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曆史名人 > 正文

經典山陽

賢淑明禮的向皇後
更新時間:2023-9-15 10:15:34    來源:焦作晚報

  向皇後,北宋懷州河內(沁陽)人,生於宋仁宗慶曆六年,後因變故全家遷居於潯陽(今江西九江)。據《宋史·列傳第二後妃下》記載:“神宗欽聖憲肅向皇後,河內人,故宰相敏中曾孫也。治平三年,歸於潁邸,封安國夫人。神宗即位,立為向皇後。”

  向皇後本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孫女,青州知府向經之女,後成為宋神宗趙頊皇後。她出身名門,知書達理、忠貞仁孝,深受高太後喜愛。1085年,宋哲宗即位,尊其為皇太後。1100年,宋哲宗去世,在選人即位的大是大非麵前,她心思縝密、洞若觀火,力排宰相章惇等人非議,果斷擁立端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

  ●秀外慧中 潔身自好

  1066年春,也就是宋英宗治平三年,向氏嫁於潁王趙頊,封安國夫人。這一年,趙頊18歲,向氏21歲。第二年農曆正月,宋英宗駕崩,趙頊即位,是為宋神宗。農曆二月,向氏被立為皇後。向皇後在宮中行事沉穩、心地善良,從不幹涉朝政。宋神宗為立太子一事猶豫不決,私下征求意見,她才謹慎稱讚六子安郡王趙煦賢達。

  1085年,宋神宗駕崩,趙煦順利即位,是為宋哲宗,尊向皇後為皇太後。

  向氏成了太後,不適合居住在皇後的宮中,於是垂簾聽政的宣仁太皇太後高氏就令人整修慶壽宮供向太後居住。慶壽宮豪華奢侈,但一向節儉、明禮、仁慈、自謙的向氏並不動容,反予以謝絕,並言:“安有姑居西而婦處東,瀆上下之分。”意思是說哪有婆母居西宮,而媳婦居東宮之理?豈不亂了上下之別?於是,不敢徙。高太後甚是滿意,更加喜愛向皇後。

  向皇後不僅在住房、用權、享受待遇方麵低調行事,也十分注重限製外戚勢力。若遇太子和宗室親王選妃,她都要求向氏族人之女回避,不得參與應選。《宋史·神宗欽聖憲肅向皇後》記載:“後敕向族勿以女置選中。”一些至親想通過向氏在朝廷謀官求職,都遭到拒絕。即使聖上有特旨,她也不用特權,還教育族人:“吾族未省用此例,何庸以私情撓公法。”向皇後身處北宋王朝要位,能有如此自尊、自律的高尚品質,實屬難能可貴。事情雖小,但折射出的道理很大,足以證明向皇後心底無私、胸懷家國、清正廉潔、光明磊落。所以,朝野上下,向皇後口碑極好,德高望重。

  1093年,62歲的高太後去世,宋哲宗親政,“變法派”得勢、回朝,章惇任宰相,曾布、蔡卞等人也分居要職;“保守派”被貶、出朝,呂大防、範純仁、蘇軾等人被貶或流放,就連已去世的司馬光等人本應享有的封號也被追奪。兩派矛盾十分尖銳突出,局勢相當嚴峻複雜,這時還發生了“宣仁之誣”公案。“變法派”章惇、蔡卞、邢恕等誣稱高太後曾反對立宋哲宗為帝,而且章惇還建議宋哲宗追廢高太後。宋哲宗明哲保身,表麵上左右為難,暗地裏卻借機造勢,支持“變法派”。關健時刻,向皇後審時度勢,挺身而出,高度評價高太後功績,並在宋哲宗麵前擺事實、講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說服宋哲宗當麵燒毀誣告高太後的奏章,才穩定了朝局。

  ●臨危不懼 果斷決策

  1100年,宋哲宗去世,因無子,繼位之事成了頭等大事。此時,宮中內鬥,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尤為明顯。章惇強勢主張“兄終弟及”,弄權擁立宋哲宗的同胞弟簡王趙似為君,被向皇後看破了陰謀,予以抵製。章惇不甘心,又提出讓“眼有毛病,不宜為君”的申王趙佖即位,再次被向皇後拒絕。向皇後果斷決定擁立端王趙佶繼位,但遭到章惇的極力反對:“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向皇後強調:“先帝有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過人,應該入繼大統。”最終,在知樞密院事曾布、尚書左丞蔡卞、中書侍郎許將等支持下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

  向皇後之所以堅定擁立趙佶為帝,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是政治上的考慮,主要防範章惇等人篡權,當時已經出現章惇位高權重、一人獨尊的現象,假如再選用章惇看中的人即位,其勢力可想而知。當時老百姓對章惇恨之入骨,編成民謠譏諷,如“大惇(章惇)小惇(安惇),殃及子孫”“二蔡(蔡京、蔡卞)一惇,必定沙門”。雖是民謠,但充分反映了當時章惇及新黨集團對舊黨殘酷打壓的真實情況。同時,向皇後也從“宣仁之誣”事件中接受了教訓,非常明白章惇等人的凶殘性以及兩黨之爭的危害性,時刻防範悲劇再度上演;二是擔心出現外戚幹政、危及朝綱的事情發生,如果聽從章惇的意見“兄終弟及”,必然造成朱太後兩度涉朝的現實,坐大後宮勢力,後果也不堪設想;三是趙佶自幼聰明,仁慈孝順,具有藝術天賦。

  趙佶登基稱帝,自然從內心非常感謝向太後。他一即位,便主動與大臣們商量奏請向太後垂簾聽政,“命中使宣輔臣麵諭,請皇太後權同處分軍國事”,並在翰林學士蔡京炮製的“遺製”中補充了這一條。

  向皇後不願涉政,百般推辭,但當時的政局還是比較複雜的,宋徽宗能不能坐穩江山還未必可知。所以,她隻好勉強答應,並表示臨時輔佐,待局勢穩定後盡快還政。

  垂簾聽政期間,向皇後重新起用了一批遭到新黨排斥的舊黨人物。韓忠彥、李清臣、黃履等得到提升,並重返朝廷。其中,韓忠彥與章惇並列為相。雖然向皇後垂簾時間不足半年,但她采納“廣仁恩、開言路、去疑似、借用兵”的建議,大力主張“輕徭役、止戰爭、倡節儉、愛百姓”,再次穩定朝局,開創新風,時號“小元祐”。在取得顯著政績之後,向皇後不貪功績、不戀權位、兌現諾言、撤簾還政,受到朝野人士的一致敬仰。

  ●尊重人才 赦免重臣

  向皇後很重視人才,她在垂簾聽政期間,首先下詔,赦免哲宗朝僅存的兩位舊黨大佬——範純仁、蘇軾。

  向太後為什麼首先考慮赦免起用範純仁、蘇軾呢?一是兩人才華出眾,都是名貫京城的朝廷重臣、舊黨大佬;二是兩人都能超越黨爭、客觀公正地對待新法,時刻體現出高風亮節、憂國憂民的思想品德;三是他們有著類似的人生經曆和悲慘遭遇。

  範純仁,範仲淹次子,北宋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稱“布衣宰相”。他一生講究寬恕、忠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雖然由於黨爭大起大落,甚至被舉家流放,雙目失明,可他對事不對人,上忠朝廷、下係百姓,盡管他也強烈反對新黨變法,但又不全盤否定,即便晚年被流放,依然“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所以,向皇後垂簾聽政當月即“遣使勞問範純仁於水州”,期望這位肱骨之臣能老驥伏櫪,再度出山。

  向皇後起用的第二個人物是人們都非常熟悉的文學大家蘇軾。

  蘇軾,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治水名人,曾任禮部尚書,一生顛沛流離。

  1066年,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及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都因反對新法而被迫離京。因寫詩諷刺“變法派”和宋神宗,蘇軾被押回京師關押在禦史台監獄受審。因禦史台多有柏樹、烏鴉,史稱“烏台詩案”。後遇皇帝大赦,蘇軾一度被重用,但又遭到章惇打壓,再度被貶,而且在65歲時竟被流放到海南儋州,直到向皇後垂簾聽政才被赦免北歸。可惜風燭殘年的一代文豪,在北歸途中病逝。

  向皇後珍惜的人才很多,除了上述兩位大佬之外,還有撰寫《河渠》《律曆》等誌書的李清臣以及大詩人曾肇等。其實,向皇後不僅珍惜人才,自己也非常有才華,她是北宋著名的女書畫家,其行書清秀,畫意新穎。

  建中靖國元年正月,向皇後去世,享年56歲,諡號欽聖憲肅皇後,葬於鞏義永裕陵。


□董沁生

文章編輯:陳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賢淑明禮的向皇後
    2023-9-15 10:15:34    來源:焦作晚報

      向皇後,北宋懷州河內(沁陽)人,生於宋仁宗慶曆六年,後因變故全家遷居於潯陽(今江西九江)。據《宋史·列傳第二後妃下》記載:“神宗欽聖憲肅向皇後,河內人,故宰相敏中曾孫也。治平三年,歸於潁邸,封安國夫人。神宗即位,立為向皇後。”

      向皇後本是宰相向敏中的曾孫女,青州知府向經之女,後成為宋神宗趙頊皇後。她出身名門,知書達理、忠貞仁孝,深受高太後喜愛。1085年,宋哲宗即位,尊其為皇太後。1100年,宋哲宗去世,在選人即位的大是大非麵前,她心思縝密、洞若觀火,力排宰相章惇等人非議,果斷擁立端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

      ●秀外慧中 潔身自好

      1066年春,也就是宋英宗治平三年,向氏嫁於潁王趙頊,封安國夫人。這一年,趙頊18歲,向氏21歲。第二年農曆正月,宋英宗駕崩,趙頊即位,是為宋神宗。農曆二月,向氏被立為皇後。向皇後在宮中行事沉穩、心地善良,從不幹涉朝政。宋神宗為立太子一事猶豫不決,私下征求意見,她才謹慎稱讚六子安郡王趙煦賢達。

      1085年,宋神宗駕崩,趙煦順利即位,是為宋哲宗,尊向皇後為皇太後。

      向氏成了太後,不適合居住在皇後的宮中,於是垂簾聽政的宣仁太皇太後高氏就令人整修慶壽宮供向太後居住。慶壽宮豪華奢侈,但一向節儉、明禮、仁慈、自謙的向氏並不動容,反予以謝絕,並言:“安有姑居西而婦處東,瀆上下之分。”意思是說哪有婆母居西宮,而媳婦居東宮之理?豈不亂了上下之別?於是,不敢徙。高太後甚是滿意,更加喜愛向皇後。

      向皇後不僅在住房、用權、享受待遇方麵低調行事,也十分注重限製外戚勢力。若遇太子和宗室親王選妃,她都要求向氏族人之女回避,不得參與應選。《宋史·神宗欽聖憲肅向皇後》記載:“後敕向族勿以女置選中。”一些至親想通過向氏在朝廷謀官求職,都遭到拒絕。即使聖上有特旨,她也不用特權,還教育族人:“吾族未省用此例,何庸以私情撓公法。”向皇後身處北宋王朝要位,能有如此自尊、自律的高尚品質,實屬難能可貴。事情雖小,但折射出的道理很大,足以證明向皇後心底無私、胸懷家國、清正廉潔、光明磊落。所以,朝野上下,向皇後口碑極好,德高望重。

      1093年,62歲的高太後去世,宋哲宗親政,“變法派”得勢、回朝,章惇任宰相,曾布、蔡卞等人也分居要職;“保守派”被貶、出朝,呂大防、範純仁、蘇軾等人被貶或流放,就連已去世的司馬光等人本應享有的封號也被追奪。兩派矛盾十分尖銳突出,局勢相當嚴峻複雜,這時還發生了“宣仁之誣”公案。“變法派”章惇、蔡卞、邢恕等誣稱高太後曾反對立宋哲宗為帝,而且章惇還建議宋哲宗追廢高太後。宋哲宗明哲保身,表麵上左右為難,暗地裏卻借機造勢,支持“變法派”。關健時刻,向皇後審時度勢,挺身而出,高度評價高太後功績,並在宋哲宗麵前擺事實、講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說服宋哲宗當麵燒毀誣告高太後的奏章,才穩定了朝局。

      ●臨危不懼 果斷決策

      1100年,宋哲宗去世,因無子,繼位之事成了頭等大事。此時,宮中內鬥,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尤為明顯。章惇強勢主張“兄終弟及”,弄權擁立宋哲宗的同胞弟簡王趙似為君,被向皇後看破了陰謀,予以抵製。章惇不甘心,又提出讓“眼有毛病,不宜為君”的申王趙佖即位,再次被向皇後拒絕。向皇後果斷決定擁立端王趙佶繼位,但遭到章惇的極力反對:“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向皇後強調:“先帝有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過人,應該入繼大統。”最終,在知樞密院事曾布、尚書左丞蔡卞、中書侍郎許將等支持下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

      向皇後之所以堅定擁立趙佶為帝,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是政治上的考慮,主要防範章惇等人篡權,當時已經出現章惇位高權重、一人獨尊的現象,假如再選用章惇看中的人即位,其勢力可想而知。當時老百姓對章惇恨之入骨,編成民謠譏諷,如“大惇(章惇)小惇(安惇),殃及子孫”“二蔡(蔡京、蔡卞)一惇,必定沙門”。雖是民謠,但充分反映了當時章惇及新黨集團對舊黨殘酷打壓的真實情況。同時,向皇後也從“宣仁之誣”事件中接受了教訓,非常明白章惇等人的凶殘性以及兩黨之爭的危害性,時刻防範悲劇再度上演;二是擔心出現外戚幹政、危及朝綱的事情發生,如果聽從章惇的意見“兄終弟及”,必然造成朱太後兩度涉朝的現實,坐大後宮勢力,後果也不堪設想;三是趙佶自幼聰明,仁慈孝順,具有藝術天賦。

      趙佶登基稱帝,自然從內心非常感謝向太後。他一即位,便主動與大臣們商量奏請向太後垂簾聽政,“命中使宣輔臣麵諭,請皇太後權同處分軍國事”,並在翰林學士蔡京炮製的“遺製”中補充了這一條。

      向皇後不願涉政,百般推辭,但當時的政局還是比較複雜的,宋徽宗能不能坐穩江山還未必可知。所以,她隻好勉強答應,並表示臨時輔佐,待局勢穩定後盡快還政。

      垂簾聽政期間,向皇後重新起用了一批遭到新黨排斥的舊黨人物。韓忠彥、李清臣、黃履等得到提升,並重返朝廷。其中,韓忠彥與章惇並列為相。雖然向皇後垂簾時間不足半年,但她采納“廣仁恩、開言路、去疑似、借用兵”的建議,大力主張“輕徭役、止戰爭、倡節儉、愛百姓”,再次穩定朝局,開創新風,時號“小元祐”。在取得顯著政績之後,向皇後不貪功績、不戀權位、兌現諾言、撤簾還政,受到朝野人士的一致敬仰。

      ●尊重人才 赦免重臣

      向皇後很重視人才,她在垂簾聽政期間,首先下詔,赦免哲宗朝僅存的兩位舊黨大佬——範純仁、蘇軾。

      向太後為什麼首先考慮赦免起用範純仁、蘇軾呢?一是兩人才華出眾,都是名貫京城的朝廷重臣、舊黨大佬;二是兩人都能超越黨爭、客觀公正地對待新法,時刻體現出高風亮節、憂國憂民的思想品德;三是他們有著類似的人生經曆和悲慘遭遇。

      範純仁,範仲淹次子,北宋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稱“布衣宰相”。他一生講究寬恕、忠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雖然由於黨爭大起大落,甚至被舉家流放,雙目失明,可他對事不對人,上忠朝廷、下係百姓,盡管他也強烈反對新黨變法,但又不全盤否定,即便晚年被流放,依然“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所以,向皇後垂簾聽政當月即“遣使勞問範純仁於水州”,期望這位肱骨之臣能老驥伏櫪,再度出山。

      向皇後起用的第二個人物是人們都非常熟悉的文學大家蘇軾。

      蘇軾,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治水名人,曾任禮部尚書,一生顛沛流離。

      1066年,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及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都因反對新法而被迫離京。因寫詩諷刺“變法派”和宋神宗,蘇軾被押回京師關押在禦史台監獄受審。因禦史台多有柏樹、烏鴉,史稱“烏台詩案”。後遇皇帝大赦,蘇軾一度被重用,但又遭到章惇打壓,再度被貶,而且在65歲時竟被流放到海南儋州,直到向皇後垂簾聽政才被赦免北歸。可惜風燭殘年的一代文豪,在北歸途中病逝。

      向皇後珍惜的人才很多,除了上述兩位大佬之外,還有撰寫《河渠》《律曆》等誌書的李清臣以及大詩人曾肇等。其實,向皇後不僅珍惜人才,自己也非常有才華,她是北宋著名的女書畫家,其行書清秀,畫意新穎。

      建中靖國元年正月,向皇後去世,享年56歲,諡號欽聖憲肅皇後,葬於鞏義永裕陵。


    □董沁生

    文章編輯:陳婷 
     
    相關信息:
    走進紅色磨石坡 探尋先烈革命印跡
    傳統村落的文化密碼
    北門學士範履冰
    青石板上的夢想
    深山裏的希望
    懷商與懷慶府商業文化
    司馬懿塑像前的沉思
    “問禮”在何處
    我市出台“一票遊焦作”景區門票聯動政策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