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縣區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遊 經濟 美食
熱點專題 房產 娛樂 體育 健康
 焦作日報 新媒體矩陣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訂報服務 焦作市網絡辟謠平台 
 網上投稿 焦作市互聯網舉報中心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健康頻道 > 健康資訊 > 正文

健康頻道

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 兒科專家支招如何防治
更新時間:2023-12-21 10:30:01    來源:焦作日報

  當前,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我市各大醫院兒科門診人滿為患。對此,家長該如何應對,怎樣預防?市中醫院兒科主任楊定憲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給出了應對兒童呼吸道感染高峰的建議。

  楊定憲指出,本次呼吸道傳染病呈現多病原共同流行的趨勢,從各地醫院門急診就診情況來看,兒童呼吸道傳染病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肺炎支原體、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感染。這五種呼吸道傳染病,各自有典型表現

  楊定憲介紹,流感以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隨後出現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和肺部體征,甚至出現全身症狀。流感在症狀上與肺炎支原體感染有一些相似之處,通過檢測甲型或者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和核酸等,可以進行區分。

  感染腺病毒初期,患兒通常無明顯症狀,不同型別腺病毒感染導致的症狀不盡相同。呼吸道感染患兒表現為持續高熱,體溫多在39℃以上,退熱後很快複升;精神萎靡,麵色、食欲不佳;扁桃體有分泌物;咳嗽,肺部可有喘息聲。胃腸道感染患兒容易出現稀便或水樣便,也可出現嘔吐、發熱等症狀。眼部感染患兒表現為高熱、咽痛、眼部刺痛、角膜炎、結膜炎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不必特殊治療,可自行好轉。當兒童在病毒流行季節出現發熱、喘息等症狀時,家長需要警惕毛細支氣管炎的可能,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起病時表現為劇烈、陣發性、刺激性的幹咳,可伴有頭疼、流涕、咽痛、耳痛等。楊定憲解釋,肺炎支原體這種病原微生物的名字裏雖然有肺炎兩個字,卻並非意味著感染了肺炎支原體就會得肺炎,因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機體後,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引起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但多數感染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僅少數患者會發展為肺炎,家長不要過於擔心。

  鼻病毒感染症狀主要是常見的感冒症狀,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有的人會出現頭痛、發燒,症狀有一定的自限性,在一周左右會逐漸緩解和恢複。

  楊定憲提醒,無論何種病原體感染,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中的任何一種則需要及時就醫:一是持續發熱超過3天或出現41℃及以上超高熱;二是發熱過程中伴有精神差、嗜睡等;三是劇烈咳嗽甚至喘息。此外,如果孩子年齡較小,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視情況隨時就醫;有高熱驚厥史和高熱驚厥家族史的孩子也要積極就醫。

  “發熱本身是機體的一種防禦反應,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重要手段,適度發熱可以提升免疫係統的效能。一些家長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物後,就期望體溫能夠回歸正常,這是一種認識誤區。吃退熱藥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孩子體溫降到正常,而是為了緩解孩子因發燒而引起的不適,從而讓孩子相對舒服地度過發熱期。”楊定憲說。

  楊定憲表示,兒童的體質特點為“稚陰稚陽”,疾病初愈時,脾胃功能薄弱,不應進補過早過多,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引起飲食積滯。可以適當食用太子參、五指毛桃、山藥、小米、豬肚、鯽魚、泥鰍、雞肉等平和之品健脾補肺,同時配伍焦三仙健脾消食,防治積滯。咳嗽伴有咽癢、咯白痰、流清涕等,是寒咳,可以用金桔陳皮飲、生薑蒸橙子。咳嗽,伴有咯黃痰、咽痛、流黃涕,是熱咳,可以用金桔馬蹄飲、雪梨南杏飲,也可以做小兒推拿,清肺經3分鍾,揉膻中至局部發熱,擦肺俞穴至局部發熱,揉天突穴50次。如果兒童患有慢性長期咳嗽,屬於脾胃虛、肺寒,盡量少吃水果和冷飲。楊定憲稱,在中醫看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對於反複呼吸道感染,亞健康狀態或者疾病恢複期的孩子,可選擇穴位貼敷、推拿、捏脊等來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發生感染的風險。對反複發熱、咳嗽的孩子,配合中藥口服、穴位貼敷、放血療法、推拿、足浴等中醫藥療法,可以佐以扶助正氣,達到盡快驅邪外出的目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病期間,兒童的消化功能會下降,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食物一定要容易消化,盡量避免攝入高熱量的食物,盡量減少攝入甜品或者飲料。此外,在呼吸道感染期間,孩子要特別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而且不能以果汁來完全替代喝水。楊定憲說,孩子如果胃口不好,可以用穀芽、麥芽、山楂煲水服用,具有開胃健脾、促進消化的作用。

  在冬季高峰期,如何預防兒童呼吸道疾病呢?楊定憲認為,預防各類呼吸道疾病,應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的衛生習慣,倡導兒童等重點人群積極接種相關疫苗,不主張通過提前服用藥物來預防疾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清淡、營養的飲食,以提高抵禦疾病的能力。

(記者 朱傳勝)

文章編輯:劉鳴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係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係本網申領稿酬。


    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 兒科專家支招如何防治
    2023-12-21 10:30:01    來源:焦作日報

      當前,兒童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我市各大醫院兒科門診人滿為患。對此,家長該如何應對,怎樣預防?市中醫院兒科主任楊定憲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給出了應對兒童呼吸道感染高峰的建議。

      楊定憲指出,本次呼吸道傳染病呈現多病原共同流行的趨勢,從各地醫院門急診就診情況來看,兒童呼吸道傳染病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肺炎支原體、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感染。這五種呼吸道傳染病,各自有典型表現

      楊定憲介紹,流感以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隨後出現咳嗽加重、呼吸困難和肺部體征,甚至出現全身症狀。流感在症狀上與肺炎支原體感染有一些相似之處,通過檢測甲型或者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和核酸等,可以進行區分。

      感染腺病毒初期,患兒通常無明顯症狀,不同型別腺病毒感染導致的症狀不盡相同。呼吸道感染患兒表現為持續高熱,體溫多在39℃以上,退熱後很快複升;精神萎靡,麵色、食欲不佳;扁桃體有分泌物;咳嗽,肺部可有喘息聲。胃腸道感染患兒容易出現稀便或水樣便,也可出現嘔吐、發熱等症狀。眼部感染患兒表現為高熱、咽痛、眼部刺痛、角膜炎、結膜炎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相關的上呼吸道感染,通常不必特殊治療,可自行好轉。當兒童在病毒流行季節出現發熱、喘息等症狀時,家長需要警惕毛細支氣管炎的可能,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以發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起病時表現為劇烈、陣發性、刺激性的幹咳,可伴有頭疼、流涕、咽痛、耳痛等。楊定憲解釋,肺炎支原體這種病原微生物的名字裏雖然有肺炎兩個字,卻並非意味著感染了肺炎支原體就會得肺炎,因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機體後,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以引起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但多數感染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僅少數患者會發展為肺炎,家長不要過於擔心。

      鼻病毒感染症狀主要是常見的感冒症狀,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有的人會出現頭痛、發燒,症狀有一定的自限性,在一周左右會逐漸緩解和恢複。

      楊定憲提醒,無論何種病原體感染,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中的任何一種則需要及時就醫:一是持續發熱超過3天或出現41℃及以上超高熱;二是發熱過程中伴有精神差、嗜睡等;三是劇烈咳嗽甚至喘息。此外,如果孩子年齡較小,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視情況隨時就醫;有高熱驚厥史和高熱驚厥家族史的孩子也要積極就醫。

      “發熱本身是機體的一種防禦反應,是人體對抗感染的重要手段,適度發熱可以提升免疫係統的效能。一些家長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物後,就期望體溫能夠回歸正常,這是一種認識誤區。吃退熱藥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孩子體溫降到正常,而是為了緩解孩子因發燒而引起的不適,從而讓孩子相對舒服地度過發熱期。”楊定憲說。

      楊定憲表示,兒童的體質特點為“稚陰稚陽”,疾病初愈時,脾胃功能薄弱,不應進補過早過多,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引起飲食積滯。可以適當食用太子參、五指毛桃、山藥、小米、豬肚、鯽魚、泥鰍、雞肉等平和之品健脾補肺,同時配伍焦三仙健脾消食,防治積滯。咳嗽伴有咽癢、咯白痰、流清涕等,是寒咳,可以用金桔陳皮飲、生薑蒸橙子。咳嗽,伴有咯黃痰、咽痛、流黃涕,是熱咳,可以用金桔馬蹄飲、雪梨南杏飲,也可以做小兒推拿,清肺經3分鍾,揉膻中至局部發熱,擦肺俞穴至局部發熱,揉天突穴50次。如果兒童患有慢性長期咳嗽,屬於脾胃虛、肺寒,盡量少吃水果和冷飲。楊定憲稱,在中醫看來,“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對於反複呼吸道感染,亞健康狀態或者疾病恢複期的孩子,可選擇穴位貼敷、推拿、捏脊等來提高機體免疫力,降低發生感染的風險。對反複發熱、咳嗽的孩子,配合中藥口服、穴位貼敷、放血療法、推拿、足浴等中醫藥療法,可以佐以扶助正氣,達到盡快驅邪外出的目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病期間,兒童的消化功能會下降,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食物一定要容易消化,盡量避免攝入高熱量的食物,盡量減少攝入甜品或者飲料。此外,在呼吸道感染期間,孩子要特別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而且不能以果汁來完全替代喝水。楊定憲說,孩子如果胃口不好,可以用穀芽、麥芽、山楂煲水服用,具有開胃健脾、促進消化的作用。

      在冬季高峰期,如何預防兒童呼吸道疾病呢?楊定憲認為,預防各類呼吸道疾病,應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的衛生習慣,倡導兒童等重點人群積極接種相關疫苗,不主張通過提前服用藥物來預防疾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清淡、營養的飲食,以提高抵禦疾病的能力。

    (記者 朱傳勝)

    文章編輯:劉鳴捷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係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4112018001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