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中心首頁 > 焦作新聞 > 正文

新聞中心首頁

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館 永久珍藏我市絞胎瓷精品
更新時間:2023-11-7 10:17:36    來源:焦作日報

  近日,記者獲悉,由我市國家級非遺項目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柴戰柱創作的《中華龍》《一船明月過滄州》《絲綢之路》三件作品,被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館永久珍藏。

  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起於唐宋,後斷代,因其表裏如一的特質,又稱“君子瓷”。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市便著手恢複這一傳統製瓷技藝。30餘年來,柴戰柱致力於恢複、發展、研發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填補了我國瓷器中的一項空白。其絞胎瓷作品入選九年義務教育美術類教材,入藏國內外30多家博物館,獲得專利150項。其個人也先後獲得“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傳統工藝大師、第二屆全國輕工“大國工匠”、2020年全國鄉村“能工巧匠”等榮譽。

  此次被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館永久珍藏的三件絞胎瓷,是柴戰柱近年來研發的精品。柴戰柱告訴記者:“藝術要服務於時代,才會有更廣闊的天地。結合時代大背景,不斷研發絞胎瓷新品,絞胎瓷才能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記者王瑋萱)

總值班:李相宜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許 淩

編 輯:劉 佳

校 對:劉 勇

  • 上一條新聞:
  • 下一條新聞: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館 永久珍藏我市絞胎瓷精品
    2023-11-7 10:17:36    來源:焦作日報

      近日,記者獲悉,由我市國家級非遺項目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柴戰柱創作的《中華龍》《一船明月過滄州》《絲綢之路》三件作品,被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館永久珍藏。

      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起於唐宋,後斷代,因其表裏如一的特質,又稱“君子瓷”。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市便著手恢複這一傳統製瓷技藝。30餘年來,柴戰柱致力於恢複、發展、研發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填補了我國瓷器中的一項空白。其絞胎瓷作品入選九年義務教育美術類教材,入藏國內外30多家博物館,獲得專利150項。其個人也先後獲得“當陽峪絞胎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傳統工藝大師、第二屆全國輕工“大國工匠”、2020年全國鄉村“能工巧匠”等榮譽。

      此次被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館永久珍藏的三件絞胎瓷,是柴戰柱近年來研發的精品。柴戰柱告訴記者:“藝術要服務於時代,才會有更廣闊的天地。結合時代大背景,不斷研發絞胎瓷新品,絞胎瓷才能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記者王瑋萱)

    總值班:李相宜

    統 籌:曾琳琳

    責 編:劉 佳

    審 核:許 淩

    編 輯:劉 佳

    校 對:劉 勇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