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熱點新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焦作論壇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新聞客戶端
 焦作晚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經典山陽 小記者 辦公入口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經典山陽 > 人文山陽 > 人文山陽 > 正文

經典山陽

百年煤城的水城夢想
更新時間:2018-12-22 15:16:00    來源:焦作網-焦作晚報

群英河兩岸美景。 記者 翟鵬程 攝

  改革開放40年來,水係建設是我市城市建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上世紀90年代,我市在一塊低窪易澇的土地上開挖出湖麵麵積達700畝的龍源湖,開啟了焦作市民的水係夢想。進入新世紀,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為山陽大地引來了一河清水。近年來,我市引水入城,聚水潤城,已初步形成“內部大循環,外部大連通”的水係格局,“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山水宜居之城闊步走來。

  水城夢想曾很遙遠

  12月1日,我市退休幹部張建設漫步在南水北調民主路橋上,放眼望去,這條百米寬的引水明渠河穿城而過,猶如一條美麗的玉帶。河兩岸,施工人員植樹種草,鋪路建園,大型帶狀公園已初具雛形。

  在張建設的記憶裏,焦作這座百年煤城似乎與水緣分很淺,眼前的景象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長期以來,焦作背靠太行,泄洪河道縱橫大地,卻條條幹涸見底,城區難覓一個像樣的水麵。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市人民公園的翠月湖、月季公園的翠綠湖,這兩個水麵麵積隻有幾千平方米的人工湖,一直是市民不可多得的蕩舟休閑的好去處。那時候,水城隻是人們遙遠的夢想。

  城市的擴張,加快了水係建設的步伐。上世紀90年代末,在剛開始建設的新城區,我市在一個低窪易澇處開挖出水麵麵積達700畝的龍源湖,建成了麵積達1700畝的龍源湖公園。從此,波光粼粼、煙波浩渺的龍源湖,承載起焦作市民親水、樂水、盼水的夢想。

  對山陽大地而言,一個龍源湖公園遠遠不夠。進入新世紀,焦作的水係建設迎來發展機遇——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科學論證、方案比選,南水北調工程選擇從焦作穿城而過。2009年,該工程破土動工,在懷川大地建設出一條穿城而過的碧水河。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後,在焦作市區形成了50多萬平方米的水域麵積。如今,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工程建設正酣,貫穿城區段東西的“以綠為基、以水為魂、以文為脈、以南水北調精神為主題”的開放式帶狀生態公園初具雛形。

  繪就城市治水藍圖

  多年來,700畝的龍源湖一直是市民心中的“城市之眼”。在龍源湖的周邊,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可是,最初的龍源湖是一潭死水,湖麵隨著地下水位的降低而逐年下降。

  如何破解這個困局?2012年春,我市以更為宏大的視野,勾畫出一條“內部大循環,外部大連通”的治水藍圖,提出引水入城,聚水潤城,建設“半城青山半城水”的戰略構想。

  水係建設隨即拉開帷幕。為了實現內部大循環,我市啟動了“焦博修”水係連通工程。通過城市水係建設,使焦作市區、博愛縣、修武縣形成內部大循環的生態水網。目前,該工程仍在建設中。城區6條縱向河道與南部的新河、大沙河、蔣溝河、引黃入焦幹渠以及靈泉湖等河庫交織貫通,營造濱河景觀,構成大循環的城市水係。

  為了實現外部大連通,我市借助周邊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南引丹江水、黃河水入城,北蓄自然降水,西用過境地表水,將各種水資源融進城市水係。如今,引黃入焦工程已大功告成,所引的黃河、沁河水一路向北輸入大沙河,形成大連通。

  艱辛努力換來豐碩成果。城市南部,隨著景觀閘的建成,大沙河已形成寬闊的景觀水麵,改寫了城區沒有一條大河的曆史。引黃入焦幹渠城區段,涓涓細流注入大沙河,河道旁楊柳依依,周邊亭台樓榭,成為城市南部的新遊園。

  城市西部,千畝靈泉湖碧波蕩漾,水天一色。10公裏長的大沙河帶狀濕地,給市民增添了郊遊新去處。城市東部,一塊塌陷地搖身變成白鷺濕地公園,100多畝水麵波光粼粼。城市北郊,影視湖水庫工程仍在推進,昔日的荒山溝將變身為一個水上公園。

  隨著水係建設的步步推進,如今的龍源湖從“一潭死水”變成了“一湖活水”。近年來,我市多次利用引黃入焦工程為龍源湖補水,用丹江水對龍源湖水體進行大置換,既提升了湖水水質又涵養了周邊地下水源,使地下水位有了明顯提升。

  建人水和諧宜居城

  12月2日,張建設站在市迎賓路大沙河橋上向西望去,寬闊的大沙河穿城而過,河水沿著景觀閘、溢流堰嘩嘩流淌,呈現出小瀑布景觀。一群白鷺在波光粼粼的水麵上翩翩起舞。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近年來,我市水係建設標準大幅提升。水係建設大手筆,讓城市有了大氣魄!”張建設說。

  近年來,我市拉開了創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大幕,確立了把焦作建成“河湖暢通、生態健康、宜居宜遊、人水和諧”的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宏偉目標。計劃總投資110億元的大沙河生態治理及水源提升工程,建設內容包括“一河、三渠、三庫”。

  “一河”,即對大沙河35公裏長河道進行生態治理提升。“三渠”,即對引黃入焦幹渠、引丹入焦上秦河幹渠、群英幹渠進行維修改造及景觀提升,提高3條幹渠輸水能力,強化城區水係水源保障,打造沿3條幹渠的綠色生態廊道。“三庫”,即在城區北部規劃建設影視湖、龍寺、圓融3座小型水庫,提高普濟河、群英河、甕澗河3條城區縱向河道的防洪標準,強化其生態用水需求保障功能。

  目前,大沙河中遊13公裏的帶狀城市水生態公園正在緊張建設中,已完成岸線整治和淺灘擴挖建設任務,形成寬200米至220米的景觀水麵2500畝。靈泉湖生態公園、黃河文化主題公園、懷州百草園、青少年實訓教育基地、焦作夢情園等5個景觀點的建設正在有序推進。

  未來,大沙河將新增景觀水麵1萬畝,大沙河兩岸將新增綠地5萬畝,成為廣大遊客和市民休閑、娛樂、健身的重要場所,成為我市城水融合新典範,成為美麗焦作新亮點、新地標,為焦作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此外,示範區正在建設懷慶河、沁泉湖、山陽河、碧蓮湖“兩河兩湖”水係連通工程。今年6月,位於世紀路與民主路交叉口西北角的沁泉湖開工建設,該湖占地麵積356.8畝,規劃水麵麵積164.8畝。未來,沁泉湖通過懷慶河北連新河,南接大沙河,從而實現河湖連通。

  太行之陽,黃河北岸,“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生態宜居城正闊步走來!(記者 李曉軍)

 

文章編輯:wxj 
焦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焦作網”的所有文字和圖片稿件,版權均屬於焦作日報社和焦作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信息來源:焦作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焦作網所刊登的所有內容,未經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使用或者建立鏡像。獲得合法授權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必須為作者署名並注明"來源:焦作網"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焦作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版權歸屬原作者或所屬媒體所有,轉載請不要修改任何文字圖片鏈接信息,如果您認為我們轉載了您的文章或資料,損害了您的利益,請聯係我站,我們會即時處理或刪除。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801 電話:(0391)8797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