇州國際會展中心等周邊設施加快落地。世界製造業大會、世界聲博會等產業類專業展會在合肥成功舉辦。

    “大交通”功能進一步夯實

    兩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客貨運功能日益完善,內外交通聯結更加通暢,流量和要素聚合,以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的長三角主要城市群與國際交流更趨密切。綜合運輸一體化推進發展,“空鐵聯運”產品開通蘇浙皖大部分城市經上海前往國內各通航城市的雙向聯運,產品覆蓋全國樞紐城市41個、通達645個火車站點。蘇州工業園區創新打造數字貨站,通過滬蘇信息共享推動蘇州虛擬貨站無縫對接上海機場。

    圍繞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與蘇浙皖周邊站點協同發展,擴大虹橋火車站對長三角周邊高鐵網絡輻射範圍,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滬蘇嘉城際線等一批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實現開工;上海市域鐵路嘉閔線、機場聯絡線、軌道交通2號線西延伸、13號線西延伸,合肥新橋機場S1線等項目開工建設;嘉閔線北延伸、滬乍杭鐵路等跨省市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蘇州高鐵北站等進一步增強樞紐功能,強化與虹橋深度融合。

    港口集疏運體係持續完善。太倉港著力推進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深化與上海港“滬太通”合作,滬太兩港持續加大運力投入,打造長三角港口一體化合作的重要範例。嘉興港充分發揮長三角海河聯運樞紐鏈接點作用,創新推出“全程轉關、一次辦理”模式,成功列入2022年國家物流樞紐、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合肥獲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蕪湖長江LNG內河接收(轉運)站項目LNG加注站、LNG集裝箱碼頭投入使用。

    “大科創”功能進一步做實

    兩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圍繞優勢產業,加快集聚市場化創新主體,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持續增強,跨區域創新協作機製逐步形成,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耦合共生。

    蘇州市與上海市嘉定區簽署高質量推進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新一輪九方麵27項合作舉措,探索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昆山、太倉、相城積極參與國家智慧交通先導試驗區建設,拓展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大眾新能源汽車落戶合肥。長三角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長三角汽車半導體創新聯盟成立。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在蘇州工業園區召開成立大會,首批吸引65家會員單位加入,合力推動跨區域產業優勢互補、分工協助和產業鏈協同創新。依托複旦國際醫療園區等,集聚落地信達生物、雲南白藥、威高等知名生物醫藥研發總部,初步形成集研發、臨床、服務於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圍繞大虹橋生命科學創新中心建設,打造以丹納赫為引領的醫療總部園、聯影智慧醫療產業園、生命科學研發中心等一批園中園。

    全球數字貿易港建設全麵推進,“虹橋之源”在線新經濟生態園、北鬥數字基地、北虹橋國家文化數字出版基地等平台加快培育,累計集聚規模以上數字企業2200多家,包括攜程、愛奇藝、科大訊飛等一批數字領域領軍和獨角獸企業。彙聚央行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長三角數字金融數據中心等國家級數字金融平台,蘇州市長三角數字金融產業研究中心成立,滬蘇聯動開展長三角區域數字人民幣試點。鬆江工業互聯網生態服務涵蓋滬蘇浙皖等12個省市,賦能企業超30萬家,連接設備超380萬台;嘉興國家互聯網產業國際創新園內柔性電子技術應用研發製造中心暨國家實驗室項目開工建設,爭創南湖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嘉興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獲評國家“千兆城市”。

    文章編輯:施筱雯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