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濟頻道 > 經濟新聞 > 正文

經濟頻道

專家解讀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
更新時間:2023-12-25 10:25:59    來源:新華社

  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製度體係,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適當提高投資補助水平。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如何落實這些部署,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當前,我國耕地總量下降勢頭得到扭轉,高標準農田建成麵積持續增加,農田基礎設施持續改善。”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教授紀月清說,耕地保護和建設同時也麵臨著新複墾與新開墾耕地地力較低等方麵的挑戰,迫切需要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保護製度體係。

  紀月清表示,耕地保護和建設是長期工程,需要健全投入保障體製機製,形成中央、地方和農民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投資模式。同時,健全農田建設標準體係,切實提高每單位財政投入的增產穩產效果。

  “人均耕地少、高質量耕地少、後備耕地少是基本國情,我國仍需高度重視‘耕地的數量保障、質量提升、生態修複和治理效能’四個方麵的情況和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學淵說。

  陳學淵認為,耕地數量方麵,應改進耕地占補平衡製度,優化土地利用結構,保持耕地占補數量不減少,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堅決杜絕耕地“非農化”;耕地質量方麵,永久基本農田堅持采用嚴格的用途管製製度,保護優質耕地,維持糧食生產能力不減弱;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工程建設,全力提升耕地質量,“小田並大田”解決耕地“細碎化”;經濟效益方麵,全方位構建耕地經濟補償機製,激發耕地保護主體的積極性,有效遏製耕地“非糧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守住耕地這個命根子,堅決整治亂占、破壞耕地違法行為,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力度,確保耕地數量有保障、質量有提升。

  “我們深感責任重大,重任在肩,將著力提升耕地質量,建強糧食安全母體。”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抓好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這個基礎,加快普查進度,確保明年完成外業調查采樣和內業測試化驗任務,強化質量控製,盡快摸清土壤質量家底。新增耕地質量鑒定已寫入相關規定,農業農村部正在製定管理辦法,完善後續管護和再評價機製。同時,農業農村部牽頭編製了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正在按程序報批。

  “全國耕地灌溉麵積有10.55億畝,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把具備灌溉條件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水利部將從兩方麵入手:

  一是統籌灌區骨幹工程與田間工程建設,全麵提升農田灌溉保障水平。密切配合農業農村部,加快推進四川都江堰、內蒙古河套等6個灌區整灌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在全國優先將具備水利灌溉條件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

  二是抓住增發國債的機遇,加大灌區建設改造力度。結合推進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在水土資源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配套建設一批節水型、生態型灌區,新增恢複和改善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灌溉麵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文章編輯:李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專家解讀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
    2023-12-25 10:25:59    來源:新華社

      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製度體係,優先把東北黑土地區、平原地區、具備水利灌溉條件地區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適當提高投資補助水平。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如何落實這些部署,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和建設、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當前,我國耕地總量下降勢頭得到扭轉,高標準農田建成麵積持續增加,農田基礎設施持續改善。”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教授紀月清說,耕地保護和建設同時也麵臨著新複墾與新開墾耕地地力較低等方麵的挑戰,迫切需要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保護製度體係。

      紀月清表示,耕地保護和建設是長期工程,需要健全投入保障體製機製,形成中央、地方和農民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投資模式。同時,健全農田建設標準體係,切實提高每單位財政投入的增產穩產效果。

      “人均耕地少、高質量耕地少、後備耕地少是基本國情,我國仍需高度重視‘耕地的數量保障、質量提升、生態修複和治理效能’四個方麵的情況和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學淵說。

      陳學淵認為,耕地數量方麵,應改進耕地占補平衡製度,優化土地利用結構,保持耕地占補數量不減少,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堅決杜絕耕地“非農化”;耕地質量方麵,永久基本農田堅持采用嚴格的用途管製製度,保護優質耕地,維持糧食生產能力不減弱;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工程建設,全力提升耕地質量,“小田並大田”解決耕地“細碎化”;經濟效益方麵,全方位構建耕地經濟補償機製,激發耕地保護主體的積極性,有效遏製耕地“非糧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守住耕地這個命根子,堅決整治亂占、破壞耕地違法行為,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和管護力度,確保耕地數量有保障、質量有提升。

      “我們深感責任重大,重任在肩,將著力提升耕地質量,建強糧食安全母體。”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抓好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這個基礎,加快普查進度,確保明年完成外業調查采樣和內業測試化驗任務,強化質量控製,盡快摸清土壤質量家底。新增耕地質量鑒定已寫入相關規定,農業農村部正在製定管理辦法,完善後續管護和再評價機製。同時,農業農村部牽頭編製了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實施方案,正在按程序報批。

      “全國耕地灌溉麵積有10.55億畝,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把具備灌溉條件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水利部將從兩方麵入手:

      一是統籌灌區骨幹工程與田間工程建設,全麵提升農田灌溉保障水平。密切配合農業農村部,加快推進四川都江堰、內蒙古河套等6個灌區整灌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在全國優先將具備水利灌溉條件的耕地建成高標準農田。

      二是抓住增發國債的機遇,加大灌區建設改造力度。結合推進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在水土資源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配套建設一批節水型、生態型灌區,新增恢複和改善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灌溉麵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文章編輯:李燦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