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專題製作 > 學習實踐 > 正文

新聞專題製作

百年黨史創輝煌 紅色精神耀懷川
□張 璐
更新時間:2021-12-1 15:39:13    來源:焦作日報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百年奮鬥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係。”在巍巍太行、懷川大地,偉大建黨精神不斷引領著一代又一代懷川兒女篳路藍縷、艱苦奮鬥。在黨的領導下,懷川兒女發揚鬥爭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一路風雷激蕩,一路高歌嘹亮,一路光芒萬丈,孕育出了光耀千秋的“特別能戰鬥”精神、“太行八英”精神、南水北調焦作精神等,這些精神照亮了前行的路,閃耀著燦爛的光。

  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鬥”

  1925年6月,為了聲援“五卅運動”,羅思危、劉昌炎等人先後被中共中央特派員王若飛派到焦作建立黨組織、開展工人運動;7月6日,11000餘名焦作煤礦工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工;從7月9日開始,工人們在焦作礦區的各個角落發表演講、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同時商人罷市、學生罷課、市民抵製英貨和日貨,把大罷工推向高潮;7月12日,《焦作煤礦工人罷工宣言》中提出了“全國工人大團結萬歲!”“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萬歲!”等口號,鼓舞了工人階級的鬥誌、振奮了人心,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1926年3月6日,曆時8個月的焦作煤礦工人反帝大罷工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有力支持了“五卅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和囂張氣焰,全麵展現了工人階級的巨大力量,充分彰顯了焦作煤礦工人反帝愛國的堅定決心和不怕犧牲、勇於鬥爭的奉獻精神。毛澤東同誌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中,對煤礦工人的罷工給予高度評價,稱讚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鬥”。從此,“特別能戰鬥”精神深深紮根懷川大地,成為懷川兒女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太行八英”打響地雷戰

  解放戰爭時期,活躍在焦作北部山區的八位女共產黨員連啟英、靳祿英、趙蘭英、靳子榮、林發英、郜明英、郜小妞、趙桂英在殺敵、爆破、支前中英勇無畏,功勳卓著,群眾稱讚她們是“南太行山上的八盤雄鷹”,也被稱為“太行八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太行八英”和敵人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她們白天藏於深山生產自救,夜晚下山襲擊,深入敵後。她們刻苦鑽研製雷,造雷管、打石雷,開展轟轟烈烈的地雷戰,用踏雷、串雷、群雷、定向雷等把敵人炸得血肉橫飛。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她們立場堅定、勇於擔當,用智慧和敵人戰鬥,用生命和敵人抗爭,為人民求解放、為人民謀幸福。1947年,焦作市一區區委召開殺敵鬥爭表模大會,連啟英等8人分別被評為“殺敵英雄”“爆破英雄”“支前模範”“打石雷英雄”。“太行八英”的英勇事跡鑄就了偉大的“太行八英”精神,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一心為民,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焦作、為焦作在中原崛起中出重彩更精彩貢獻力量。

  南水北調焦作精神永流傳

  攻堅克難創大業,人工天河穿城過!渠穿舊城換新顏,水潤焦作綠生金!2009年3月,我市啟動南水北調城區段總幹渠征遷工作。征遷素有“天下第一難”之說,但是骨子裏埋藏的紅色精神,讓懷川兒女“特別能戰鬥”,攻破重重障礙,完成2440戶近萬名群眾的征遷任務,終使天河落懷川。2009年7月10日,習近平同誌對這次征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河南省焦作市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征遷,確保南水北調工程順利實施的做法很有特點、很有成效。”2017年3月,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征遷號角吹響,懷川兒女以“說了算、定了幹,再大困難也不變”的決心,發揚“特別能戰鬥”精神,鼓足幹勁、全力以赴,僅僅4個月就完成了4008戶共計1.8萬名群眾、涉及176萬平方米的征遷任務,實現了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征遷協議的簽訂、搬空、拆除任務“三個百分之百”,不僅實現了兩岸綠化帶征遷的完美收官,而且在工程建設中創造出“忠誠擔當、頑強拚搏、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南水北調焦作精神。偉大的南水北調焦作精神,是南水北調千秋偉業濃墨重彩的一筆,書寫了懷川大地的燦爛輝煌,是懷川兒女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動力。

  千秋之偉業,奮鬥路正長。站在百年曆史的交彙點,我們要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下,不斷發揚焦作紅色精神,庚續紅色血脈,守護使命擔當,傳承“特別能戰鬥”精神;我們要有“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念,要有“願得此身長報國”的擔當,要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誌,要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情懷,讓紅色精神在傳承中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趙銀岷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百年黨史創輝煌 紅色精神耀懷川
□張 璐
2021-12-1 15:39:13    來源:焦作日報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百年奮鬥鍛造了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係。”在巍巍太行、懷川大地,偉大建黨精神不斷引領著一代又一代懷川兒女篳路藍縷、艱苦奮鬥。在黨的領導下,懷川兒女發揚鬥爭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一路風雷激蕩,一路高歌嘹亮,一路光芒萬丈,孕育出了光耀千秋的“特別能戰鬥”精神、“太行八英”精神、南水北調焦作精神等,這些精神照亮了前行的路,閃耀著燦爛的光。

  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鬥”

  1925年6月,為了聲援“五卅運動”,羅思危、劉昌炎等人先後被中共中央特派員王若飛派到焦作建立黨組織、開展工人運動;7月6日,11000餘名焦作煤礦工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罷工;從7月9日開始,工人們在焦作礦區的各個角落發表演講、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同時商人罷市、學生罷課、市民抵製英貨和日貨,把大罷工推向高潮;7月12日,《焦作煤礦工人罷工宣言》中提出了“全國工人大團結萬歲!”“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萬歲!”等口號,鼓舞了工人階級的鬥誌、振奮了人心,在全國各地引起強烈反響。1926年3月6日,曆時8個月的焦作煤礦工人反帝大罷工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焦作煤礦工人大罷工有力支持了“五卅運動”,沉重打擊了英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和囂張氣焰,全麵展現了工人階級的巨大力量,充分彰顯了焦作煤礦工人反帝愛國的堅定決心和不怕犧牲、勇於鬥爭的奉獻精神。毛澤東同誌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中,對煤礦工人的罷工給予高度評價,稱讚焦作煤礦工人“特別能戰鬥”。從此,“特別能戰鬥”精神深深紮根懷川大地,成為懷川兒女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太行八英”打響地雷戰

  解放戰爭時期,活躍在焦作北部山區的八位女共產黨員連啟英、靳祿英、趙蘭英、靳子榮、林發英、郜明英、郜小妞、趙桂英在殺敵、爆破、支前中英勇無畏,功勳卓著,群眾稱讚她們是“南太行山上的八盤雄鷹”,也被稱為“太行八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太行八英”和敵人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她們白天藏於深山生產自救,夜晚下山襲擊,深入敵後。她們刻苦鑽研製雷,造雷管、打石雷,開展轟轟烈烈的地雷戰,用踏雷、串雷、群雷、定向雷等把敵人炸得血肉橫飛。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她們立場堅定、勇於擔當,用智慧和敵人戰鬥,用生命和敵人抗爭,為人民求解放、為人民謀幸福。1947年,焦作市一區區委召開殺敵鬥爭表模大會,連啟英等8人分別被評為“殺敵英雄”“爆破英雄”“支前模範”“打石雷英雄”。“太行八英”的英勇事跡鑄就了偉大的“太行八英”精神,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履職盡責、一心為民,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焦作、為焦作在中原崛起中出重彩更精彩貢獻力量。

  南水北調焦作精神永流傳

  攻堅克難創大業,人工天河穿城過!渠穿舊城換新顏,水潤焦作綠生金!2009年3月,我市啟動南水北調城區段總幹渠征遷工作。征遷素有“天下第一難”之說,但是骨子裏埋藏的紅色精神,讓懷川兒女“特別能戰鬥”,攻破重重障礙,完成2440戶近萬名群眾的征遷任務,終使天河落懷川。2009年7月10日,習近平同誌對這次征遷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河南省焦作市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征遷,確保南水北調工程順利實施的做法很有特點、很有成效。”2017年3月,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征遷號角吹響,懷川兒女以“說了算、定了幹,再大困難也不變”的決心,發揚“特別能戰鬥”精神,鼓足幹勁、全力以赴,僅僅4個月就完成了4008戶共計1.8萬名群眾、涉及176萬平方米的征遷任務,實現了南水北調城區段綠化帶征遷協議的簽訂、搬空、拆除任務“三個百分之百”,不僅實現了兩岸綠化帶征遷的完美收官,而且在工程建設中創造出“忠誠擔當、頑強拚搏、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南水北調焦作精神。偉大的南水北調焦作精神,是南水北調千秋偉業濃墨重彩的一筆,書寫了懷川大地的燦爛輝煌,是懷川兒女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動力。

  千秋之偉業,奮鬥路正長。站在百年曆史的交彙點,我們要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下,不斷發揚焦作紅色精神,庚續紅色血脈,守護使命擔當,傳承“特別能戰鬥”精神;我們要有“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信念,要有“願得此身長報國”的擔當,要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誌,要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情懷,讓紅色精神在傳承中煥發新的時代光芒!

  (作者單位:中共焦作市委黨校)

文章編輯:趙銀岷 
 
相關信息:
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調研
從源遠流長的文化中遇見“可愛的中國”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見效
從三個維度看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
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
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